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编钟之谜与“石顶猜想” :文/三月江

江山编钟之谜与“石顶猜想” :文/三月江

一、

有一个老人和一头老牛。

牛在山坡上吃草,人坐在地上抽旱烟。

牛脚下的泥土松塌了一块,牛也跟着滑了一下,“咣当”!牛脚下发出清脆的一声声响。此时,牛心里想,还好有四条腿,稳定性很好,要不然,刚才肯定摔了个四脚朝天了。

而牛脚下发出一声清脆乐耳的声响,惊动了老人,他觉得奇怪,心里想:今天的牛怎么弹琴了,吓唬谁呢?循声望去,他看见地下冒出一个很奇怪的东西,有点像一把铲子,铲面上有很多凸起的圆钉,可又不是铁铲。他拿起那东西,沉甸甸的,是一种金属物品,用旱烟斗敲了敲,那东西能发出很乐耳的声音。

这是公元1969年的某一天发生的故事。

老人觉得这东西也许能卖到几毛钱,便拿到达河供销社废品收购部出售,收购部的工作人员仔细看了看,说这东西是铜做的,就按废铜的收购价,收下了这东西。

因为好奇,也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这位工作人员向领导作了汇报,领导也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但他估计这东西说不定是什么古董,又向上级作了汇报,上级领导知识面要广一些,说这东西可能就是传说中的编钟。

最后,请来省文保委员会的专家来鉴定,专家的鉴定结果这就是传说中的编钟,大约是距今约3000年至4000年之间的老物品。

这个编钟不可能只有一个,正常情况下应该是七个一组,也有九个或十三个一组的组合。于是在专家的带领下,又在老牛脚下踩出编钟的地方,继续挖呀挖呀挖。又挖出五个编钟,专家鉴定,这六个编钟的音阶分别是宫、角、变徴、徴、羽、变宫六音,相当于音乐简谱里的123456。

怎么缺了个“商”(也就是“7”)的音呢?于是1971年,在编钟出土的地方又继续挖呀挖呀挖,又挖到一块残片,经专家鉴定为钟的铣部,而且是这六件以外的1件,说明这一组编钟真的有七件,只是音阶为“商”的这一件,找不到了。

专家把这一组编钟命名为“江山编钟”,原件现珍藏在浙江省博物馆。江山博物馆有一套复制件,在博物馆二楼的展厅中展出。

而“江山编钟”又留下了一个不解之谜。

“江山编钟”为什么会出现在碗窑乡的上江坝村的山坡上?出现在最不可能有编钟出现的地方?

这个历史之谜,专家们无解!

二、

编钟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产品,也就是距今约有3500年左右的历史。而且,当年编钟是奢侈品,是王公贵族才有资格拥有的一种物品,也就是起码现代的省部级以上领导才有资格拥有的贵重物品。而江山虽然在4000至5000年之前的新石器时期就有人类活动,峡口的肩头垅和长台的营盘山出土的石器证明了这一点。但是,那时江山的文明孤立在中原文明之外,那时,由于江山还没有纳入中原文明的版图,这一带也没有王公贵族,因此,那时的“江山人”要拥有编钟这种奢侈品,几乎是不可能发生的事。

那么,后来的江山人,比如说唐宋以后,是否也有江山人当了省部级以上的大官,然后也收藏了这一套编钟?这完全有可能,但是,一般情况下,他们如果有这东西,大概率是死后作为随葬品,放进坟墓当中。而在碗窑的上江坝村发现的编钟,是埋在泥土里,不是在古墓中发现的。这又是做何解释?

三、

公元2023年冬季的某一天,有几个人“陪紧各颤”(江山方言,指吃饱了没事找事的意思)的人,相约去走一条江山最孤独的古道,叫做石顶古道。

这条古道以前是山上的石顶村与外界联系的唯一通道,后来村村通公路后,这条古道开始享受孤独生活。

因为古老所以孤独,因为稀少所以孤独,因为被淡忘所以孤独。

沿古道一路攀登,一路上都是不算风景的风景,有密林、野花、瀑布、鸟鸣,更多的是一种幽静,“空山不见人,但闻鸟语声”。

登顶后见到一个小村落和几位老翁老妪,还在村前意外地见到一句很诗意的标语:

“想你的风还是吹到了石顶”。

江山编钟之谜与“石顶猜想” :文/三月江

于是,这一行沿石顶古道登上山顶的闲人,吹着冬日里的风,思绪也随风飞扬起来,围绕着“江山编钟”的话题,讨论出了一个很有创意的“石顶猜想”。

“石顶猜想”之一:这些编钟是当年碗窑人烧窑搞祭祀活动时的乐器。

在唐朝末期,在碗窑乡的鹿来村一带就有建窑烧制陶磁产品的生产工艺。至北宋时期,这些制作陶磁的土窑逐渐转移到现在的达河村这一带,至南宋时,制作陶磁的产业发展到鼎盛,那时,这一带到处碗窑林立,据说,最鼎盛时从事陶磁的产业工人有几千人之众。

