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深一碗手擀面 :文/黄海昇

 

情深一碗手擀面 :文/黄海昇
有好几天没有见到文友宋哥,很是想念!今天上午九点多钟,微信语音联系他,一块儿聚一聚。他在那头说想到农民书法家卢春业老师家,再看望老人家。距上次到卢老师家已经过去有半个多月,当时他身体状态不是很好,在间断性地咳嗽,有时咳嗽很厉害,不知现在好转没有。宋哥一直是挂念着卢老师的身体状况。还有,卢老师已是八旬老人,年事已高,擅长的独门绝技“蜡字”书法,能在有生之年多创作流传于世,也是件有意义的事。

宋哥上车后告诉我,说上次拜访卢老师后我写得《访农民书法家卢春业老师》一文,分别选登在《邳州图画》和《邳州文化网》公众号上,已经在第一时间电话告知了卢老师,卢老师听闻时是非常地兴奋和激动。我说,遗憾的是卢老师不会捯饬智能手机,如若会的话关注公众号或者打开手机百度搜索即可看到;路上如有打印社,把文章打印出来,便于他浏览。但一路上都没有看见一家打印社,路途都是汽车维修或经营汽车配件门市。中途路过一家驾校,大门旁的报名处,一定有电脑和打印机,我想减速停车,但转念一想,还是不麻烦人家了,相互不熟,以免尴尬。

已入冬月,天气骤冷了。树上的叶子像被剃头刀剃过一样,光秃秃的。马路上的人穿上了厚厚的棉袄,戴上了厚厚的帽子。小朋友的脖子也缩进了厚厚的衣领里。呼呼的冬风刮在脸上像冰刀子刺的一样。

不大会儿,我们再次来到卢老师居住的左西村,我把车停靠在村东面唯一宽阔的水泥道右侧。这里是正在建设的大型装饰城,水泥道尽头,是空旷地,人稀车少。宋哥下车后即跟卢老师通电话,说我们已到他家东侧百米远的水泥道上,我们是抄小路越近道去家。

大前天淅淅沥沥地下着一天一夜冬雨之后,天就随即降温。今天是多云转晴,但寒风刺骨,让人冻得慌神儿。我的记性好,记得路段,引领着宋哥径直奔往卢老师家居。卢老师家的大门口有三两个来串门的老年村妇,颤颤巍巍地拢着袖筒,躬缩着脖子聚在一起闲聊晒太暖。我们走近问卢老师在家吗,其中一人说他接了一个电话就出门了,说是去迎朋友的。宋哥说是他刚打的电话,但路上没有遇到卢老师呀!有可能是卢老师走岔道了!赶忙再次拨通他手机,让他知晓,说我们已经到家。天冷,不能让他老人家着凉感冒,找不到我们心里着急忙慌。

一会儿工夫,卢老师来到,已著厚袄,戴上皮帽。还是十分热情,满脸笑容,握紧我的手,连连地道谢我写得文章,谦逊地说把他捧得有点高。我说,不高呀!写得是您的真实经历,都是实事求是内容。宋哥说,您老的“蜡书”是一绝,得留存下来,多点创作,多点宣传。卢老师听此一说,顿时想起前几天有一个传媒公司的直播间跟他联系,要推广他的“蜡书”艺术,他已经把部分获奖和收藏证书送过去了。宋哥说,这个公司在哪里,我们一起开车过去聊一聊。卢老师当即同意,给我们当向导。在车里卢老师的咳嗽还如之前,咳嗽不断,没有好转,看来是肺部感染,这个病就怕天骤然变冷。

官湖电商基地的北首就是邳州规模最大的直播带货平台“骄阳传媒”。我们被接待人员指引到二楼,见到正在工作的运营总监吴总。吴总高大魁梧身材,没有架子,十分友好的邀请我们到办公室喝茶。宋哥把我前不久写得介绍卢老师的故事原稿发给吴总的手机上,吴总很认真地看了一遍。看后,很是称赞卢老师在台湾创作的歌词,雅俗共赏,很有水平。卢老师说,当时是随机而作,没有底稿,一气呵成,里面没有“台湾”二字,但嵌入了日月潭和阿里山,这两个地方就是代表台湾。卢老师是侃侃而谈他的过去阅历,我发现他咳嗽不怎么厉害了,看来只要是聊到书法艺术和他的经历,都是能够提起卢老师的兴致,这些似乎是一剂良药,也能暂且疗愈病疾。

通过跟吴总聊天得知做直播带货也是不容易的事,前期宣传铺垫投入成本较大。书画只是小众,引粉吸粉锁粉需要循序渐进按部就班,最终成效究竟怎样,无法精准评估。也许达成预期盈利,也许功亏一篑。只是卢老师目前身体转况不佳,担心他吃不消后期现场直播的辛苦。临近春节,正是艺术春联销售旺季,吴总此时很忙。宋哥请吴总帮忙把我写的《访农民书法家卢春业老师》文章打印出来。吴总给打印了四份。临别,我送吴总一本今年第一期的《大运河文化研究》,里面刊登我的一篇小文。

