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认识张凤梨是在老年大学汇报演出上。记得当时天气已经不太热了,我身穿一套质地较好的深蓝色杉杉西服,一件鱼白色的衬衫,打着一根大红领带,脚穿一双梦特娇皮鞋,站在观看演出拥挤的人群后面,一点也看不见前台演出人员,因此,我就想往里挤。我不知道张凤梨是老年大学的老师,更不知道她是在后面维持秩序的,她看见我往里挤说:“同志,不要挤,都是老年人,有那么多人站在课桌上,如果不小心把人挤掉下来,摔着了不好!”我白了她一眼,不挤了。
这时,舞台上的女生独唱《大地飞歌》,那声音着实好听,酷似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的专业歌手唱的,我一心想看看歌者长得什么样,禁不住的又往里挤。正巧张凤梨又转到我跟前,拽了我一把,生气地说:“同志你怎么还往里挤呢?”我没好气地回了她一句:“不挤看不见!”她看我生气便说:“同志你是哪个班的?”我说:“你问这个干吗?”张凤梨又说了什么,我没理她,还站在那里不安分守己地听着。其实,那时候我哪个班都不是,心想,我马上就要退休了,听说老年大学开书法班,就是想来看看,准备下学期报个书法班学习。
张凤梨在我身边站了一会,我斜眼瞟了瞟她。“喓!”我不由得一惊,这个老女人长得不孬,笔直的个儿,长着一张漫长的秀脸,白白的肤色,一看就是个大美人,非常标致。我又瞟了她一眼,正巧她也在看我便说:“同志,你是那个班的?”她这么问我不能不答,对她说:“我那个班都不是,是想打听打听来上学的。”她看了看我,趁说话间,我又看了看她,那深深的眼窝子两侧大大的眼睛里,透出了一种睿智的光芒,通梢鼻梁似乎从眼睛到嘴的距离架起了一座桥,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看上去使人无比的欣慰。
对于这样的女人,我的心涌动着一股子热情,想和她搭讪,便问:“姐姐,你贵姓?”张凤梨被我这突如其来的问话,有些错愕!“是和我说话吗?”我说:“是啊!姐姐你贵姓?”张凤梨这才真真地听清楚便说:“免贵,姓张!”我说:“好!那我就叫你张姐吧!”说着说着,演出快要结束了,我还有事,便走了。走出汇演教室我又回头看看,张凤梨正在目视着我,我对她笑了笑,就顺着楼梯下来。到一楼的时候,正遇到我单位退休的刘好庭主任,他让我到他办公室坐了会。我才知道刘好庭退休后就到老年大学担任教务主任了。我跟着刘好庭来到了三楼办公室,屋子不大,放了两张办公桌和一对单人沙发,屋子也就剩六七平方的活动空间。刘好庭主任客气的让我就坐,他又忙着给我沏茶。刘好庭主任就坐在他的办公桌椅子上,便和我聊起来近来的情况。
我们俩大约聊了有五分钟,张凤梨便一头撞了进来。进来就报怨说:“刘主任!你今天可给我分个好差,会议室的椅子让看演出的学员踩毁了七八个,你说怎么办吧!”刘主任说:“凤梨,你查查是哪个班的,我找他班长。”我这时又看了看张凤梨,这才知道我刚才看演出,管我的那位标致美女叫张凤梨。我出于礼节的抬起身子对她说了一声:“张老师你好!”这时,张凤梨愣愣神,才认清我是和她刚才抬杠的那位。她转头问刘好庭:“刘主任你们认识啊!”刘好庭主任说:“我们之前是一个单位的,他是纪百权老师。”张凤梨看了看我,就出去了。
2、
张凤梨走后,我问刘好庭,刚才这位老师在老年大学是干什么的。刘好庭主任说:“你问的是张凤梨吗!”我点了点头,刘好庭主任说;“我手下的一个兵,干教务的。”刘主任问我:“纪老师,快退休了吧?”我说:“快了,所以,才到老年大学看看能学点什么,”刘主任说:“这里四五十个专业,就看你的兴趣爱好了。”我说:“刘主任,你也知道的,我就喜欢写写字,可这么多年光忙于教学管理上了,字也没写好,看看能不能学习书法,”刘主任说:“纪老师,你别说,这学校李成才老师的书法教得特别好。”我说:“李成才啊!我知道,他是中书协会员吧?”刘主任说:“是啊!”我说:“刘主任,你看我学什么体好呢?”刘主任说:“按理说从楷书学起比较好,不过你有基础学行书也行。”我说:“就学楷书吧!”我和刘好庭聊了大约有四十分钟,下课铃响了,我就告辞了。
2017年的暑假,天气特别热,一暑假几乎没下雨。35℃以上的高温整整持续了三十多天。我无事可做,天天猫在家里看电视。虽说清闲,屋子里开着空调,西瓜、冰糕、水果样样都有。口福好的话,就尽情的吃吧!可是,在屋里看电视时间长也累,累了就外出溜达溜达。我在想,不能这样无所事事地往下混,这样下去,身体非搞垮不可。于是,便对爱人说:“我得出去转转。”爱人同意了,于是我就跟着老年大学旅游班去了趟西安。恰巧李成才老师也去了,张凤梨也去了,还有后来和我如胶似漆齐鸣笛。我和李成才都是教育口的,之前也熟悉,我虽说不怎么出名,但课也讲出过新县,在市里也开过几堂优质课,《教育研究》杂志也刊登过我的一些文章,散文在一些地方报纸杂志上发表达几十篇,所以说也是有点小成绩的。李成才老师一见到我非常热情,加上我们双方父亲在“文革”时期都是专政对象,这无疑和他亲热了许多。我一上车,恰巧李成才老师和我是邻边的座位,这给我俩交流提供了很大方便。
李成才老师对我说:“这趟旅游本来是安排五一节去的,谁知,车票紧张,再说了,节假日到处人山人海,怕参观不好,才改到现在的,”我说:“庆幸,看来咱们有缘分。”我们在西安参观游览了三天,算是把西安基本上看完了。对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陕西博物院和西安碑林了,要说世界存碑林最多的地方,那就数西安碑林了。李成才老师给我介绍的好多,我也只是这耳听那耳扔。我这个人,平时干什么事都是浮皮操痒不求上劲,自己知道这一不良的缺点,立志在学书法时一定要改掉这不良习惯。
这趟旅游张凤梨和我混熟了,知道她是河北邢台人,说一口普通话,我特别爱听。从和她的接触中了解到,她的丈夫是我们本县人,在邢台当兵时给她带过来的。老公俩没能白头偕老,她丈夫四十五岁时,得癌症去世了。可怜的张凤梨从那开始就守寡,到现在已经二十多年了。
齐鸣笛是我参观完陕西博物院后,中午吃饭时坐在一桌认识的。一顿饭的时间,我们彼此互生好感,双方都留下了电话和微信。这次旅游让我进一步对李成才老师认识是不小收获的话,那么更大的收获要数我认识了齐鸣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