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世纪六十年代,我朦胧记事起到现在已经过去六十年了。这六十年里,我吃喝玩乐,消磨了许多美好时光,我不后悔,因为我本身是个平民,胸无大志,对自己要求不高,又是个没有什么追求的人。不过我的嘴很刁钻,爱吃爱喝,可老天爷偏偏不公,让我生在一个天底下最穷人的家庭中。
我五十年代末,出生在一个穷困潦倒的知识分子家庭中。那时,父母亲因人陷害,被开除公职。无奈之下只有回到天下最贫穷的老家,指望亲人们能拉巴一下,可是没有人愿意抻出援助之手。所以,我们就上无片瓦 ,下无立锥。不过所好我还小,并不记得这些苦难。
后来,我渐渐的长大了,父母亲总算带着我们兄弟姐妹六个人稳定了下来,有了自家的两间茅草屋,能够睡上富足一些的麦穰窝了,也能吃上山芋干煎饼了。
这时,母亲在锅屋里烙着煎饼,看着我到她跟前,问我饿了吧?就让我去鸡窝里掏个鸡蛋,打碎在快要烙好的煎饼上,然后在撒上点葱花和盐,叠好让我吃的美味香甜。这样的好吃的煎饼,母亲只能让我烙一次煎饼吃一次。她说:"你饿弟弟妹妹们也饿,也得给他们一人烙一张。"
吃了母亲的煎饼,父亲从外面背回来许多河贝,那是六保河的鲜贝。他让我到五百米外的古井里挑了一担水。父亲把河贝一个个用鞋发发净,从今天渡到明天。第二天,父亲让我和他一起,让我用铁锤砸破河里壳,他将河贝肉一个个从壳里抠出来,然后用食盐水再洗净后,再用食醋再洗一变后,再用清水洗两遍,我挑了三趟水,总算把二斤多河贝肉洗净了。父亲对我说:"今晚上,我烧鲜贝大米弓粥给你们喝,这是别人家不吃的东西,我在青岛上大学的时候,学校食堂常用海贝海参烧对虾汤,我就不信了,六保河的河贝就烧不岀来好喝的粥?!"我也是将信将疑。但是,不能打击父亲的积极性,就鼓动的说:"爸,你烧河贝粥,一定会好喝的。"
父亲说:"烧烧看,反正什么都得尝试尝试吧!"
父亲烧河贝粥,我全程跟着打下手。父亲叫我把二斤河贝肉剁成碎粒后,让我烧锅。我家平时烧稀饭的大锅烧热后,父亲到上大豆油,葱花姜沫翻炒两遍,然后到进河贝肉翻炒出香味后,到上醋炝,到进约有十七八斤水,放进一斤多点大大米,锅开以后,大米熬到五成熟,这时候放花、楜椒面熬八成熟就不用烧火了,锅底下的余火就足够用了。约十分钟后,我父亲又放有二两陈醋,如果稀的话,父亲就用一点淀粉勾起。匀溜溜为宜。这时放上盐、香菜,盛入碗中,再滴点香油,你喝一口,那鲜味就甭提了,好喝的不得了。
父亲后来还尝试着烧我们村子里人都不吃的老鳖汤、黄鳝汤。父亲对我说:"烧这两样汤一定要记住,多放点姜沫,醋的酸味要适中.只要是汤,辣椒面,胡椒粉千万不要放过多,微辣就行了。"
现在,我回想父亲当年烧汤的主要食材,都是村民们不吃的东西,因为遍地都是,六保河里更多,随手拈来,经过父亲的智慧我们兄弟姐妹喝到最好的汤。现在看起来.这些东西,都是最有营养价值的,所以,我们的兄弟姐妹后来都考取了大学,这要感谢父亲的汤。
父亲烧粥是一把好手,他能五香粥、豆类粥、小米粥、玉米粥、江米粥、山芋粥、南瓜粥等都熬制的味道,极端好喝。受到他老人家的影响,我现在烧粥、煮粥、熬粥也都能达到人喝人夸的地步了。不信,你那天抽空到我家来尝尝吧!
评论列表(2条)
看来老陈还有一手绝活
老陈的粥引人流涎,那个年代能喝上这样的粥,真是上等佳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