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丰《邳州志》为何“不征长官序文”?(作者:沈昌玲)

咸丰《邳州志》为何“不征长官序文”?(作者:沈昌玲)

邳州地方志书编修,始创于明代,至今约有五百年修志史。从明初至民国30年代,先后有8修,剞劂发行且目前存世的有6部,散藏于南京、北京、上海及浙江等地的图书馆或相关研究单位。

在存世的6部旧志中,其中有4部编纂于清朝的康熙、乾隆、嘉庆、咸丰年间。第一部是由主事者孙居湜、主纂孟安世编纂成书,史称康熙《邳州志》(习称孙志)。第二部是由主事者邬承显、主纂吴从信编纂成书,史称乾隆《邳州志》(习称邬志)。第三部是由主事者丁观堂、主纂陈燮编纂成书,史称嘉庆《邳州志》(习称丁志)。

第四部是由主事者董用威、马轶群,主纂鲁一同编纂成书,史称咸丰《邳州志》(习称鲁志)。此志卷首叙目,志分十二门,附见五,类下设目。计20卷。有咸丰元年(1851)刻本和光绪十八、二十年及民国9年(1920)重印本。该志为当时全国名志,其特色是“不征长官序文”,不全凡例,仅于后叙说明类例标准及成书过程,志体简要;为文精炼,记叙简洁;考证精详,引据皆注出处,于个别问题发表议论等。主事者知州董用威,清河北宛平人,进士,道光年间三任邳州知州(注:咸丰《邳州志˙官师》为二任,应误。据民国《邳志补˙职官》为三任)。继之者马轶群,清山阴(今浙江绍兴市)人,吏员,咸丰元年署邳州知州。鲁一同,字通甫,又字兰岑,清山阳(今江苏淮安市)人,晚清古文家。该志在邳州方志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被誉为“邳邑信史”“志家法程”。

据咸丰《邳州志》“后叙”,道光二十九年(1849),鲁一同以“己酉之岁(注:45岁,旧时计虚岁),薄游彭城,道止于下邳逆旅,有缙绅先生五六人者俨然造焉”。谈及邳州志编纂事宜,乃喟然而叹,被他“避席再四”而谢绝。次年夏,鲁自京师南归,再次途经邳州,时与鲁一同同年中举的董用威作牧邳州,董“乃具书币(注:指通聘的书札礼单和礼品),礼甚恭”,以官府名义再次聘请他纂修州志,鲁“辞不获命”,归而“发箧陈书,上下十九代之史,旁及《通鉴》《通考》,山经地志,官书吏牍,史家谱牒,金石文字之类,反复研索,证之以旧志、府志、淮安旧志七八家,参以己意,断为一书”。历时17阅月,于咸丰元年(1851)十月晦(注:农历每月末一日)纂成是志。全书采用纲目体,志以疆域、沿革、建置、山川、民赋、学校、军政、官师、列女、古迹、杂记等十二门20卷。结构规整,内容全面;取材谨严,行文简洁,语言精炼。近代方志学家王葆心盛赞鲁一同之咸丰《邳州志》“于材料辨之也精,则其取舍也必严”。志书面世后,一时洛阳纸贵,后三次重印。梁启超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列举方志“可称者”,咸丰《邳州志》及《清河县志》赫然在目。近人朱士嘉的《中国旧志名家论选》中也对鲁一同其人盛赞有佳,称其“志家新派中一巨子”。

该志的最大特色是“不征长官序文”,成为当时及至当今业界所称颂的一大特色,也因此在业界好评如潮。近日,因工作原因,翻阅家藏旧志,研读咸丰志“后叙”,希冀从中得到启迪。正感叹于复旦大学首席教授邹逸麟先生生前在一次学术讲座时为什么建议,今天方志工作者着手当代地方志编纂前,应认真“精读”旧志的同时,忽产生了一个疑问:在中国的方志史上,尤其是旧志的编纂,除了极少地方志为私家纂修外,皆是官修,且每志剞劂之时,皆有前任或在任主事长官作序,而独咸丰《邳州志》例外。

咸丰《邳州志》为何“不征长官序文”?(作者:沈昌玲)

为此,本人查找网上的关于鲁的生平及所有著作,仅是总体概述。翻阅案头能查到的旧志及当今县志资料,对这位道光十五年中举,后屡次会试不第的晚清古文家,被清代邳州前后两届主事者请为《邳州志》主纂,而成书之时,主事者不为作序,原因何在?果真如《中国地方志集成目录》及各代方家或业内人士所赞许的那样“不苟权贵”?纵是如此,要知编纂此志,先是他“避席再四”,后因与当时主事者董君同年举人,且董君“具书币,礼甚恭”才“辞不获命”。书成了,怎么可能不作序?又为何不作序?

再观邳州旧志存于世间的其它5部,除了民国的《邳志补》系私家纂修外,皆是官修,前4部皆有主事者作序的。明嘉靖志《邳州志》,州牧陈柏作序;清康熙《邳州志》,知州孙居湜、左之柳作序;清乾隆《邳州志》,前任及在任知州金秉祚、邬承显作序;清嘉庆《邳州志》,长官作序的人更多了,不但有知州丁观堂、主纂陈燮作序,还有康基田、喀尔沁音德(何职不详,作者注)作序。纵是六十八年后,由窦鸿年私家纂修的民国《邳志补》完成时,也是请了时任《江苏省通志稿》(注:因民国十二年齐燮元构兵,经费无着,机构裁撤,未能成稿)主纂的冯熙为之作了序。

更有意思的是,存世的4部清代邳州志,习惯称之为孙志、邬志、丁志,皆以主事者名称之,唯独咸丰志,以主纂者名称之。

另外,由鲁一同主纂的,与咸丰《邳州志》齐名的《清河县志》,其主事者吴棠也为《清河县志》作了序。

带着以上的各种疑问,详细检读咸丰《邳州补》、民国《邳志补》的相关卷次,两志皆载,董用威,道光二十五年任知邳州,二十八复任,前后凡五年。在任时“和易有礼,喜愠不形于色。其御下少伤于宽纵矣。”道光三十年“卒死于职”。《邳志补˙职官》卷载,董用威,宛平进士,二十五年任。二十六年,有赖以平代理一月,用威复回。二十八年有祁之钤代理,用威复回,三十年卒(从此推,董先后三次任邳州知州。作者注)。又载,咸丰元年,山阴吏员马轶群署邳州。次年,周文忠公督办丰工(注:清代苏北黄河沿岸管理机构设有丰北厅,咸丰元年黄河在丰县境蟠龙集决口,此堵筑工程至咸丰三年一月完成,史称“丰工”),以“残酷劾免”。

到此,真相大白,所谓“不征长官序文”,应不是他本意所为,准确地说,是在志书完成时,前任主事董用威“卒死于职”;马轶群上任的次年(1852)因“丰工残酷”被弹劾免职。所以此志成书刻印之时,主事的马轶群已被弹劾,代理州事的周砚铭自当不好作序。这应该是此志没有官者作序的主要因由。话又说回来,也算是歪打正着,打破了其前长官为序的陈规。但后世似乎没能继承,至一地志书面世,一如既往“主政者”为之序,也许这正是官方修志的一大特色吧。

(3)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1条)

  • 张玉迎
    张玉迎 2022-12-30 00:07

    此文的来龙去脉界绍的详细,作者不愧为邳州修志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