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章回:知青时代的“美食”(作者:王延秀)

人间章回:知青时代的“美食”(作者:王延秀)

本人是个典型的美食爱好者,不管是在海鲜满市、时鲜菜蔬纷呈的县城,还是在食材缺乏的农村,抑或是只准在食堂就餐的大学校园里,只要有一点点食材,克服困难、创造条件也要作出可口的饭菜来。知音难,知味更不易。遇到懂得而能够爱护保重的“吃货”,是物的幸运,也是人的幸运。

但是在作为知青的阿谁年代,美食却是别有风味∶我们苏北秋季收获红薯﹙本地称地瓜﹚的季节,也恰恰是收割水稻的季节,我在插队的第一年,带着放秋忙假的学生拾稻子,不竭的弯腰昂首,使初出校门的我确实累得够呛,而刨馇了的地瓜头就是我的主食了,经常使用煤油炉子烀满满的一小铁锅,早上刚烀好时吃热的地瓜,而中午和晚上只吃凉地瓜了,因累得实在是不想再开火热一热凉透了的地瓜了,就这样还是吃得有滋有味的,甚至连别人害怕我要得的胃病也未曾得过。

插队的第二年,夏季大雨成灾,为躲涝灾要快速集合到地势较高的公社礼堂,抢时间,中饭是用大米和小米二合一做的干饭用酱油拌着吃,也许是青春年少吧,照样是脸儿红彤彤,朝气蓬勃,浑身有使不完的劲。插队期间,农忙时经常是几个星期不回家,可距离我三十多里外的家人忍不住就过来看我了,他们惊异于我的饭量在农忙时怎么就减少了呢?岂不知在地里干活时,拔萝卜的人们已与起花生的人们交换了“劳动成果”∶萝卜刷完了肠胃,花生扔过来了;花生吃腻了,萝卜来解油,收工后哪还能吃多少饭啊,这花生加萝卜就是我们当时的田间加餐美食啊!

最值得我回忆和现在我还经常做的美食要数“海沙鸡蛋饼”了,那是割麦子的季节,也正是海鲜肥嫩鲜美之时,我插队的小村庄离海边很近,和我为邻的同一生产队的张婶家的小松妹送来了一碗才淘好的海沙子肉(极小的海蛤壳透明很薄,煮好淘去的小蛤蜊壳只吃肉喝汤,肉就是鲜美食材-号称天下第一鲜,这淘小蛤蜊肉可是高技术活!我至今都不会,当时更是望而却步!如果这小小的海沙不去壳,只能是喂鸭子的好饲料!鸭子吃了它,下的鸭蛋确实是红心的!或者是肥田的好肥料!)和刚从鏊子上揭下来的新小麦煎饼,本来我累得周身筋骨好像要散了一样,闻到这特鲜的海味、扑鼻的香喷喷的新小麦煎饼味,顿时来了精神,怎么做才能既省时又省力呢?我将海沙肉捞出滤除原汤汁,用刀稍剁,打入一个鸡蛋,又切碎葱姜兑少许面粉拌匀,下油锅煎成两面金黄的鲜美海沙鸡蛋饼,然后放入刚才过滤下来的海沙汤汁及少许水,再放入葱花、姜丝、适量的盐,开锅后的香味已飘溢到我的喉间,抵挡不了的香味、鲜味诱惑的我一连吃了至今为止饭量最大的一次饭∶五个小麦煎饼和两碗海沙鸡蛋饼!

阿谁年代,这就是特好的饭菜,不单单是美食,更重要的还有农村大婶、小姐妹们之间的温暖与体贴呀!感恩遇见了他们!虽然现在在肥美的海沙上市季节(现在的价格比70年代翻了几十倍,正常是鸡蛋的2.5倍!10元一斤。今早到市场一看一问吓了我一大跳17元一斤!怀疑听错了,再问还是17元一斤,说是淘得很干净,现在养海啊,没有很多的海鲜),海沙肉炒韭菜在初春和夏季都是一绝配!我也会经常在家弄些海沙鸡蛋饼,且配料比本来还要全,家人吃得连声说好,但我怎么也吃不出本来的味了——

经历不能复制,历练永留心底。别了,煤油炉子上的铁锅烀地瓜头;别了,新鲜的萝卜就沾着泥土刚离秧子的花生;别了,……

(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