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毛主席卫士周福明同志 (作者: 武立金)

毛主席理发师周福明同志逝世,享年87岁
从京城的一位朋友处获悉,中央警卫局退休干部、毛主席卫士周福明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一周前去世了,享年87岁。由于疫情原因,没有对外发布讣告。
二十年前,我曾采访过仍在担任毛主席故居管理工作的周福明老人,后来也时有电话慰问。他那一双浓眉大眼,他那微胖健壮的身躯,他那亲切悦耳的扬州话,仍在我的脑海里浮现。
那是金秋的一个晚上,我约请周福明老人在京西的一家酒店会面。他听说我是从天津来的,又是江苏徐州人,正在编写《毛泽东的家庭生活》一书,就紧紧握住我的手说:“扬州——徐州,同属苏北。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啊!”
酒过三巡,菜上五道,我再一次给周福明敬酒后,便开始向他采访我所关心的问题:“周老,听说您原来在杭州工作,是怎么来北京当毛主席卫士的?”
周福明哈哈一笑,然后轻咳一声,便娓娓道来:“1959年冬天,领导通知我要为一名非常重要的人物理发。杭州王庄对面有一个南屏晚钟,里面有一个室内游泳池。在路上我被告知要在那里为毛主席理发,顿时激动起来。到了游泳池, 我就问旁边的人,等会儿见到毛主席时该怎么称呼他?是叫爷爷好呢,还是叫大爷好?这时卫士封耀松说叫毛主席就行了。话音刚落,就看到毛主席穿着睡衣从对面一个门进来了。他朝我走过来,离我大概还有两三米远,就把手伸过来。我心里本来就颤悠,这时心里更颤悠了。我一边说着毛主席好,一边就把毛主席的手给握住了。
“毛主席并没有马上理发,为了不让我紧张,坐下来和我聊天。他问我是哪里人,又问我的名字,我说叫周福明,他问哪三个字啊?我说是周总理的周,幸福的福,光明的明。他笑着说你这个名字很好啊,既有福,又有光明前途!接下来又问我结婚了没有,家里还有什么人,父母亲在哪里,是在农村还是在城市?我说都在农村,自己刚结婚不到一年时间。毛主席说那好,开始理发吧!”
我劝周福明吃口菜,等他放下筷子又问:“周老,您第一次给毛主席理发,紧张吗?”
周福明朗声道:“我理发的最大特点就是无所畏,所以第一次给毛主席理发并不紧张,倒是毛主席显得不太轻松。在刮胡子的时候,他老是憋着一口气,鼓起嘴巴。他的本意是想与我配合,鼓起嘴巴好让我刮胡子。结果适得其反,因为他的下巴有一颗痣啊,用劲容易出问题。我就说主席您千万不要憋着气,您随意,我刮到什么地方,我的手指就会到那个位置,您放心好了。他听我这样说,就把嘴巴放松了。理好发刮好胡子,他就满意地游泳去了。”
周福明呷了一口酒,接着说:“毛主席在杭州逗留四天就去了广州。过了三个月,他又回到杭州,这时已是第二年的春天了。他和蔼可亲地问我,小周啊,把你带到北京去,你同意不同意?我赶紧说,主席,没问题,我同意。他笑了笑说,莫急啊,还有两个条件:第一,要去问问你的领导同意不同意;第二,要去问问你的家人同意不同意。我说主席您放心,没问题,我的家人我做主。他拍着我的肩头笑着说,不要太大丈夫了,她也是半边天嘛!在我身边工作非常辛苦,不能回家,很少休息,要回去商量一下嘛!我马上向领导做了汇报,领导说你要听毛主席的话,毛主席需要你,你一定要为毛主席服务好,你就放心地去吧回到家里,我和妻子交代了几句,就跟着毛主席上了北京。”
我又问周福明一个问题:“毛主席只见过您一面,为什么非要把您带到北京去呢?”
“我原来也纳闷,到了北京后才解开这个谜。毛主席对我说过去在北京也挑过几个理发师,但每次开始理发,他们的手都发颤,浑身冒汗,他紧张我也跟着紧张,你给我理发就不会这样,技术也好,所以就要了你来。其实,我跟毛主席有缘,要做他的理发师,首先是家庭、历史没有问题,第二个是人的思想要进步,我那时已经是预备党员了,第三是技术要好,当时我是理发室的标兵,这三条都合上了。
“我说我技术好,那可不是吹牛。我给毛主席理发从来不用吹风机,而头发却像吹过风的一样光滑,你们可能不相信。毛主席的头发比较硬,睡觉起来头发就乱了,用毛主席自己的话说是怒发冲冠。我就给他用热毛巾敷,然后再用篦子反复篦,直到头发顺溜。你看照片上的毛主席,那头发理得怎么样?”
“您老的理发水平确实很高。” 趁着周福明兴致好,我接着又问道,“周老你们与毛主席朝夕相处,就像一家人似的,他把你们都看成自己的孩子了,是不是?”
周福明颔首道:“是这样!我在毛主席身边工作比较紧张,照顾不了家。结果我的儿子得了败血症,住进了医院。毛主席知道后,马上叫我回家照顾孩子,后来又派人给我送来500块钱,说是给孩子治病用。我接过钱,泪水就不住地往下淌,500块钱在当时是个不小的数目,真是救命的钱啊!孩子的病治好了,这命是医生救的,也是毛主席给的。我至今想起这事都忍不住想落泪。我们在毛主席身边工作的同志,几乎都用过他的钱,只是有多有少……”
我又问周福明:“周老,您在毛主席身边除了理发,还做其他工作吗?”
