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河的高粱红了(作者:胡惠有)

红高粱图片素材_电视剧红高粱高清壁纸 - 电影天堂

10月11日,我和张晓明先生去郑楼采风,沿途一派丰收景象让人心醉。一望无际的田野色彩斑斓,金黄色的水稻,欲黄还青的大豆,枯黄的玉米秸,最惹眼的还是那火红的高粱。

酒镇洋河因河而兴,因酒而名,高粱让洋河美酒独步天下,洋河人对高粱有着特殊的情感。

高粱与“秫酒”

先人们把粮食作物归纳为五谷:稻、黍、稷、麦、菽,其中的黍就是高粱。乾隆《桃源县志》说:黍,秫也,俗名高粱。民国《泗阳县志》也说:蜀黍即高粱。老洋河人把高粱称为“小秫秫”。

用高粱制酒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史前。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载:“杜康始作秫酒。”说秫酒是杜康发明的。

晋代学者江统不同意许慎的说法,在所著的《酒诰》中说:“酒之所兴,肇自上皇。或云仪狄,一曰杜康。有饭不尽,委余空桑。郁积成味,久蓄气芳。本出于此,不由奇方。”他认为,酒不是哪一个人发明的,而是先民们舍不得把吃剩的高粱饭丢弃,放在大桑树的树洞里,时间一久,它发酵起来,散发出一种迷人的香味。杜康由此悟出造酒的原理,有意识的用高粱酿酒,这种酒古人称为“秫酒”。

洋河以高粱酿酒始于明代,清光绪《淮安府志》记载:“……自明以来,以盐、酒、油为最钜,酒有苦蒿、珍珠诸目,实则秫酒、曲酒而已。”早一些的同治《徐州府志》也记载:“宿白洋河镇产大曲味美。

民国版《哲学辞典》记述:“白洋河。所在居民尚制酒;以酿高粱酒名。

高粱与槽坊

建国前,酿酒的作坊称为槽坊。《泗阳县志》记载:“洋河大曲,据传唐代已享盛名,明代更是名闻遐迩,可以考证的历史有 400余年。当时,有山西、山东、安徽等9省客商在洋河设槽坊酿酒。……清光绪年间,洋河有槽坊27家。省内外有70多位酿酒名师云集于此,竞酿美酒。每家槽坊有资金1000-2000元不等。各雇佣工人10名左右。日蒸粮1000-2000斤,产原酒100-700斤。每年烧制 310天左右。

受洋河的影响,洋河周围乡村也有许多槽坊。2019年,我承担《酒镇洋河》村居掌故”篇的采编任务。在调查中发现,有许多村都曾开有槽坊,河西庄、学校、闸圩、陈圩、张渡等村的槽坊都不止一家。

洋河大曲系浓香型大曲酒。槽坊酿制大曲酒,以高梁为主要原料,以高粱壳为辅料,以高粱秸杆、树枝等为燃料。槽坊酿酒使用地锅木甑,装甑时,要在高粱䜺(chǎi)中掺入高粱壳,使酒醅疏松利于蒸馏,提高出酒率。

这样的场景,与曹植“七步诗”描述的何其相似,但槽坊的“兄弟相煎”,却使高粱得以升华,化作举世闻名的美酒——洋河大曲。我用诗人潘莹先生教我的方法,仿七步诗学作一首七绝:

槽坊蒸酒

蒸粱燃秫蒿,粱在甑中熬。

手足两兄弟,丹心酿酒醪。

高粱浑身是宝,是槽坊不可或缺的原料,因需求旺盛,种高粱收益比种其它作物高,所以乡民乐于种植。充足的原料供应,也促进了洋河酿酒槽坊的兴盛。

高粱与民俗

数百年来,因地势高亢,洋河及周边地区很少种水稻,除了豆类,农家多种小麦、玉米和高粱。

高粱虽与小麦、玉米“三分天下”,却因酒业兴盛上不了居民的餐桌。旧时洋河,一日三餐的主食,以小麦、玉米制品为主。后来“旱改水”种植水稻,以面食为主的习惯逐渐改为米、面参半,高粱更上不了“台盘”。

也有例外,每逢元宵佳节,人们会把糯高粱(俗称黏秫秫)代替糯米磨成“黏面”,搓成汤圆端上餐桌,以示阖家团圆,生活甜蜜。记得小时候,一到年关,乡下的表叔都会送来几斤黏面,说是自留地种的。礼尚往来,母亲会用两瓶洋河大曲作为“回礼”。

虽说高粱不上餐桌,但高粱茎秆制品却是千家万户不可或缺的。盖锅的“锅拍子”,刷锅用的“刷把子”,扫地、掸床用的笤帚,都是用高粱的茎秆做成的。

锅拍子用处很多。逢年过节包饺子搓汤圆,包好的饺子和汤圆要先放在锅拍子上,然后再下锅煮熟。刚出锅出笼的包子馒头等,要先放在锅拍子上晾凉,然后再端上餐桌……除了厨房里离不开之外,锅拍子在农家还有许多用处,比如用它来滚黄豆选种等。

