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外传奇老乡王爱全(作者:王以太)

塞外传奇老乡王爱全(作者:王以太)
如果说一个人或单位的事绩能被省、市、自治区或国家级的报纸、电台、电视台报道过一次,就是很难得的荣耀。那么若能长时间被连篇累牍地报道宣传,就堪称奇迹和传奇了!王爱全先生就是这个奇迹和传奇的创造者。他和他时任总经理、董事长的中房银川集团公司,就曾被《宁夏日报》跟踪报道,连续发了数十近百篇的文字、图片、评论文章,图文并茂地宣传了他们的先进事绩和奋斗精神,有时还出现在国家级报刊电台上,成了大家学习的典范和榜样。
在銀川广为流传的一句话是:“要买房,找中房”。“中房”就是“中房银川集团总公司”的简称。他们创造了从2万元起步,一举实现每年2万万多元营业收入的发展神话。有人戏称:“这是银川一千零二夜的天方夜谭……”不管是一千零几夜的“天方夜谭”,这个传奇故事就发生在王爱全任职总经理、董事长时的中房银川集团总公司身上。
说来话长,原来中房银川集团总公司,是由原银川市房屋统筹办公室的政府部门改制而来的,一下子变成了一个全部实行自收自支的企业管理单位。从“金饭碗”变成了“泥饭碗”,活像是一个“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阔少”,瞬间变成了“自刨自吃、自谋出路”的“打工仔”,这让公司创始人王爱全肩上的担子沉重起来。锅里等着米做饭,锅台撂着吃饭碗,身上压力陡然倍增!不得不思考公司将来的发展。出路又在何方呢?
“路在脚下”!几夜难以成眠的王爱全开通了全部思路——“摸着石头过河”,他要闯出一条新路子,开劈一片新天地。在改革开放的大潮里,勇立潮头,毫不退缩。在后来的艰难爬坡路上,留下了一串串亮眼的让世人骄傲的足迹。开创了宁夏一代新风,创造了银川建筑史上的奇迹。为银川人民福祉、为改变宁夏面貌、为大西北的开发做出了重要贡献,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同时也为家乡争得了荣耀。
王爱全,邳州八义集镇王庄村人,是与我相隔几家的近邻。他童年生活在一个贫苦穷困的农民家庭里,缺衣少食,谈何上学!后来在一次偶然的机会里,被小伙伴邀约,跑到邻村竹山的破庙里上学,一经念书,他心智大开,从此学习成瘾不能自拔。老师见他聪敏,便悉心陪育。家里见他小小年纪上心念书,也勒紧褲带,供他学费。虽其中也曾因困难两度缀学,但他仍千方百计找学上,先后在竹山、石桥、卢套、八集走读学习。由于刻苦努力品学兼优。在八集小学时被选为班长、学生会主席、少先队大队长,“八小”毕业即被保送八集初中。初中毕业考取《南京建筑学校》,积极响应“服从组织分配,报效伟大祖国”的号召,毕业后分配到边疆银川。“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他在塞外犹如一粒优良的种子,就是埋在干旱的风沙里,他也照样默默生根发芽,迎风生长,在太阳的光辉里成长壮大。
在改革开放的大潮里,更让他如鱼得水,他所学的建筑专业,给他插上了腾飞的翅膀,翱翔万里,大展宏图,打开了新局面,开创了新天地。成了宁夏的领军人物,是银川地区的“大哥大”。
面对市场的巨大冲击,王爱全知难而上,在挑战面前决不退缩。几番深思熟虑,以背水一战的决心,踌躇满志挥戈上阵。他的“金戈”就是从建设队伍开始、在抓好质量、讲究诚信等方面着力。队伍是基础,质量是保证、诚信是生命。
万事开头难,他从一开始就有思想准备。凭着他过硬的专业知识,不管是做技术业务,还是统筹帷幄,总是先抓队伍建设,只有建设一支能征善战的钢铁大军,才能所向披靡地决胜千里。从开始带几十、几百人的小队伍,发展到科室10几个、队伍千万人的全国知名的大集团公司,都是靠以身作则、严明纪律,才磨炼打造成为一方旗帜的铁军。
他 从人人关心的工资、奖金等贴身利益开始改革,有机地和工作业绩、生产质量挂钩,从上到下各级分别立下军令状,再层层发包,人人保证,不留死角、不打折扣、不走过场。形成了“退无立锥之地,进则海阔天空”的良好氛围。工作中奖惩分明,不讲情面,在铁的纪律面前,应对各种挑战,闯过道道难关。特别是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得以迅速成长壮大。在宁夏建筑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页。
塞外传奇老乡王爱全(作者:王以太)
