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述“徐邳民风”

何谓“民风”,民风是一个地域多数人群的品质特征。民风有其顽强的传承性,也受时代和外界影响而变迁。

有着四千多年文明史的徐州、下邳,同样具有古老的优秀之民风。两千多年前起源于邹鲁徐邳一带的孔孟之道和刚毅豪侠的齐鲁遗风,一直荫及我徐邳先民。正如唐杜佑在《通典》中所说:“徐方,邹鲁旧国,尤有儒风”。“儒风”者孔孟之道也。孔孟之道的精髓是“仁、义、礼、信”。

明代正德《淮安府志》对“邳州民风”的描述是:“风气劲悍,从昔多英烈剽勇之士。然俗尚忠厚,兴善立本。贵谷帛而贱珍奇;重廉耻而崇信义。”这是对徐邳民风的比较全面系统的评价。当然,在许多史书和《方志》里,对徐邳民风还有许许多多溢美之词,什么“西楚剽轻,易发怒”;什么“风俗劲悍,有霸王之遗风。”等等。

有趣的是,宋代大文人苏轼在其《上神宗皇帝书》中,把我们徐邳民风说成是:“其民皆长大,胆力绝人”。这有点吓唬支持王安石变法的宋神宗。苏轼是反对变化的保守派。主张祖宗之法不可变,变了就有可能“天怒人怨”。他在《代张方平谏用兵书》中,就用“天怒人怨”吓唬过宋神宗。难怪后来被神宗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大人物成了小地方的小管的副手。

纵观我徐邳民风,可用儒朴崇信,固本执拗以蔽之。

我们徐邳人,在任何地方都儒雅大方,朴实而不求豪华。

我们徐邳人,待人接物,守信义,知廉耻。这些,世人早有口碑。

至于“固本执拗”的品格,如果用现代人的行为准则来分析,那就要一分为二了。

先说“固本”。古人“固本”就是“固农为本”。几千年的封建农业社会,不管是统治者还是被统治者,均倡导“以农为本”。我的父辈都是农民,尽管穷困潦倒,尽管连一斤豆腐也买不起,但依然看不起走乡串巷卖豆腐的小商贩,称他们执末业而败乡俗。可见,我们徐邳的先民,历来都是“固本”之典范。   

历史告诉后人,徐邳地区是灾难深重的地区。黄河之患,为害徐邳六七百年;誉为兵家必争之地,实受战乱之灾几千年。千百年来,天灾人祸没有把徐邳先民赶走灭绝,而是顽强地“固本”在自己的家园,世代生息绵延。这就是徐邳人民“固本”的品格。

然,随着农业社会向着现代化社会进步,“固本”而不求思变,就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我在北京几十年,也游历过许多地方,能碰到在外谋发展的老乡实在寥寥。这种固土难移的传统习性,严重地不入时代潮流。

至于“执拗”的性格,不客气地讲,这是徐邳人的一大毛病。

“执拗”不只是简单的固执,固执过了头,就显露出傲气来。这种“傲气”、“霸气”,是否承袭于所谓“西楚剽轻”、“霸王之遗风”呢。(以上多引自1994年旧版《徐州市志》)

当然,“执拗”的性格,也不是一点点好处也没有。它不齿人云亦云,同流合污,推波助澜之恶习。但“执拗”,同样会造成孤家寡人,离心离群,破坏团结的恶果。

我们徐邳人,喜欢孤芳自赏,关起门来做自己的事。

我们徐邳人,不管穷人富人,也不管是官人还是草民,只要有一点点自以为长者,就会在人前人后显摆。在一些无原则的争辩中,往往调门高抬,眼球火亮,颜面紫涨,脖子青筋勃起。较起劲来,往往忘掉自我而顾不得其它。

我们徐邳人,虽然待人忠厚坦诚,胸无宿物。但在处人处事中,“傲气”往往不自觉地留于言表,让人难于恭维。

我们徐邳人的“执拗”,还常常表现于抗上意识,自许不拍不阿,不屑权贵。但,严酷的社会现实,往往会自吞苦果。我认识许多非常有才华的老乡,多性格使然,而不得其志。

以上,对“徐邳民风”的评述,是一己之见,只是着眼于一般,而非代表那些具有良好的人格风范和拥有独到的处世哲理者。

 

 

 

(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