腊月二十四,陈尘扫房子。”过了小年,家家户户大扫除,扫地、掸床用的笤帚就派上了用场。

二月二,撂火把。”在用旧了的秃头笤帚和刷把子上浇上洋油(即煤油),就成了二月二晚上孩子手里的火把。……

山东胶州:移民新村别样美-人民图片网

高粱种植史

我国有5000多年的高粱种植史。《诗经》的“小雅·甫田”中就有“黍稷稻粱,农夫之庆。”的诗句。唐宋以前,稻粱就成为谷物的总称,含有“稻粱”的名句不胜枚举。

洋河处于泗水之滨,本是“鱼米之乡”,粮食作物以水稻、高粱和三麦为主。黄河夺占泗水以后,泗阳“淤土带沙,风高寒早,不宜艺稻,……”(《桃源县志》语)高粱成了居民赖以生存的主要作物,被大面积种植。

乾隆版《桃源县志》把高粱列为“谷之类”第一位,这样记述:“黍(秫也,俗名高粱,有苦有黏。苦者烧酒,向有严禁。黏者,可为饭饼之属)。原来,在清代康雍时期,人多地少,灾荒频发,粮价不断上涨,朝廷颁布了严禁用粮食酿酒的禁令。

继位的乾隆皇帝鼓励垦荒,沿续了以限制消费,节约粮食为目的的禁酒政策。乾隆鼓励垦荒,大力推广玉米、山芋等高产作物,提高了粮食总产量,禁酒令名存实亡。种植面积减少了,高粱渐渐远离百姓餐桌,堂而皇之地进了烧酒的槽坊。

晚清和民国时期,高粱种植面积稳定。据县志记载,民国20年(1931年),宿迁县种植高粱42万亩,总产1849万公斤;民国21年(1932年),泗阳县种植高粱9.9万亩,总产20万石。这些高粱能基本满足两县槽坊的需求。

建国初期,宿迁、泗阳两县的高粱种植面积相对稳定。1949-1955年,宿迁县年均种植高粱29万亩,总产1122万公斤;泗阳县年均种植高粱17万亩,总产492万公斤。

1956年后,两县的高粱种植面积逐渐减少。宿迁县农田大面积改种水稻,高粱改为零星种植,1971年后,全县高粱种植面积不足万亩。泗阳县农田大面积改种棉花,高粱种植面积逐年递减,1971年,全县种植面积降至1.4万亩。

为了解决原料不足的问题,泗阳县人民政府于1979年在中扬、屠园等乡建立高粱生产基地,每年种夏高粱5万亩左右。其它乡镇的高粱种植都是零星种植。

酒都高粱好

洋河酒厂建厂初期,地产高粱能够满足生产需要。1953年后,高粱由省、市、县粮食部门下达调拨计划,以淮阴地区为主。改革开放后,除执行省内计划外,还要执行轻工部的粮食调拨计划。随着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市场放开,高粱逐步以企业自购为主,洋河酒厂的高粱多采购于东北三省。

水是酒之血,粮是酒之肉,好酒源自好原粮。宿迁是中国白酒之都,进入新时代,建设酿酒原粮基地,培育专用酿酒高粱,逐步实现酿酒原粮“本地化”,成了宿迁市政、企、农、商的共识。

宿迁市农科院在洋河新区建立酿酒原粮研发基地,率先培育出了生态抗虫酿酒高粱“洋绵9号”。经专家测产亩产可达408.4公斤,单宁含量1.63%,总淀粉含量74.2%,其糯性好、出酒率高,填补了江苏省酿酒高粱专用品种的空白。

洋河酒厂在洪泽湖湿地建了酿酒原粮生产基地,2021年8000余亩高粱喜获丰收,平均亩产400公斤以上,单季高粱平均亩纯收益超过600元。

今年,宿迁市原粮基地建设进度加快,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建设酿酒高粱生产基地3.3万亩,预计到“十四五”末,全市酿酒专用高粱种植面积可达 12万亩,总产可达到 5.4万吨,总产值突破 2.7亿元。按照绿色高效高粱生产技术规程和产品标准组织生产,订单收购占比达到90%以上,酿酒高粱本地自给率突破30%。

洋河的高粱红了(作者:胡惠有)

洋河高粱红

洋河新区是“中国酒都核心区”,自然要扛起洋河“酿酒原粮本地化”的责任。近年来,为了提升酿造(酒)产业全链服务能力,先后在夏洼、六里棚、罗庄、张渡等村建设“洋河酿酒原粮种植基地”。

2022年6月,张渡村党支部与宿迁市农科院开展支部共建,合作试种“洋绵9号”酿酒高粱,试验田迎来丰收。通过测产,一亩地收获400多公斤高粱。

张渡村采用“党建+合作社+农户”模式,成立了合作社,在种(养)、收、售等环节为村民提供帮助和支持,动员了30多户村民入股。当年11月15日,村里组织“种好酿酒高粱 带领村民致富”分红活动,30多户入社村民不仅领到了土地租金,还分到了红利。

村党支部还鼓励村民在家前屋后的零星土地上试种,让大家尝到种高粱的甜头,引导更多的村民入社,以期实现规模化种植。

今年5月25日,宿迁市农科院和洋河股份党群工作部,共同在张渡村组织“高粱种植技术讲座”。会前,200多户村民领取了农科院免费赠送的高粱种子。为提高村民种高粱的积极性,洋河股份党群工作部在秋收后对种植农户进行评比颁奖,所有参与种植的农户都得到了文创礼品。

张渡村党支部书记陈磊告诉我们:“明年,我们将组织高粱病虫害的统一防治,减少村民劳动投入,降低农本;优化统一品种,增加订单农业,提高单产效益;统一托管,让小田变大田,提高整体效益,让农民增加收入。”

(2)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