情深一碗手擀面 :文/黄海昇

我们把卢老师送到村东的大道上,卢老师到药店买咳嗽药。我把车子向南开出大约百十米停下,宋哥就在手机上不断地搜索治疗咳嗽的中医中药视频,筛选针对卢老师咳嗽的药方。这时,已到晌午,肚子有些饿,该吃饭了。可能是天冷,消耗体能,饿的快。如果到城区吃饭,这个饭点是找不到停车位。我刚才留意到后面不远有一长排安置不久的铁皮房,都是经营小吃,大都有招牌字号,也有尚未来得及挂门头的,在试营业。这天寒地冻的遭罪的天,我建议吃碗热乎面条吧!暖暖身子,宋哥欣然接受。

路西大约有二三十家店经营各种小吃,有黄花牛肉面,米线,麻辣烫,菜煎饼,煎饼果子,油条,稀饭,包子,盐豆炒鸡蛋,等等。我俩自南向北挨个店搜寻热面条,大都不是,还是人多拥挤满座。难怪,正是饭点,客满也不足为奇。我们一直走到最北首一家,里面食客少,抬头看招牌是家做手擀面,只此一家。外面风呼呼地刮着,太冷,我俩进店点了两碗。这时,宋哥想到卢老师也没有吃饭,于是就给他打电话,过来吃碗热乎面。卢老师家距离不远,也就是一百多米。随即告诉做面老板,可以先擀面,等卢老师来到后再下锅煮面。

我是多年没有吃过手擀面了!小的时候常吃爸妈擀的面条,至今难以忘怀。这个小吃店是一对夫妻开的,两人大约五十多岁,擀面切面大都是女的干。看来,这个店是以女的为主,男的手笨拙,正在跟他老婆学活,他老婆不时地还要嘟囔他几句,嫌他总是学不会,手把太慢。男人一般都是爱面子的,但这个男老板不生气,话还不多,闷头儿学擀面。这时,有人来吃面了,女的亲自上阵,动作有条不紊,手脚麻利,还快言快语。只见她将头天晚上发酵的大面团,揪下一小块,用双手反复多遍地按压揉搓,这样做面条才能劲道。再用细长擀面杖前后左右的由小而大地将面团擀成厚面皮。然后将面皮铺开于桌上,面皮自前向后缠在有近一米长的擀面棍上反复滚动碾轧;双手有力匀称;不时地在面上撒许些干面,好像是玉米面;面皮被擀压碾薄。擀面是个巧活细活,也是个体力活。女老板边擀面边对我说,只有多次反复地擀面,面条才有劲道,口感纯正。切面前,把擀好的面皮铺开,然后折叠成多层,宽在二十公分左右,用石刀切丝成条。这个女老板刀工不错,石刀斩在桌子上是“咚咚咚”作响,声音有节奏,用力均匀,切出的面条不宽不窄的恰到好处。不大会儿满桌都是切好的面条,再用手不断地抓起一把把面条,提起来悬空,抖动三两下后,放到桌上,面条便一根根不再连在一起,既是独立成根根的利利索索稍宽点面条,

把鲜面条煮熟煮透是有窍门有学问的。女老板说,要想面条好吃,最好是把冷水烧至水里出现小小水泡时下面条,待水烧开,舀一勺凉水入锅,开锅后再舀一勺凉水。如此反复舀凉水入锅三次,也烧开锅三次。这样做的好处:一是熟的快,二是不糊锅,三是面条爽滑有劲道。最后捞面入碗,浇上肉酱,夹一个荷包水煮蛋。吃时用筷子把肉酱和面条翻拌均匀,一碗货真价实的传统手擀面大功告成。天冷,吃碗手擀面,暖暖身子,即抗寒也饱腹。老板娘说,刚开店,优惠酬宾:吃不饱吃不够可以再次添加面条,尽吃管饱,不多收钱。我的饭量有限,只能吃一碗,实际一碗也有点多。还有免费的下饭小菜,有炒莲藕,鲜盐豆,酱菜丝,萝卜干。

卢老师吃完一碗面后,面色红润,红光满面,咳嗽稍微减轻了点,可能是吃了饭的原故,温饱有了,抗病能力也增强了。我们让他回家多休息,卢老师眼里露出了不舍。我们跟卢老师惜惜分别,并嘱咐他保重身体,尽快就医治病。看到卢老师在呼啸的寒风中略微趔趄走着,矮小瘦弱衰老的背影渐渐远去,我们的眼眶不由得湿润起来。

(2)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黄海昇
    黄海昇 2022-12-09 18:58

    相间如故更正为“相见如故”

  • 黄海昇
    黄海昇 2022-12-09 18:52

    借面寄情,情谊浓浓。虽有年龄悬殊,但敬佩卢老师才学和精神;虽是交往不多,但相间如故似曾相识。这就所说的“忘年交”,应该是忘年至交。

  • 岁寒三友
    岁寒三友 2022-12-07 03:49

    看了大作,不尽也馋手擀面了,明天就合面做。正是,寒冬虽冷人有情,相逢为的腊字名,情深一碗手擀面多亏作家黄海昇!大作点赞赞赞赞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