为了烧制出一窑好产品,烧窑人在要开始点火时,往往要举行一个祭祀仪式,以祈求能烧出一窑的好产品。这就像现代人要搞一个开工仪式一样的道理。祭祀仪式上要摆上宰杀好的牲畜,要点香火膜拜,还要唱歌跳舞,唱歌跳舞时当然需要敲锣打鼓,配以音乐。于是,有比较奢侈的人,用编钟来配乐,就像现代人搞开工仪式时,要有一套音响设备来配乐一样。而这编钟也许是有钱人花大价钱购买来的,或者是租用的。

“江山编钟”或许是当年碗窑人在烧窑开工仪式上的高级音响设备。

后来,碗窑的陶磁产业衰落,这套音响设备就被遗弃了,埋进土中。

这个猜想有点道理,但是,“江山编钟”作为非常贵重的音响设备,一般情况下,窑可以不烧,而这套音响设备不能丢弃,可以用到其它地方,大概率来说,烧窑人会带走这套音响设备,不会简单地把这贵重物品遗弃在山野,埋进土中。

所以,这个猜想,逻辑上不能自圆其说。

四、

于是,继续头脑风暴,继续胡思乱想,然后就有了“石顶猜想”之二:也许这些编钟是黄巢起义队伍留下的东西。

公元878年8月,黄巢起义军攻占杭州,9月攻占绍兴,大约9月底攻占衢州,然后他们决定越过仙霞山脉的崇山峻岭,进军福建。于是派先头部队在仙霞山脉,又挖呀挖呀挖,挖了一个月,挖出了一条长达700里的山路,翻山越岭,弯曲延绵,直达福建的浦城。10月黄巢大军到达福建的浦城。

也就是说,黄巢的几十万大军,在衢州江山这一带驻留了约一个月左右的时间。

去福建的路很艰难,也不便于辎重物资的携带,于是,在准备起程去福建的时候,黄巢想到了把一些不便于携带的贵重物资埋起来,日后用到时,再挖出来。那天他在帅府内,看了看挂在那里的一套编钟,用小锤敲了敲,编钟发出的”叮叮当当“声让他若有所思。这是他们抄了一个大官的家而缴获的战利品,这可是一个宝贝,很值钱,但是它的使用价值无非是敲个叮当响,带着麻烦,丢了可惜。他捻了捻胡须,下了个决定,叫他的部下,找个地方,把它埋藏起来。

部下便找到离江山城不远的地方,一个叫碗窑地方,把它埋在在一个山坡上。

这个猜想也有民间的传说来支持。在江山很多地方都有黄巢窖的说法,说当年黄巢曾经把不便携带的金银财宝埋在在地下,准备日后挖出来使用,后来黄巢起义队伍失败,全军覆没,结果就没有人知道这批宝物的下落了。

在廿八都的坚强村,就有个民间的说法,说黄巢窖有黄金三大缸,埋在的地方是:

里双井,外双井;

横路背,横路底;

若能挖到黄巢窖;

就在千根毛竹底。

肖梁先生在《江山发现一个疑似倒T型大溶洞,藏着一连串未解之谜》的文章中,也收集了三个黄巢藏宝地的藏宝密码:

密码之一:摸凭姬躬佛,麽相离棠圶徒缸喝;

密码之二:屋庞警,花裸兢,啥牟呐赢瑟讷营;

密码之三:厥穆貂吊,掉蔷衲遥。捺遥哀萧,厥穆沃浇。

这密码无人能解,但至少说明,黄巢窖可能真的有。

无风不起浪啊!

五、

当我们一行人注意到石顶村前有一片毛竹林时,忽然又有了个奇想,也就有了第三个“石顶猜想”:黄巢窖可能就在这片毛竹林里呀!

如果“江山编钟”是黄巢所埋藏,按照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风险分散原则,除了编钟以外,其他的宝物应该埋在与编钟相近的某个地方,是否也就埋在碗窑这一带呢?是埋在哪里呢?偈语说埋在“千根毛竹底”,那又是哪一片毛竹底呢?唐朝时的毛竹林和现在的毛竹林,会在同一个地方吗?是不是就在眼前的这一片千根毛竹底呢?这里山高路远,但交通条件又位于不算很远,又比较隐秘的地方,绝对符合可藏宝的条件。这里也有两条横路交叉的特征,也有水井的存在。而且这里距埋藏编钟的地方约5公里左右的距离,也符合不远也不近的布局原则呀。

是否改天,在月黑风高,夜深人静的时候,“默惺惺”(江山方言,悄悄地的意思)地拿一把锄头,来这里的毛竹林里,挖呀挖呀挖,然后挖出黄金三大缸?

(1)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