邳州人如何过春节 (作者:高伯华、 尚化启)

邳州人如何过春节 (作者:高伯华、 尚化启)
春节,不同时代有不同名称,辛亥革命后统称春节。邳州各地的春节习俗基本一致,北部和南部略有不同。
邳州人过年,从腊月二十四“祭灶”开始,直到正月十五观灯以后才算过完年。
忙年,也就是备年货。一般从腊月初八后开始忙,腊月二十四前后最忙。俗话说:“祭灶祭灶新年到”,进入腊月二十以后,家家户户都忙着迎接新年。先把厨房、住房、庭院打扫干净,将房屋内换贴上新年画,换上新用品,布置一新。接着办年货,买过年的食品,有的人家还杀猪、宰羊。添置家具或餐具,给孩子买衣服或玩具。还要购买鸡鱼肉酒果品等“送节礼”。送给老人或亲戚的礼品要成双成对,取吉祥顺发之意。购买的年货中敬天、祭祖的香箔、鞭炮、青竹和红纸是必不可少的。腊月二十六烙煎饼、做豆腐,二十七炸丸子(炸七不炸八),二十八蒸馒头,二十九植“摇钱树”。植“摇钱树”就是在磨眼里插一棵青竹,上面拴上铜钱作“摇钱树”。接着写春联。所以邳州人说:忙年忙年,天天赶集上店。就这样还总觉不够,故又有陪不尽的闺女,办不足的年之说。
祭灶  腊月二十四为祭灶日,也称“祭灶王爷”或拜灶。祭灶,过去是“官二十三,民二十四”。邳州人遵循的是民间祭灶日。这天,又称“扫年”和“除尘”。民谚有“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尘”与“陈”谐音,家家打扫卫生,有“除陈布新”之意。晚上,家家在灶旁供果品,燃纸钱,在院子里放鞭炮,欢送灶老爷“上天言好事,下地保平安”。邳州人“祭灶”,主要是男性家主,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之俗。
过除夕  农历每年最后一天称为年三十,也称“除夕”。这天,是“忙年”中最忙的一天。天刚亮就得起来,在门前燃上“金条、金钱”(即麦草和纸钱),燃放鞭炮,尔后用一根粗棒栏住大门口,意为不让“金马驹子跑了”。随后,办年饭,鸡、鱼、肉、蛋和饺馅都要做好,还要准备好团圆饭。忙年忙年,主要忙得是吃的。饮食文化在邳州人过年中唱主角,是人们“以食为天”的美好愿望。
贴春联、门神  年三十的早饭后,家家都要贴春联、门神,早时邳州贴门神的较多,目前只有部分地区的传统人家贴门神。贴春联前,先在灶房中贴上灶王爷的画像,俗称贴灶禡,因为灶王爷是“一家之主”啊。接着贴主屋门,再贴配房门,后贴大门,这叫从内向外贴。也有的人家先贴大门,再贴院内其它门,这叫从外向里贴。贴春联、门神,先贴上联,再贴下联,左边贴上联,右边贴下联,再贴挂门钱子,后贴门横,再贴福字。大门前方要贴“出门见喜”,畜棚内要贴“六畜兴旺”,石磨上要贴“日磨千石”等,都寓意着福运齐临。
吃团圆饭  贴完对联后,全家人准备吃除夕饭,又叫团圆饭,是一年的最后一天一家人围坐在一起的团聚饭、庆贺饭。这顿饭十分丰盛,少不了鸡、鱼、肉和糖果,意为大吉大利,年年有余,一年甜甜美美。这顿饭中还突出了敬老爱幼的风尚,互问安康,谈新年打算。
除夕饭的前奏是祭祖。除夕日祭祖,十分重要,有的是在家中祭祖台上摆放香烛贡品,家主带家人向祖先叩拜,祷告,汇报一年来的家景等;有的是到坟前祭拜;也有的是在饭桌上放上酒盅筷子,以点酒点菜祭拜,各地习俗不同。
做免灾  年三十的晚上,妇女带着儿女,拿着香、纸钱到村头路口燃烧,让土地老爷保平安,莫让鬼魔缠找家人或孩子。
守岁  除夕夜主要是守岁,也叫熬岁。全家围坐在火盆旁,边烤火边吃糖果。“熬岁”有珍惜年华之意,过了除夕夜又添新岁了。火盆中加满木头,以便火旺,不光用来取暖,还意味着日子过得红红火火。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全家人摆上丰盛的夜宵,看电视,包饺子,很晚不睡觉,以此熬岁。除夕夜,父母还要给自已的儿女压岁钱,盼自已的孩子平安无事,一年到头不受穷。有的家长还带着孩子到院中摇晃“摇钱树”,以求富贵。
