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在成长的过程中,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欢迎你下次再来,来日方长。”在那一刻,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来日方长,来日并不方长。
在我们的一生忙碌中,总有防不胜防的变故让人扼腕叹息:有时候没有抓紧时间去完成自己的心愿,一转眼就变成了来日并非方长。
在我上高中的时候,我的班主任是于美娥老师,她家离我家十多里路,论起来,还有点老亲。
提起于老师,我记忆犹新。她三十多岁,身材高挑,一头飘逸的长发,一张俏丽的脸孔长着柳叶似的眉毛,高高的鼻粱上架着一副金边眼镜,皮肤虽然黑黝黝的,但有一副迷人的笑容。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让人过目难忘。她的嘴唇红润娇艳,柔软而富有弹性,说话时如春风拂面,让人感到温馨舒适。只因皮肤黑,学生给她起了一个绰号“黑牡丹”老师。
课堂上,她讲课生动形象,语言幽默风趣。非常能调动课堂气氛,重点突出,条理清晰。总能把课堂知识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通俗易懂。
于老师多才多艺,她会弹钢琴,还会唱京剧,唱起来有板有眼。什么西皮、二黄、快板、慢板,她样样精通。课余时间,教我们唱京剧。所以对于京剧,我也很感兴趣,时间长了,我也能哼上几句。
她关心学生的衣食住行。我班有一个同学叫卢继久,他是个孤儿,和奶奶一起生活。
在一个雨雪交加的冬天,零下十几度。学校的松树枝子都被雪压断了,麻雀冻死在树下面。那个年代,教室里没有空调,没有任何取暖设备。正赶在周日,我们背的煎饼都结冰了。卢继久背着煎饼,回学校,穿的衣服很单薄,衣服被雨雪淋湿透了。
一天,于老师把卢继久叫到办公室,于老师说:“你穿的衣服太薄了,我怕冻着你,上天我到铁富街上买了棉花和布,在晚上下晚自习后,我给你缝好了棉袄和棉裤,你拿去穿上。”卢继久听到老师这么说,激动的流下了眼泪,连忙向于老师鞠躬:“于老师你就是我的妈妈,谢谢妈妈!”
我们全校师生得知于老师这个善举,对于老师赞口不绝。我在学校的黑板报上,投了一篇文章《可亲的于老师》。得到了校长的表扬。
于老师对学生的身体健康疼爱有加。一次,我感冒了,在上课时我硬撑着听课。身体发烧了,脸上红红的。于老师走到我跟前问:“你是不是身体不舒服?”还没等我回答,她就把手放在我的额头上一摸,立马说:“你发烧了,我带你去医院。”到了医院,她给我挂了号,到了门诊,找了医生给我治疗,。挂了两瓶水,于老师忙里忙外,守护在我身边,直到挂完水,她把我带回学校。又端来开水,让我吃药,医药费也是她付的。
高中毕业了,我从学校教育工作调到供销社,那是70年代,计划经济,物资匮乏。
有一天,于老师到供销社找到我,要给她妈买二斤红糖,当时不管是糖类、布类、煤炭…都是凭票供应。因为于老师没有糖票,我婉言谢绝了。
于老师在转身离开我的一刹那,她失望地走了。看着她的背影,我的心在跳动,脸在火辣辣的发烧:于老师是奔我来的,她是我的恩师。由于工作纪律约束了我,我无法满足她的要求。当时我想,于老师来日方长,这二斤红糖有机会我会给你解决的。
又过几天,供销社职工每人发二斤糖票,我又向同事借了二斤票,一共买了四斤红糖,又买了其它食品,打好包,去于老师家。
我骑着自行车,带着礼品,那天下着小雪,西北风刮得我直打颤。我一会推车,一会骑车,十几里路,我摔了几跤。来到她家,向她爸妈说明我的来意。她爸爸一脸凝重,半天不说话。我感觉不对劲,忙问:“怎么了?”她爸欲言又止。我再一次追问,他说:“你的老师走了!”我说:“到哪去了?”她妈妈补充说:“去世了!”当时我好像没听清楚,“什么?”“你再说一遍。”她妈说:“你的于老师心梗去世了!”我的脑子嗡的一下晕了!眼泪像刚打开的水龙头一样,哗地流了下来。
于老师啊,我亲爱的老师!我来晚了,红糖没送到你手,你就走了!我尊敬的于老师…!一路走好!!
在回单位的路上,我推着车子,泪水加雪水,模糊了我的视线。
那一刻,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来日方长并不长。
我一直记得,她那双细嫩的手,摸着我发烧的额头……。
评论列表(1条)
来日方长是许诺,世事变幻不寻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