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文学评论的天地里,骄傲地孤独,孤独地骄傲——第七届蚕桑文化节暨“父亲节”征稿大赛启动前夕拜访王景陶先生(作者:李坚强、 冯艳春))

他在文学评论的天地里,骄傲地孤独,孤独地骄傲——第七届蚕桑文化节暨“父亲节”征稿大赛启动前夕拜访王景陶先生(作者:李坚强、 冯艳春))

暮春花归去,浅夏绿意来。

5月23日上午,就在第七届“中国·徐州”解忧故里蚕桑文化旅游节暨研学实践活动启动大会刚刚顺利召开,解忧故里蚕桑文化旅游节暨“父亲节”征稿大赛即将启动之际,我们大赛组委会的几位同仁,驱车赶赴徐州市云龙区南坝山小区,拜访了久未谋面的著名文学评论家王景陶先生。

按导航指引,车子在一个略显老旧的小区前停了下来,王老师接到电话后,立马下楼来到我们面前。

这位白发苍苍的耄耋老人精神矍铄,他依然如我们第一次见他时的谦逊慈祥,诚挚热情地和我们在场的每一人握手寒暄。

“早就想来拜访您,约了几次都没有成行,今天终于如愿见面了!”见到王老师,会长李坚强说。

“是的,我也很想见到你们,今天见到你们,我也很高兴!”王老师非常热情地说,“可是我家里有亲戚在,实在不方便到家里小聚,我们就直接去饭店聊吧。”

到了饭店,没有什么客套,大家依次围桌而坐,自然而亲切。

边吃边聊。王老说,1964年,他在徐州四中高中刚毕业就来到邳州邳城农场插队,开始了他8年艰苦而难忘的知青生活。

在邳城,邻居石大叔把他当作自己孩子一样,手把手地教他割麦、锄草;在邳城,住在隔壁的王大哥和刘大哥曾经轮换着背着中暑晕倒的他来到医院就医,给了他第二次生命;在邳城,是左邻的石大妈、右舍的曹大婶、后院的马大娘,并不富裕的三家拿出积攒许久的布票合伙扯布,又拿出平时舍不得用的棉花,共同为他做了平生第一件“三面新”的棉袄,这件新棉袄温暖了他的一生;在邳城,他用这件只穿了三天的暖身的新棉袄,换了一部“暖心”的《中国文学史》;在这邳城,留有那又矮又瘦的张嫂,把自家辛苦攒下的留着换油换盐过日子的鸡蛋,装了满满一小盆送到他手上的难忘记忆,张嫂还亲自给他们做了一碗盐豆炒鸡蛋,那久久不散齿颊留香的味道,至今仍然氤氲在他的心田里……

说到这里,沉浸在久远回忆中的王老师,眼睛里早已噙满了泪花,脸上带着幸福的微笑。

“在这里,有我曾经赶过的“夜猫子”集,有我在此结识的那几位象棋棋友;有我在邳城中学校门前泥沙土篮球场上打球结识的年轻球友;有我去街边小摊吃热豆腐的小摊小贩朋友;有镇中心十字街口街南的一度繁华的“邳城供销社”,我曾在这个店里购买了难忘的结婚用品;有我曾去过的城南花园,那里有我结识的一位爱花老人……”

当我们谈到“你是如何看待金钱和名利?”话题的时候,他的回答干脆而勇毅:“安贫乐道,心安理得。”

是的,谈话中,我们深刻地了解到了王老师做人做事做文的道德准则,感受到了渗透在他文字中的那种难得一见的传统文人风骨。这也难怪,他的文学评论有褒有贬,不掩恶不虚美,坦露出一位文学评论家难得的良知。他那公平公正的的评论文字和耿直狷介的人格魅力,以及他从来不随波逐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摒弃了那种嘴上说一套其实做事又是一套的行为,一次又一次“征服”了我们,进而达到了我们心灵上的相通和精神上的契合。

“热爱,是我执着于文学的动力之源!文学已成了我生命的一部分。他们不仅是我精神的营养品,心灵的慰藉,甚至是我生命的原动力。”王老说,“我除了用那件御寒的新棉袄,去换一部《中国文学史》外,我还曾挨饿三天,用省下的伙食费买了一部《唐诗三百首》;我曾忍受严寒,在暴风雪之夜来回80里路去借阅《莎士比亚戏剧集》;我曾在一时想不开想结束生命前因普希金的一首诗,而打消了赴死的念头……”