周福明兴奋地说:“毛主席平时在家办公,对穿戴也没有什么特殊要求,我的工作比较轻闲。后来毛主席对我说,我理发不多,一星期不过两次,你年纪轻轻应该多做些工作,也好锻炼锻炼自己,跟着卫士长值值班,做点管理工作,你看行不行?毛主席这么一说,我当然要服从,马上就跟着卫士长学习值班。
1962年,我就能独立值班了。有一年夏天,毛主席站在天安门城楼上,额头上、脖子上都是汗。我拿着毛巾上前想给他擦擦汗。还没有走到毛主席跟前,他就生气了,用手使劲把我推开,意思是说在公开场合,别人出汗都没有人擦,我就该特殊了。我知道毛主席发火了,只好退回去眼睁睁地看着他在太阳底下被晒得汗流满面。”
周福明苦笑了一下,又三句话不离本行地说:“每一天,毛主席总是将事情安排得满满当当,分秒必争。他的生活已经格式化了,比如安排会见外宾,在客人到达前约20分钟,他才离开办公室到客厅。这时,秘书送上会见外宾的情况资料,他抓紧翻阅;我便来给他理理发,修修脸。他还风趣地说,我看我的资料,你理你的发,我们各办各的公,互不干涉。离外宾到达还有两三分钟,毛主席停止看资料,理发也完毕。这时他赶紧脱下睡衣,戴上早已准备好的白衬衣领子和袖子,外罩熨好的中山装礼服,脱去拖鞋,换上皮鞋。正好外宾到了,毛主席伟岸的身躯就出现在客厅门口,一身整洁挺拔。”
最后,我以试探的口气再问周福明一个问题:“听说你曾为毛主席最后一次理发?能给我们讲讲当时的情况吗?”
毛主席理发师周福明同志逝世,享年87岁
周福明的神情一下子变得肃然,语气也变得沉重了。他说:“毛主席临终前,我一直守候在他老人家身边。九月八日,一觉醒来的毛主席向身边的医务人员看了一眼,接着嘴唇微微动了几下,好像在说什么,我赶紧向他身边凑去。毛主席从喉咙里发出的声音轻若游丝,不管我把耳朵支多高贴多近,就是听不清他的发音,不知他要说什么。我急中生智,忙从床边抓起一支铅笔塞到他手里。毛主席艰难地握住铅笔,在我举着的纸上画出三道杠杠。他休息一会儿,又慢慢抬起握铅笔的手非常吃力地在木床上点了三下。我立刻揣测出他说的可能与‘三木’有关。于是轻声问:主席,您是不是要听有关‘三木’的消息?他默默地点了点头,木然迷茫的眼睛闪出微弱的亮光。‘三木’,就是日本自由民主党总裁、内阁总理大臣三木武夫。当时三木武夫正在参加大选,而身患重病的毛主席仍在关注着日本局势的变化。在毛主席的床边,就摆放着一本已经打开了的有关‘三木’的书,这是毛主席生前读过的最后一本书。
“晚上七点多,毛主席的呼吸突然变得急促。第二天凌晨,他老人家就去世了。当天,中南海的气氛极为紧张,华国锋同志在紧急召开政治局会议,讨论毛主席的后事。就在这时,我提出了申请,我在毛主席身边工作了17年,我要为他老人家最后一次理发。由于当时大家都很忙,这个请求一直没有得到中央的回复。直到凌晨3点,也就是毛主席逝世3个小时后,汪东兴同志才批准了我的请求。
“接到回复后,我擦干眼泪,带上理发工具直奔毛主席身边。当时毛主席因病重已经三个月没有理发了,躺在床上的他面容慈祥,但头发有点凌乱。我知道这是他病重期间,医护人员用剪子剪的。看到毛主席躺在那里,是那样的安详,我怎么忍心打扰他呢?那一刻,我再也无法控制住自己的眼泪。为了找好角度,我跪在毛主席身边,弯下身子,手中的推子在毛主席头上慢慢地、轻轻地移动。我边为毛主席理发边说:“主席,您就安心地睡吧,我不会打扰您的。头发理完,我端来一盆热水,像往常一样用热毛巾敷在毛主席的头发上。这么多年,毛主席适应什么样的温度,我用手一试就知道了。这是毛主席人生最后一次理发,也是我一生中最后一次为毛主席理发。”
此时,酒桌上静极了。一阵沉默之后,我转换一个轻松的话题,打听周福明的家乡扬州情况。周老转悲为喜自豪地说,扬州是淮左名都,竹西佳处,历史十分悠久,出了很多名人和典故。那里的“三把刀”闻名于世:一厨刀二剪刀三剃刀。我从小就带着理发的剃刀来到了杭州,二十岁出头就已经是杭州小有名气的理发师傅了……
采访接近尾声,我举起杯中酒,衷心祝愿周老身体健康,长命百岁!
很遗憾,周福明没有活到一百岁。其实,他已超过了一代伟人毛主席83岁的享年,也算是高寿了!
作者简介:
武立金,原总参某部副局长、天津市政协委员、中国纪实文学研究会副会长。发表散文、诗词、楹联约千篇,出版词典三部,诗集两部,长篇小说十余部。曾被中国作家协会评为“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先进个人。
(1)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