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儿时打蚂蚱(作者:夏成兵)

难忘儿时打蚂蚱(作者:夏成兵)

孙子九岁,聪明乖巧,

他随父母在城里上小学,

周末或假日偶而会来老家。

每次回来,看到新鲜的事物,

他都好奇:“这是什么?”“为什么?”,

总要问个究竟。

今年暑假回来,在菜园里捉到一只会蹦会跳又会飞的昆虫,用线拴起来,甚是好玩。他告诉我,说是有只虫子,寸把长,头上有两只软软的角,六条腿,后边两条大腿又粗又壮,前半身草绿色,后半部土黄色,让叫我猜是什么东西。这可不好猜,拿出来一看,竟是近年来很少见到的蝗虫。看着这只蝗虫,不禁勾起我“儿时打蚂蚱”的一段回忆。

蝗虫,洋河话称蚂蚱,关于蚂蚱的歇后语有上百条,大家都耳熟能详,如:“一根绳拴俩蚂蚱——谁也跑不了。”“秋后的蚂蚱——蹦达不了几天。”“没头的蚂蚱—— 瞎蹦。”等等,几乎没有一句好话。因为对农民来说,蚂蚱就不是个好东西。

我是个学过农技植保专业的人,对蝗虫并不陌生。蝗虫有多种,发生在黄淮地区的种类,大都是东亚飞蝗。蝗虫的一生包括卵、若虫(又称蝗蝻)、成虫三个阶段,每年都以卵在土壤中的卵囊内越冬,等到来春温度、湿度适宜,孵化的幼虫就会从土中匐匍而出,若虫和成虫都能以发达的口器贪婪地嚼食植物的茎、叶。

自古以来,蝗灾就是我国频发的自然灾害。据史料记载,秦汉时期,蝗灾的发生频率约8—10年一次;隋唐两宋时期, 每3—4年就发生一次;元明清时期,2—3年就会发生一次。另据《中国飞蝗生物学》统计,近代以前中国的2000多年历史中,“大规模的蝗灾达到804次,平均三年发生一次”。

我国自古就是一个农耕文明的国家,而蝗虫是危害农作物最严重的害虫。单个蝗虫对人们没有威胁,并不可怕。少量的蝗虫还可以给家禽作为良好的饲料,甚至可以制成美味佳肴,端上餐桌,供人享用。但是,当它们成群结队出现在田野上,大块朵颐的啃食庄稼,并把成片的庄稼一扫而光的时候,就太可怕了。

蝗虫的繁殖力极强,一只成年雌虫,平均一次可产卵200余粒,最多可达1000粒。性喜干旱,每逢旱年,遇到适宜的温度,虫卵将迅速孵化,生出若虫,变为成虫。蝗虫的成虫及蝗蝻先以植物的叶子、花果为食,最后只剩光杆。因为蝗虫数量巨大、食量惊人,所过之处,农田颗粒无收,山林枝叶不存。

宋朝有一篇文章《蝗说》,记述了熙宁年间一次蝗灾。原文写到:“见群飞而至者,若烟若澜,若大军之尘,自西而东,前后十余里,相属不绝”。

洋河地区也曾屡受蝗虫危害,民国版《泗阳县志》记载: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蝗、水为灾。五月淫雨,飞蝗蔽天。六月大水。”清“雍正十年(1732年)夏,西乡柴林湖、毛家集等处周遭数十里蝗蝻遍野,厚达数寸。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泗阳县境沿洪泽湖79公里2—4公里宽,面积约20万亩湖滩草地,每年夏秋,频繁发生蝗虫。50年代,因洪泽湖水位不稳,飞蝗发生面积大,密度高,每平方米虫口曾达到100只,出现群居性飞蝗。防治蝗虫,成了政府的重要工作。

1951年6月,东起黄圩西至中扬唐莫圩的沿湖地段,普遍发生蝗蝻。泗阳县成立灭蝗指挥部,动员10万多人进行扑灭,用60多万工日,灭蝗8万多公斤。1953年夏秋两季,发生蝗虫面积15万余亩,动员27000多人,并喷撒灭蝗粉剂22000余公斤,灭蝗37000多公斤。1954、1955年,也组织了规模性的灭蝗行动。

难忘儿时打蚂蚱(作者:夏成兵)

1961年,为了根治蝗灾,国家在中扬林柴场建灭蝗飞机场。从1961—1981年,共动用飞机9架,飞行601架次,对70多万亩蝗虫滋生地进行喷粉防治作业,基本上根治了蝗虫的危害。

1961年以前,灭蝗多采用人工扑打为主,喷施药剂为辅的防治方法。对蝗情严重、虫口密度较高的地段,喷洒“六六六”农药粉,由灭蝗指挥部组织经过培训的人员,戴着口罩和防护眼镜,用手摇喷粉器作业。

人工扑打就是用人海战术,一字长蛇阵排开队伍,每人相距不到一米,步步为营,见虫就打。手中持有一个扑子,扑子用绵软的天然长成三股杈的桑树或腊条编成,扑子头长10余厘米,宽约6、7厘米,形似苍蝇拍。参加扑打的人员,除了带队的领导,都是十岁左右的儿童,因为小孩行动敏捷,善于奔跑。

我在1959年参加了一次打蚂蚱,这是政府组织的最后一次人工灭蝗行动。我依稀记得我们战斗的地点,那是离家20多里的洪泽湖边叫毕沟的地方。给我们的任务时间是三天,带上家里为我们备好了干粮和衣物,背着背包,我们就像小战士一样,唱着歌儿上路了。

下午到了战场,领队作了简短的讲话之后,我们排开队伍进入战斗状态。大家兴高采烈,奋力扑打,齐头并进,好不热闹。到了第二天,渐渐觉得腰酸腿疼,不想活动了。带队的领导鼓励我们:“苦不苦,要学长征二万五;累不累,艰苦奋斗最宝贵。”大家互相鼓励,终于完成了任务,平安返回家中。这次活动,是对我们的一次考验,也让我对危害农业的蝗虫有了更为深刻的印象。

现在的农村,通过土地流转,集约化经营,田间耕作基本实现了机械化,病虫害防治也用上了无人机,蝗虫的危害已成为历史。当代儿童,只能从书本和影像中去认识自然世界,难怪孙子不认识曾经祸患千载的蚂蚱了。

(1)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1条)

  • 岁寒三友
    岁寒三友 2022-12-12 19:44

    四五十岁以上的人,小时都扑过蚂蚱,有的是为消灭,有的是为了吃,蚂蚱逮回来去翅羽用盐水淹上,再放锅里煎,或油炸,是一道美味,有的饭店要卖好几十一盘呢。堪比炸金蝉!大作点赞赞赞赞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