王爱全刚挑公司重担时,第一个举措就是改革多年沿袭的用人制度。把关系户塞进来的庸才全部拒之门外,公开招聘企业急用的人才,不拘一格,重用“老黄牛”、“千里马”。有位老工人出身的基层干部,无文凭、无学历,但很敬业,责任心强,也有组织设计才能。于是把他破格提升为中层科长,还给以重奖,把一套位置好、质量佳、标准高的80多平米的住房分给他住。此事在群众中反映强烈,收到了极佳的效果。平时就是对自己的亲朋故旧,均量才彔用,不走后门,铁面无私,令人敬重!用他的话来说“只有凭本事吃饭,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靠着这支铁军,几十年来,没让政府投资一分钱,凭着开始借来的2万元的资金和20套周转房的“王牌”,几年打拚下来,达到了2.6亿元的年营业收入,完成了商业、办公、住宅等各类用房数百万平方米。银川每6户居民住宅,就有1户是他们中房银川公司开发的。据不完全统计,几年来完成了数10亿元开发投资工程,上缴国家利税数千万元,改造银川主要街道、地段20多条(段),被银川市政府授于优秀企业家称号。被全国房地产行业评为全国6名优秀经理之一。
这些成就的取得,是与他很抓质量、讲究诚信分不开的。质量是保证、是护身符、是通行证。王爱全深知其要害,是决不能当“儿戏”的!于是这个硬汉子,以“壮士断腕”的勇气抓住不放。打铁先要自身硬,他先从自身做起。在一次全公司召开的员工大会上,王爱全表情严肃,面若冰霜的宣布:“到年底,如果公司创不下一项优质住宅工程,工程合格律达不到百份之百,扣发自己的全部工资和奖金”,这掷地有声的话语,震动了全体员工,大家充分感受到了这句话的份量,“不用扬鞭自奋蹄”,各自暗暗使劲,在年终考核中,全公司各项工程全部达到优良。
在市场经济平等竞争里,全国有20多家建筑公司云集银川,但在中房银川公司面前,没有一家不甘败下风的。
为了抓质量,这位改革意识特别强的总经理,为纠正大锅饭的弊端,推行承包责任制,为使企业缜密严谨地运作,他主持制定了千余条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有制度、有检查、有监督,一环扣一环,行之有效的抓紧抓好质量链条,有力地保证了公司的正常运作和不断发展壮大。为此他也度过了无数的不眠之夜,绞尽恼汁,费尽心血,想出了各种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为公司遴选出最佳方案,不走或少走冤枉路、不花或少花枉冤钱,这个保持多年的习惯,也留下了失眠后遗症。甚至有时还要靠药物助眠呢。
要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勇立潮头,在强手如林的行业中杀出一条路来,不仅要有铁军钢律,更要有一颗永远不变的“为人民服务”的初心!真诚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讲诚信、不做作。才能得到广大群众的信任和拥护。作为公司总经理的王爱全深知其中的道理。“投之以木桃,抱之以琼瑶”。真心换真心,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住好房,找中房”。这就是宁夏银川人民对中房银川公司的信任和褒奖,是比金杯银杯还贵重的口杯——
在建设银川新火车站的杰作里,
在“长城宾馆”浴火重生里,
在建筑工程质量全国抽查里,
在新华社宁夏分社、自治区审计局及普通居民的的感谢赞美声里,
在感人的“康平”诞生记里,
在银川“重合同、守信用单位”名单里,
在助学解困、关心残疾人的记实里,
在西宁市城市改造工程里,
在自治区“建筑质量功臣单位”称号里,
在热火朝天的安居工程施工现场,
在敢于重金招贤纳士、创新敢为人先的一系列无私无畏壮举中……中房银川集团公司王爱全总经理董事长总是榜上有名,《宁夏日报》、银川的大小报纸、电视、电台,常常连篇累牍地予以长篇报道、读者来信、客观评论,人民群众更好评如潮地给以各种形式的热情赞扬和鼓励。这其中的许多感人事绩都可以独立撰成篇篇美文,甚或写出本本传奇著作的……
事业与声誉並举,
信任并赞美共存。
在一片赞扬声里,有谁知道和相信,这支能战善战的钢铁大军,早把2万元的起家款,赢得了2万万多元的年营收;那20套周转房,也早变成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无房人家聚欢颜了。
凤凰涅槃,浴火重生。
这奇迹就是用他们的双手,战天斗地、栉风沐雨,努力拚搏打造出来的, 
这传奇就是用他们的双脚,一步一个脚印顽强攀登,饱醮汗液浓情撰写出来的!
(2)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