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新中国成立不久,正处百废待兴之时,落后的经济,薄弱的工业基础,此种大型水利工程受到了严重制约。当时既无挖掘机,也无轧路机,扒河打堰唯靠人工操作。土方问题很好解决,还是原始的肩抬车推,然而,轧实堤堰的问题将如何处理?为此,县水利局派专人来八路区,召开有区、乡干部、建房工人、石匠老师参加的研讨会。研讨如何夯实又高又宽且有斜坡的大堤,通过反复研讨,集思广益,最后形成决议:将传统的,由四个建房工人架着一个又重又笨的碌碡夯实地基的方法,改为轻便灵巧,适应性强(即能打平地亦能打斜坡)的石片硪。任务交由才思敏捷、技艺精湛的大石匠顾广运和二石匠顾广益兄弟二人,先做出样硪。
二位石匠,不负众望,利用无主碑(青石碑)精雕细凿,做成首片直径45厘米,厚20厘米,重95斤的圆形石硪(音e,打夯用的石墩片)。微凹的石硪面上雕凿出花纹图案。石硪的外周,等距离凿了10个圆孔,供装木楔子用。木楔子拴上牛皮条做成的硪爪,再用竹皮箍,沿木楔子下方压住硪爪,将石硪箍牢,然后,每个硪爪上拴上一条3米来长的辨绳,10个人围成一圈,在号头的口令下,拉紧辨绳将硪在地上轻轻掂上两掂,然后拉紧辨绳,齐心用力向上一举,石硪便腾空而起,后从4、5米高处平平的,重重的砸向地面,隆起的地面一下子就被夯下去寸许。
顾庄首架硪的试验成功,得到了水利专家的认可。现场会上,县长当即拍板:明年春天大运河固堤,八路区至少要配备10个硪工队。八路区接任务后,立即安排下属六个小乡各组建两个硪工队,利用冬闲时间完成训练。
55年春,大运河固堤开工,东自运河铁路桥起,西至宿羊山,大运河沿线凡地势低洼,易决口的险段大堤均交给八路区民工来加固。
土工队先硪工而行,上完一皮土,整平,四角插上标杆(即夯实的标准),硪工队连夯三遍达到标准后,洒上水,再用爪钩子将土皮挠松,以利下一皮土的粘和。且不说工地上人山人海,车水马龙,红旗招展……单讲讲硪工队的小伙子们,可能是因为这种首创的打夯方式新鲜,更有可能是当上硪工队员有种优越感,只见他们精神抖擞,斗志昂扬,特别吸人眼球。尤其是那高亢激昂的硪工号子此起彼落,响彻大运河上空,连过往的行人也不由自主地驻足观望一番。
号子,是统一行动的命令,可使队员们的动作整齐划一,同时也起到鼓舞士气的作用。由于这是一种新式打硪法,没有现成的打夯歌词,总不能打闷硪吧?何况闷硪也不好打。于是,勤劳、智慧的民工们,在劳动中创作出自己的打夯歌来。因此,12架硪的打夯歌,各不相同,有的是见景生情,即兴而唱,(即见人唱人、见物唱物,)有的是颂扬英雄人物的,有的是讲究打夯质量的,有的是以古歌词代之的……因号头的文化水平层次不同,所唱的夯歌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根据个人记忆及老硪工黄新昌的回忆,现将当年顾庄硪工队的打夯歌整理出来,以飨读者。
当时,顾庄民工有两架硪,最优秀的,当属顾克正的这架。顾克正,20来岁,身高近一米九零,膀阔腰圆,加之他说话声如洪钟,大家一致推选他为硪工班长兼号头。虽说他只有小学文化,可在那文化欠发达的解放初期,实属班中的一个大文化人,因此,编号词的事也非他莫属。这架硪的打夯歌,就是他和硪工队员们在实践中创作出来的。
在记者的安排下,硪工们将新歌词融入进去,叫起号子打起夯来。记者架起照相机,打开录音机,拍了照,录了音,然后又把录音放了一遍。硪工们第一次见到这个不大的小话匣子里,清楚地传来他们的号子声及石硪夯地的咚咚声,感到无比的新鲜和兴奋。从此,号头顾克正那高亢激昂的打夯歌在大运河畔出了名。
斗转星移,世纪更替,大运河固堤迄今已六十余载,昔日,那功不可没的石硪,已被先进的轧路机、打夯机所取代,硪工队的号子也随之失去了用场。不过,现仍有个别老年爱好者,闲暇时,还会来上它几嗓子打夯歌。
评论列表(1条)
原来家乡还有硪工号子,作为大运河的儿女我竟然刚知道。感谢作者细腻的阐述号子的由来,真为我们的前辈感到骄傲!现在各行各业技术都先进了,但是前辈的精神永远激励我们后人,为国家的发展,人们生活有保障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