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作义与李集大沟(中篇)(作者:李敬亚)

 吴作义与李集大沟(中篇)(作者:李敬亚)

自古至今有一句话说得好,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去扒大河工之前,必须充分做好后勤准备工作。从工具铣镐人手都应有,小推车,柴油发动机,要准备足够的柴油和钢丝绳,平車带也要有备用的。虽然没有了马草马料,但粮款要分担到户后须筹集,每个生産队的上工人员要落实到人头,分好班组。要先派人到工地搭好工棚,选好伙夫,工地支锅,油盐酱醋疏菜米面等都要提前备好。作为大队一级要像公社一样建立指挥部,支部书记当然是总指挥,大队长一般是第一工程总指挥,还要设立工程组后勤组政工宣传组等机构。

根据公社要求,大队指挥部及各小队工棚伙房修车部一律设在工地东侧。厕所一律设在工地西侧,稍徽远点,男女厕所要隔点距离,茅坑要深挖,严防“摆地雷”让人难为情,厕所要用芦席围好,上方也要搭起来防止阴雨天如厕不便,这些虽是小事,但也不可忽视。后勤要有兼职会计,领取粮款补贴及时下发到小队,政工宣传组要督促民工及时上工,把红旗插上工地来营造氛围,大队会计和妇联主任做好后方保障供给,准备工作必须细化落实才能保证按时开工。誓师动员大会后,只给了五天准备时间,大小队干部几乎是白天黑夜加班加点抓落实。

十月十日这天,天气晴朗。全公社民工从四面八方奔向各自工地,人流云集。公社水利总指挥部的大嗽叭播放东方红乐曲,各路民工欢天喜地,热闹非凡。当天上工率高达百分之九十五,这是过去从来没有的现象,剩下的要求连夜或第二天上午全部赶到工地。水利站以秦跃华为首的工程技术人员,带领各大队工程员早已提前把工地分好了,民工一到工地,就插把动工干起来。全线红旗招展,在秋风中高高飘扬,机器声号子声不绝于耳。一场前所未有的水利工程大会战就此拉开序幕。

当天最早赶到工地的是才庄大队。才庄大队书记李振永四十岁左右,个子高大愧梧,方正的大脸由于风吹日晒略显黑红,平时总留着短发平头。说笑间露出一颗金牙,给人第一印象是个干练豪爽的汉子。他文化不高,事业心很强,担任支书比较早。才庄大队人多地多,被他治理的很规矩,是在全县都有点名气的先进大队。李振永带领两千多名民工,拉着装滿工具的平車浩浩荡荡开赴工地,其中有一支十分出彩、引人注目的是铁姑娘班,走在队伍的最前头,昂首挺胸,铿锵有力的气势,引起沿途人们驻足观看,如同当年支援淮海战役情景再现。到了工地,也没迟疑,便立即干起来。刚干没多会,李振永支书第一个脱了上衣,光着膀子挖土装車。小青年看支书已甩开膀子干了,好多人不仅光了膀子,有的甚至只穿着裤头推車上坡,放声喊着号子。十月天气,虽秋高气爽,但已有了凉意,一般人都穿上了较厚点的秋装。但在才庄工地,开工第一天就出现了热气腾腾的夏天情景。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铁姑娘班,个个穿着花褂头,汗流浃背。整个工地出现争先恐后的局面,都是大車头,上坡都是小跑速度。“小車没有娘,人多能上墙”,被他们现场表演出来了,各班组小青年提出了要和铁姑娘班挑战的口号。开工没几天,铁姑娘班长李兰英因拉車用劲过猛,拉绳被拉断,一头撞到从上边飞跑下来的平車把上,当场把门牙顶掉一颗,血流不止,随即晕倒在地上,众人把她扶起,妇联主任闫景英把她抱在怀里,卫生所用药棉止了血,李兰英只休息不多会又投入了战斗,女英雄的摸范事迹顺着两边人群迅速传遍整个工地。吴作义等主要领导立即组织各大队支书集体前往才庄工地现场参观,学习先进经验,并提出向铁姑娘李兰英学习的号召。吳作义书记李振芝副总指挥亲切握住李兰英的手,夸奖她是全公社学习的好榜样,同时号召全公社民工开展向才庄铁姑娘班学习。在那个毛泽东思想普照大地,深入人心的年代,思想政治工作抓得紧,先进典型摸范人物宣传及时,的确激发出了干群积极性和冲天干劲。

李集大沟全线开工一个多星期后,根据工程进展和部分干部年龄较大原因,吴作义书记果断提拔一批年轻有为的支部书记上来。孔庄大队刘汉金任支书,他年轻而文武双全。练滩大队孙茂祥任支书,是青年小伙子,又有文化。生墩大队周士桂任支书,他是退伍军人,朝气蓬勃。井墩大队换高遵标任支书,高遵标人高马大,足智多谋。岱山大队耿德海任支书,他是退伍军人,能干务实。这几个新生力量走马上任后,只几天功夫就把工程进度赶上来了。都说吴作义善于察人用人,行事非常果断。吴作义说,农村有很多能人,有不少干部好苗子,把人用好了,事业就好办了。调整后的十一个大队的一把手基本都是能打能胜的硬手。六户大队支书曹道忠曾参加过解放战争,资格老,善啃硬骨头。宗庙大队支书張青夫是公社党委委员,工作力度也是一流。楼胡大队支书耿士美工作扎实有力。李集大队支书李杰生是个老退伍军人,性格温和点,但群众威信高,有号召力。桑元大队支书李敬印是个实干家,治理有方。才庄大队支书李振永当下是冲锋在前的先进典型。班子配好后,放手让他们干起来。

