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中国的传统佳节——春节,就在不知不觉中如期而至,越来越近的年音,提醒大家该回家和亲人们团聚啦!找回和家人长久不见思念的情感,品尝家乡特色美食的味道,欢欢喜喜地过上幸福的大年。
现在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感觉,春节是一年一年循序渐进地过,所吃的食物也是一年更比一年强,可是总的感觉就是过去那种热热闹闹的年味越来越淡的,怎么也找不回以往那种天天盼年、夜夜想年,春节期间让人激情四射、其乐融融的感觉。
要说现在年味越来越淡,我想存在的原因是与当今经济条件改善有着密切关系。现在的人不是过去啦,在改革开放之前,大部分家庭经济条件都比较差,尤其是农村,那更不用提啦,有的家庭那是吃了上顿,就要好好想想下顿饭怎么吃,所以稍微好一点的高档食品,你还敢用脑子去想吗?以至于贫困家庭一年到头,好不容易熬到春节,能够盼到吃一顿肉,那就是老天的恩赐。所以说那个年代,小孩子为什么盼年,与想馋馋嘴、打个牙祭有密切的关系。别看那时人穷,可是亲人之间的血脉之情,邻里之间的互助之爱,可是浓浓的、暖暖的,让众多的人在饥寒贫困中,找到炽热的爱和温暖的心,让人感受到冬天并不寒冷,幸福就在身边。所以春节年的味道,在不知不觉中突显出来。
记得六、七十年代在农村老家过春节,那才叫一个爽,有年味、有品味、有人味,过去诸多年后,还能让你思绪万千、回味无穷。我知道那时每年一过腊月二十四,母亲就和左邻右舍邻居一样,开始马不停蹄地忙着操办年货啦。叫上几家邻居一到合伙磨豆子做豆腐,支起地锅在家里炸丸子,推磨烙煎饼和到集市上购买过春节所需一切食材和生活用品,如:买猪头下水、摇钱树、碗筷、新衣服等,总之是天天不闲着,忙的母亲腿疼腰酸,天天叫累,可是心里却是美滋滋的。
一到除夕晚上,我们全家六口人围坐在摆满母亲亲手制作出丰盛佳肴的餐桌周围,搞笑的谈笑风生话语不断,各自吃自己喜欢的菜肴,陪着父母品醇香味辣的美酒,为助兴浓浓节气欢乐的气氛,我们姐弟四人边吃边喝边聊,并做起猜火柴杆及锤头剪子布等游戏,以此把餐桌欢乐氛围推向高潮、乐声绕梁。为了除夕晚上熬岁,那时娱乐方面非常匮乏,没有电视剧也没有什么零食吃,母亲便想办法自己做糖瓜,解决我们嘴馋的问题。所以一推碗筷,我们一家人就围坐在火炉周围,一起帮助母亲去做糖瓜,做出的土糖瓜赶不上现在高档糖果,酥酥甜甜各种味道都有,吃起来甜甜、香香、美美的,土糖瓜那是又硬又黏,如果不小心猛咬一口,说不定能把牙齿咬坏,糖瓜不但硬还非常黏,吃着吃着说不定还能把上下牙齿黏一起,以至于我们姐弟四人在吃土糖瓜时,闹出笑话可不少,也给暖暖的年夜增添不少乐趣。
说说笑笑、吃吃喝喝,在欢乐融融、不知不觉中,时间悄悄地跨过旧年,迎来欢快祥和的新年,辞旧迎新又涨一岁,我们全家所有人带着喜悦带着祝福,各自回床睡觉,做起美美的新年好梦。第二天清早,睁开朦胧的双眼,洗洗脸打起精神,便首先来到父母床前,给父母磕头拜年,自溜溜地挣上几块压岁钱,留着来年开学缴学费,做到又孝又忠(上好学去为国出力)岂不一举两得吗?
