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谈论《甲申三百年祭》的匠心 (作者:周 波)

科学网—郭沫若著《甲申三百年祭》【大众书店1944】 - 黄安年的博文
如何防止胜利时骄傲的毛病,是毛主席老人家生前一直思索的问题,从《甲申三百年祭》,到与黄炎培关于“周期率”的谈话,无不体现毛主席的深谋远虑。

1944年3月10日,郭沫若为纪念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推翻明王朝300周年,写成了著名的《甲申三百年祭》一文,3月19日至22日在重庆《新华日报》连载发表。

郭沫若在这篇文章中,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精辟分析了这次农民起义成败的经验教训。《甲申三百年祭》发表不久即传到延安,立即引起中国共产党人的重视。

4月12日,毛主席在延安高级干部会议上指出:“我党同志对于这几次骄傲,几次错误,都要引为鉴戒。近日我们印了郭沫若论李自成的文章,也是叫同志们引为鉴戒,不要重犯胜利时骄傲的错误。”

同年11月21日,毛主席在给郭沫若的信中说道:“你的《甲申三百年祭》,我们把它当作整风文件看待。小胜即骄傲,大胜更骄傲,一次又一次吃亏,如何避免此种毛病,实在值得注意。”

毛主席的这封信,款款写来,平易而亲切,谦逊而真挚,既抒发了深沉的怀念之情,又表示了殷切的期望之意。

从那时起,如何防止胜利时骄傲的毛病,就成为毛主席思虑得最多的一关键问题。抗日战争胜利后,经过短短的三年解放战争,就摧毁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其摧枯拉朽之势,与明末李自成的攻陷北京,不无相似之处。这一举世瞩目的巨大胜利,会使共产党人也“纷纷然,昏昏然”,沉伦于过份的陶醉中吗?

毛主席在七届二中全会上向全党敲响了警钟,他指出:“因为胜利,人民感谢我们,资产阶级也会来捧场。敌人的武力是不能征服我们的这点已经得到了证明了。资产阶级的捧场则可能征服我们队伍中的意志薄弱者。可能有这样一些共产党人,他们是不曾被拿枪的敌人征服过的,他们在这些敌人面前不愧英雄的称号;但是经不起糖衣裹着的炮弹的攻击,他们在糖弹面前要打败仗。我们必须预防这种情况。”

毛主席当年向全党敲的警钟,并不过时,在今天仍有深远的现实意义。新时代新征程,《甲申三百年祭》仍有借鉴意义。

(2)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