是的,王老师是一位真正发自内心热爱文学评论写作的人。他认为这种写作应该是很纯粹、很干净的写作。写作中,他排除了所有世俗功利,只听从作品本身所发出的声音以及评论者内心独白,容不得半点矫情和虚伪。因此,他在文学评论的天地里孜孜不倦地探索,一边如饥似渴地广泛阅读,一边记下自己偶感碎思,然后开始从肤浅到深刻、从短小到长篇、从狭窄到广阔、从读后感到理论批评,一字字、一行行、一篇篇咀嚼消化,然后集腋成裘聚沙成塔幻化流淌出自己的文字……

他在文学评论的天地里,骄傲地孤独,孤独地骄傲——第七届蚕桑文化节暨“父亲节”征稿大赛启动前夕拜访王景陶先生(作者:李坚强、 冯艳春))

王老师的勤奋,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退休前,他八小时工作认真负责,每次都能圆满地完成任务,从1964年正式参加工作到2004年退休,除去八年的知青生涯外,32年的时间里,几乎年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还立过一次三等功。从1979年到1982年,三年的时间一千多天,他平均每天只睡4个小时。他写过的读书笔记,满满9大本,洋洋洒洒几百万字……

除了勤奋,圈里圈外的人都知道王老师写评论的认真是出了名的。他所点评的每部书籍或每篇文章他都要看三遍甚至更多遍:第一遍了解文章基本概况,对其有初步认知;第二遍细细品读,同时边读边做笔记;第三遍把笔记和原作对照再更全面更深入了解,力争对原作理解更深更透。

因为年龄的原因,王老师不会使用电脑,所有文章全部手写,从记读书笔记、写大纲、打草稿、修改到抄写,反反复复许多遍都用手写,抄好后再送到文印社花钱打印,然后再修改3至4遍,再请文印社做成电子稿,发给被评论的作者,才算完成一篇评论的写作。

他说,多年来他送给文印社打印评论文章的费用已经超过七八万元,而他总计稿费收入还不满2000元……

采访到这里,我们都感慨万千。在这样一个喧嚣浮躁的社会里,王老师的无私,他的奉献,他的发自内心的热爱,真的让我们感动。甚至让我们怀疑:这个世界是否还真有如他一般的人?现在有,将来是否还会真的有?

徐州市作协杨洪军主席这样评价他:“王景陶老师是一位身负盛名的文艺评论家,德艺双馨、德高望重,却又平易近人、虚怀若谷。最难得的是对徐州文学、徐州作家怀有一颗滚烫的心,‘左辅右弼,前疑后承。一日万机,业业兢兢’。王老师爱徐州更爱徐州作家,关心他们的生活,体察他们的疾苦,聆听他们的心声,引导他们的创作。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全心全意为徐州作家作嫁衣裳。拳拳爱心、殷殷嘱托、赤子之心,日月可鉴……”

拜访结束,王老师最后说,因为热爱,我才走上了文学评论的创作道路;因为勤奋,我才有了文学创作的资本;因为无欲,才使我获得了社会的承认;因为坚持,才让我在困境中奋起,才此生无愧,此生无悔!

这个世界,真的是有得有失。“聪明者”,往往会被“聪明”所误,最后并没有得到他所想要的东西;“愚笨者”,往往因自己的“愚笨”而坚守,最后反而取得了成功。正因为不“聪明”的王景陶能做到的,而那些“聪明”的人做不到,王景陶老师才会在这个社会里,才能在文学评论的天地里笔直地站立,倔强骄傲地孤独,孤独骄傲地倔强。

真诚地祝福我们文学路上的师者王景陶先生,永远如松之盛,似兰斯馨。

     编者的话:5月22日,《江苏文传》公众号发表了王景陶老师的《陶醉景行卌三载,八字方针伴我行——我的文学评论之路》之后,我们收到了大量读者、阅者、会员的来信来稿,对王老师四十三年如一日无怨无悔无欲无求专注文学评论创作的高风亮节高尚品德给予了高度评价,并且表示要以王老师为榜样,以实际行动为徐州的基层文学事业作出自己的贡献。现我们编发几篇(则),以飨读者,并表达对王景陶老师由衷的敬意。 

拜读王景陶老师大作,诗以赞之

作者:王敏

彭城有哲人

姓字重山岳

佛彼万牛毛

手把独麟角

龙蛇竟笔端

芙蓉耀剑锷

画意与诗情

春兰香满握

言之愧无才

于今叹渊博

道源涌活水

殆欲觉后觉

无缘谒龙门

拳拳殊落落

三山行将近

底事风飘舶

它日侍讲席

多问莫云数

(2)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