那时春节,一过初一,我们就开始走亲串门给长辈拜年,碰着好吃的就吃、碰着好喝的就喝,碰着好玩的就拿,欢欢喜喜无比幸福。那时候不是现在,过年相互请吃饭都去饭店,当时请亲戚吃饭都是在家里,家主自己亲自下厨做菜,那手艺可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啦,来的亲戚看到主家做菜忙,也都撸起袖子挥背上阵,帮助择菜、剥葱、刮姜等力所能及的小活,顿时满院便呈现出一派热火朝天喜人的景象。虽说在家里自己做菜做饭累一些,可是那种热闹氛围不一样,有一种说不出的快感、亲和力、凝聚力,这样才像欢欢喜喜一家亲过大年。
那时从大年初一开始,丰富多彩的乡会便纷纷开始闪亮登场啦!狮子把大门、踩高跷、跑旱船、跑竹马、打响铃、大头和尚等等,众多观看热闹场景的乡亲们,随着欢快的乐曲和气氛,在不由自主中,身体便随同震撼的欢快场面也晃动起来,嘴巴也跟随着悦耳的乐曲哼上它几句。还有其他乡亲们,他们各自寻找自己喜欢的娱乐场所,观美景、看热闹、放鞭炮,尽情玩耍好不热闹,到处都呈现出热火朝天新年的味道。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经济条件和生活水平是提高啦,可是很多人的思想和亲和力却逐步的下降,以至于现在许多的小孩,只认识他直系三代人,在那么稍微远一点亲人,对这些孩子来说,犹如过路陌生人,究其原因就是很少来往、各顾自己。不像我们小时候,哪家亲戚如有喜事、白事等,父母都把我们带上,一来是让我们见见世面知道礼节,二来也是让我们认识一下老少亲戚们,为今后来往和情感做好铺垫。过去虽然说经济条件差一些,生活水平低下一些,可是左邻右舍之间相处的犹如亲人一般,特别有亲热味,十里八村如果要问找哪家哪人,每人都能随口说出、了如指掌。哪像现在,住在一个单元对门不讲话、不来往、不知姓名,就这样长期发展下去,人与人之间那还有人情、那还有融洽,只能是冷漠和孤独。
现在经济条件好啦,只要你腰包有钱,大年初一你想买什么东西都能买到,甚至不出门别人都能把你想要食品送到你的家门,所以现在好多人,春节前根本不买多少东西,更不用说还自己动手费劲费力去做食品啦。过去不行,一来物资匮乏,二来购物有计划,三来想买东西不是那么随便就能买到的,春节期间,大部分商家都是过了正月十五才能开市,所以各家各户都把一年来,好不容易积攒下来的一点钱,留在春节前好好购买一些物资食品,好在过年日子里慢慢享用。现在还有一些人,把春节贴春联这一喜庆的事,能省也就省啦,别说还放鞭炮等其他事,那就更不用一提啦(近几年国家从安全考虑,也不提倡燃放烟花爆竹)。
再说现在娱乐方面的东西也多啦如:手机、电视机、卡拉OK、高档影院、游乐场、外出旅游等等,过去不行,在八十年代初期,私家能有一台电视剧那就是凤毛麟角。所以很多人都在讲,现在的春节联欢晚会是越来越不好看啦,请大家动动脑子好好想一想,晚会怎么能好看,现在大家天天刷手机,那里面功能很多,想看什么有什么,犹如人吃肉,天天吃肉,还能感觉肉的味道鲜美吗?能和十年九百辈子吃上一顿猪肉感觉一样吗?按道理说,现在春晚质量是一年胜过一年的,只不过是看的娱乐东西多啦,感觉不到好,而已!其实每年哪些编导组的导演和演员们,为了把春晚节目安排好、排练好,赢得社会大众胃口,他们也是绞尽脑汁,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去把春晚节目完成,可是到头来只是听到一句话“一年不如一年,太难看。”所以说,现在各家庭成员,也不像过去除夕晚上吃好喝好后,大家围坐在一起高高兴兴地看春晚,而是各捧手机各到各屋里,想看什么看什么,天马行空各顾各,想一想,那还有过去一家人围在一起观看春晚,有说有笑其乐融融的氛围。
现在众多人说,越来越没有年味啦,大家想一想,就按照这样发展下去,年味怎么能有、气氛怎么能高、感情怎么融洽,所以大家不要抱怨这抱怨那,要抱怨只有从自身原因找起。请大家记住,无论今后经济怎么发展,腰包里面的钱怎么鼓,切记不要忘记我们大中华的传统文化。
评论列表(5条)
现在社会,不少人为了钱,做事都没有底线了!
@高山流水:谢谢关注
佳作欣赏!回到童年,




@李文祥:谢谢
浓浓的年味,是否还能回到从前,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