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秦和他的遗憾事(作者:李敬亚)

老秦和他的遗憾事(作者:李敬亚)

提起秦跃华,凡是在岱山工作过的,可能有不知道的,但说起老秦,却是无人不晓,多少年过去了,大多还能想起来这个人来。

老秦是岱山水利站的技术员,才庄村人。在乡机关工作人员中,当时他岁数比较大,也算是位老同志。中等身材,岁月的沧桑写在额头。平常穿中山装,略旧但很板正,口袋里常装着短把旱烟袋,偶尔也抽纸烟,不时的咳嗽气喘,也不影响他抽。每天骑着自行車,忙碌穿行在岱山大沟小堑上,中午到了饭时,便准时赶回公社食堂,从锈迹斑斑的车把上解下一个黑色旧布包,从中拿出自带的两张煎饼。食堂如果有五分钱一份的菜,他不会去买一毛钱的。那几年,我在公社食堂卖饭菜票,徐善青是炊事员。我们俩常和老秦开玩笑,说他穷酸,舍不得花钱,是老扣门。老秦听了,也只是嘿嘿一笑,说谁不知道大鱼大肉好吃,不当穷酸不行啊。

老秦在旧社会读过私熟,胸中是有点文水的。他是解放初期最早参加水利工作的元老,五十年代初部分小乡合并为练滩了,后改为练滩公社,到后来又改为李集人民公社,再后来又改为岱山人民公社,到了八三年取消人民公社,变成了岱山乡人民政府。乡级人民政府的建制沿革,他是见证者,更是极个别的亲历者之一。他对每一届政府的主要成员,都了如指掌,能说得头头是道,心里装满了好多人物故事,可以说,他是家乡历史变迁的活档案。

老秦在长期水利工作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历练了过硬的专业技能。他对大小水利工程土方测算准确,对工程资金的预算也是手拿把掐,对大小桥涵闸图纸没计还有一套绝活。七十年代没有计祘器,都是用算盘计算工程土方及各项数据,老秦使用算盘很闲熟,再大的工程项目,再多位数的乘除,在他那滿把乱拨珠算子的功夫下,两遍下来,即可定盘,可见道业颇深。

岱山乡人民政府在二000年四月撤乡并镇归入碾庄,在这之前的几十年执政期间,历届党委政府都創下了辉煌的业绩,特别是水利事业,曾写下光辉的一页。五十年代一直到八十年代这期间,大河工小河工,每年都有,全靠人工挖河,岱山乡每次都是名列前茅,至今上了岁数人的脑海里,还飘扬着当年那面鲜红的旗帜。大多数人会想到李振芝老书记,这位铁骨铮铮的硬汉子,是他领兵挂帅打下水利王牌江山。其实这份军功章也应该有水利站的不小份额,老秦是每期工程的直接参与者,有时要求连夜分工到村队,试想三天五天工分不下去,谈何去争夺先进,只有靠水利工程技术人员的大显身手。从早期的刘家充书记到吴作义书记,以至后来的历任主要领导都送给老秦蛮洋气的称呼秦工,这也是当之无愧的称号,所以我说他是水利专家。

几十年间,水利站在岱山这片土地上,曾修建无数座大小桥梁涵闸,没有一处出现过质量问题。过去我曾利用下队之机,骑車观看过秦工给桥涵闸题写的名字。大字榜书,大气厚重,扎实遒劲。他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培养和带出一大批村级水利工程技术人员,一茬茬的专业技术人员是岱山工程施工中的中坚力量,岱山的每个水利工程中都有他们的汗水和功劳。

我还想写一件与秦工有关的特别往事,发生在上个世纪的七八十年代。和岱山乡邻边的铜山县耿集乡,属于低洼水患成灾地区,每到汛期来临,积水排不出去,往往欠收。记得七九年之初,耿集乡两套班子集体出动,前来岱山乡政府拜访,求谈关于要求开挖疏浚岱山境内古运河道事宜,从两乡接壤处至碾庄接头通房亭河,全线长达几十里。他们表明已做好充分预算,准备大面积高标准加宽古运河道,河底加深加宽,并保证负责沿线所有桥梁涵闸的建造,恳请岱山乡党委政府能同意协助支持这一重大工程的实施。当时岱山的主要领导很客气而婉转表态,这么大的事要向县委县政府汇报才能定,其实已统一思想不同意他们在我们地盘上施工。一片反对声中,唯有老秦发出了自己独特的不同见解,力挺要求支持耿集乡实施这一工程。他不厌其烦地向领导们游说,说这件事对我们岱山只有百利而无一害,绝对是只赚不赔的大好事,再大的水情,也只是客水路过而已,再大的洪水都流泄下游去了。千载难逢,稍纵即逝,节约百万资金,也造福几代后人。在那个年代,百万资金真是天文数字,岱山不出一分钱,不出一个工,就把咱们家的事办好了,太划算了。但领导们坚持不同意,也有一定的理由,认为耿集想借我们地盘解决他们的难题,造福他们一方百姓。不光毁坏了我们原有的设施,更破坏了原有的生态环境。长时间造成桥梁路段中断通行,给本乡老百姓造成困难,而且挖出的土方造成大面积河滩地失种等。再说,把河挖通以后,西区水马上可以排洪,而建筑物等设施猴年马月才能建好,到那时不是我们说了算的。纸面上的账说得很客观,但不是根本道理,没有算清大账啊。所以,最后结果是,领导的语重心长否决了老秦的力谏。

耿集乡无奈,只有通过铜山县主要领导与邳县主要领导协商,结果也没办成。最后是通过徐州市主要领导带有指示性的出面协调,才不得不勉强答应。这一消息,让耿集乡沸腾了,他们认为胜利了,数万名民工磨拳擦掌待命出征,一夜之间人不知鬼不觉,从岱山至井墩东古运河两岸,插滿分工的木蹶子,有的已开始号房子搭棚安营扎寨,急切要动工。可是让他们没想到的是,沿线老百姓出动拔了木蹶子,群众不允许,结果真的无法开工,民工只好撤回了。

有一天下午,我在公社院里见到老秦,他不停甩着手,叹着气,唉!唉!唉!苦丧着脸。我说,秦工遇到什么过不去的难事了?他说,我自己能有什么难事呢。接着他向我诉说,送上门来的天大好事泡汤了,瞎得干泞泞的了,历史的大遗憾啊!说完,又跺了跺脚,转脸走了。

没过几天,西区传来消息,耿集乡一怒之下,决定直接向南,平地动工开挖二八河工程,立即动工。二八河成了,西部才庄等靠用铜山邻村生产用水也没法继续了,二三级提水加大了不少成本。事情过了不长时间,连老百姓都认为该让耿集乡干,还是我们获利大,同时也顾全了大局,都有好处,而且又是长远的工程,但一切都晚了。

这么多年来,我每次去徐州,来回经过二八河,总要留心看看这条不大的南北河,河水死寂,总会想起这段老秦说的大遗憾事,同时也浮现出老秦为此奔走呼号的急切情景,更觉得秦工这人,不随波逐流,坚持己见,不顺从领导意志,真是难能可贵。

老秦去世好多年了,以上文字,说了他和他的遗憾事,作为我对这位平民人士的追思和怀念。

(7)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2条)

  • 许清
    许清 2023-10-06 21:20

    利人利己,正向思维,从大局和长远出发,坚持自己的认知,难能可贵!

  • 听海
    听海 2023-10-06 21:19

    值得回味的乡村纪事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