过春节  春节,是农历正月的第一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邳州人称过春节为过年。传说“年”是一种单在除夕夜里出来吃人的恶兽,所以人们想尽办法去驱赶它。“年”怕红、怕火、怕响,人们根据它的弱点,贴红春联,燃庭火,放鞭炮来对付它。最终“年”被赶到山洞里饿死了,人们便早早起来互相祝贺祈敬老天,以后便成为习俗。
大年初一凌晨,人们起来做的第一件事是“发天纸”。在院中的贡桌上摆放香烛、酒水、果品,馒头和酒盅、碗筷等,先点燃火纸、香烛(叫发天纸),又点放鞭炮,再到贡桌前叩拜祭祀,祈祷老天爷,降福人间,保佑平安。稍后,再从每样贡品里捏掉少许,放在贡桌前让天老爷享用(叫敬天)。献贡三遍,天香烧尽后才可以吃年饭。
第二件事是拜年。初一的早晨全家人都起的很早,先用桃条水洗脸(传说桃条能避邪),再喝熬好的糖枣茶(寓意一年的日子似蜜糖一样),接着换上新的或干净的衣服,给长辈拜年,接着走出家门,族亲友邻相互拜年。晚辈给长辈拜年时行跪拜礼,边拜边祝福。最高兴的是小孩,因为多数长辈要给小孩一些零钱和糖果作磕头礼,小孩拜过这家拜那家,拜过东邻拜西舍。家家打开大门,迎接来拜年的人,主家多拿香烟、糖果招待。邳州有的地方妇女只给公婆及自家长辈拜年,不能去别人家拜年。
第三件事是吃水饺。初一早上的第一顿饭是吃水饺。水饺的馅必须是素的,取意为一年素素净净,不出现烦心的事。水饺像元宝状,肚大,两头有耳朵。吃水饺还有得财进宝之意。煮好水饺后,要先盛上几碗敬天地、灶神,祈祷天地灶神保佑。然后,家里有几口人就盛几碗,放上筷子,以示全家团圆之意。包饺子时,有的特意放入钱币、麸皮、红枣、花生、辣椒等,以求福运。煮水饺时,有的地方还有留生饺子的习俗。大年初一吃饺子,一般不炒菜,多以蒜泥佐食。但蒜泥都要头天晚上砸好的,因初一早晨砸蒜有不吉利之意。饭后在锅里一定要留一些饺子“压锅”,表示一年到头锅里有盛不完的饺子,寓意生活富足。还把上贡的素饺子用梃子穿成串,挂在屋檐下,谓之能治百病,意为老天爷吃剩的饺子可保吉祥平安。
过小年  小年是正月初五日。旧说初五是五路财神爷的生日,所以要格外地享祀。初五也称“破五”,因为新年前几天的诸多禁忌过了此日即可破,而故称“破五”。初五这天,全家人要聚在一起吃团圆饭,燃放鞭炮,举行隆重的祭神送神仪式,祝新的一年大吉大利。在浓烈的祝愿气氛中,店铺打开门营业。旧俗流传至今,就有了“大年初五过小年”的说法。
邳州人如何过春节 (作者:高伯华、 尚化启)
邳州人过年,每一天都有新鲜,都有祈盼。初三吃荤饺,寓意年年富得流油。初四溜馒头,寓意永远大发。初五喝“五行妈糊”,即五样食料做成的菜粥,寓意五谷丰登。初七喝“鬼脑子”,即用七样食料做成,又称馇豆腐,意为驱净鬼邪。初八吃面条(钱串子),意为财源不断。十五吃元宵,放花灯,意为团团圆圆幸福美满。
邳州人过年,还十分注重民间习俗。如:初一禁扫地泼水,不能扫去财泼去福;初六不动簸箕,动了簸箕大风鼓了屋;初十不动针,这天石婆婆睁眼,动针刺石婆婆眼。而且这天,娇弱多病的小孩子要认石婆婆干娘,上贡燃香许愿。
接亲拜友  邳州境内有初六、十六接闺女的习俗。“初六、十六好日子,家家户户接闺女(嫁女)”,意思是把嫁出去的女儿接回来吃点好东西,过几天舒坦日子,同过年节。近年来接闺女的日子有了变化,有从初二就开始接的,也有初三开始接的。初四后亲朋好友相聚在一起,话别情、谈友谊。
正月十五  正月十五,是年节的最后一天,也称“元宵节”。这天家家户户,大街小巷张灯结彩,燃放烟花爆竹,热热闹闹,隆重热烈。元宵、年糕是这天的主食。元宵又叫“汤圆”、“团子”。滚汤圆,吃汤圆,取团团圆圆之寓意。蒸面灯,煮面灯,燃灯,送灯,放花灯,挂花灯,赏花灯的传统习俗活动,内涵丰富。民间的娱乐、游戏、舞蹈,杂技艺人的踩街演出等精彩多姿,更增加节日的喧闹气氛,因此称“闹元宵”。
早时,邳州过年的氛围十分浓厚,从初一到十五,每一天都是节,热热闹闹。有“大年连小年,过了十五才算过完”之说。随着时代的变迁,过年的形式和内容被逐渐改变,过年的氛围也有所淡化,但很多传统的风俗习惯仍在民间沿袭。
(2)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