公社水利总指挥部设在井墩西边工地东侧的一片空旷湖野里。从岱山通向井墩方向的東西大路,临时没有被切断,留最后再处理,这样东西连接南北的交通正常通行,同时也保证工地物资及时运输,离公社机关驻地只几里路远,前后方兼顾得起来。总指挥部用多块大蓬布连接搭建起来,室內宽敝,真像一个战争年代的作战指挥部,设有两部电话机,配置广播大喇叭,机关各单位抽调人员一律住在指挥部,同总指挥和副总指挥吃住在一起。一般会议在室内召开,一天到晚地人来人往非常热闹。吴作义书记看似很威严,但他喜欢人多热闹。指挥部的灯火夜间长明,吴作义常常披衣在室内来回踱步,他每思考大事总是这样。工地干得如火如荼,看到民工们冲天干劲,想想民工生活很艰难,飯食不好,也没有完全放开肚皮吃飽飯,他的眼里常漓滿泪花。他思考着要向上级多争取些水利粮款来改善民工生活,同时,再争取多部门多单位給李集更多的援助。土方好挖,大河挖成后一切配套设施需要大量资金和物资,这是他面临的大事。

吴作义书记精神焕发,目光坚毅,镇定自若,举重若轻。但在长期革命斗争中积劳成疾,胃被切除三分之二,是拖着生病的身子在战斗。身体不好从不对别人讲,生活十分简单,热凉辣的东西不能吃,平时只吃点面条稀飯青菜之类的飯食。除了去县里开重要会议,他几乎都在工地坐陣指挥,与民工同呼吸共甘苦,现在想来,几乎找不到这样的干部了。

第一副总指挥李振芝是个铁打的硬汉子,每天早上起床号没响就就起床,带领水利站老秦等人摸黑顺河套出发,开工以来白天没穿过鞋子,裤腿卷得老高,在河塘里风里来雨里去,不歇脚的忙碌着,能有日头照晒是他最高兴的享受。早出晚归在泥水中跋涉,有多少矛盾工程要及时处理。随着工程进展,排水是个大问题,必须及时解决,才能保证工程正常进行,因此全部采取专人排水日夜不停。唯一能让他放松的时候,是掏出兜里旱烟袋边走边抽烟。中午飯是走到哪个大队指挥部赶上饭时了,就在那简单吃点,再动身前行。他受民工干劲影响,而民工也受他不知疲倦的工作作风而感动着。

李集大沟平地开挖已有二十天了,一万多名民工日夜奋战,土方拿得很快,一条大河已初见成形。李集公社这惊天动地之举,引起周边八集、碾庄、徐楼、宿羊山乃至西区太山庙、耿集等公社老百姓的热议。不少地方正在闹派性争斗,老百姓在这个季节里也都闲着无事,他们热烈议论着李集大搞水利的事。县宣传部和媒体也闻讯赶到工地现埸,他们被工地热火朝天的气氛和冲天干劲给震惊了,回去后向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汇报了这事。县委书记赵芝太,县委副书记县政府一把手常占铎团长(支左部队首长)都不敢相信,原认为吴作义要搞水利,开挖一条不大的小河。真没想到在当前形势下,能发动全公社一万多名民工,搞起了声势浩大的工程来。常团长带着几个随行人员驱车赶往工地上游,然后下车徒步七八里,路沿工程东侧向南察看。眼前的情景让这个身经百战的团长激动万分,十月天气已渐凉,他亲眼看到小青年多数光着膀子上土拉车推车,中年妇女和姑娘们穿着短褂头,全都滿头大汗。这不是有意干给他看的,根本不知道他是谁,他呢,也本来是私下悄悄视察的。李集公社这一壮举,可以说能震惊中国农村大地。常团长心中十分高兴,不禁念叨,吴作义这个带病上任的党委书记真是了不得,不得了,县委要大力宏扬李集精神,要让正气之花开遍全县大地。常团长一直步行到公社水利总指挥部,吴作义和其他领导才知道,常团长当天没有走,就住在工地指挥部的地铺上,听取吴作义李振芝等人的工作汇报,夜晚又和吴作义畅谈很长时间。第二天,常团长利用广播,在工地召开现场大会,充分肯定了李集人民战天斗地精神,号召全县学李集,这样就更加鼓舞了李集公社全体民工的干劲。紧接着,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们先后来到工地视察,都给予了充分肯定、表扬和鼓励,并表示要给予一定物资上的支持。

八十米宽河口、三十米宽河底的一条大河,原计划要在无雨期大干快干,争取在一九七一年三月底四月初完工。公社指挥部外墙上,贴满了请战书和挑战书,响亮提出了要提前两个月全部完成士方施工任务。根据县委县政府安排,上游留给另外两个公社的工程,却迟迟没有动工。一个镇认为挖了我们的地,还要我们出工扒河,老百姓不干。另一个镇看这个镇如此,也拖着腚不愿上工。鉴于这个情况,吴作义主动向县领导要求,这两公社工程由我们李集来干,领导乐得其成,拍板给予支持和鼓励。结果剩下的这段工程,七一年春节过后不到二十天土方即全部给拿下了,三十多华里的艰巨工程全线贯通。之后,一鼓作气,又集中力量开挖了六户大沟、才庄大沟和生墩大沟。从大运河南岸的宋庄闸至八集铁路东西大沟,再从这儿直通碾庄南房亭河,全线贯通了,从开工到浚工,只用了不到五个月的时间。

这是一个彻底解决全公社水患旱情问题的水利大布局,也是规模和土方都十分艰巨的工程,在吴作义为首的公社党委正确决策领导下,动作连贯,一气呵成,一举定乾坤,創造出了惊人的奇迹。

(4)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1条)

  • 听海
    听海 2023-10-24 16:34

    如火如荼,真实再现当年大会战场景!一纵三横,定盘之作。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