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全刚:谷雨日里说谷雨

张全刚:谷雨日里说谷雨

谷雨,源自古人“雨生百谷”之说。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六个节气,为每年4月19~21日中某日。《通纬·孝经援神契》云“清明后十五日,斗指辰,为谷雨,三月中,言雨生百谷清净明洁也”。《淮南子》中也有“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之说,民间对此的解释是仓颉造字不要上天的奖励,只求上苍能带来风调雨顺,让百姓五谷丰登,故祈天降谷粒,给人间下了一场谷子雨,故这一天遂称谷雨节。关于谷雨的来历,更有唐高宗年间谷雨救母溺水抱牡丹而活的美丽传说。

“清明断雪,谷雨断霜”,谷雨作为春季最后一个节气,它的到来意味着寒潮天气基本结束,气温回升加快,也大大有利于谷类农作物的生长。《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三月中,自雨水后,土膏脉动,今又雨其谷于水也。如雨我公田之雨。盖谷以此时播种,自上而下也。”这时的天气比较温和,雨水明显增多,是播种移苗、埯瓜点豆的最佳时节。我国古代将谷雨分为三候:“第一候萍始生;第二候呜鸠拂其羽;第三候为戴任降于桑。”说的大致也是这个意思。唐代曹邺有诗“邵平瓜地接吾庐,谷雨干时手自锄”记录了这一时节的农耕画面。亦有农谚为证,“谷雨前,好种棉”;又云:“谷雨不种花,心头像蟹爬”。此节百花盛开,也是外出游玩的好时节。只是杨絮、柳絮纷飞,对花粉过敏的人们尤要注意自我保护。

民间诸多关于谷雨时节的习俗至今流行。

一说便是“走谷雨”的风俗。谷雨这天青年妇女多走亲串村,或结伴成行,去户外田野走动赏花踏青,呼吸一下新鲜空气,令人神清气爽。

清代郑板桥“正好清明连谷雨,一杯香茗坐其间”说的是谷雨摘茶的习俗。谷雨茶为茶叶上品,传说谷雨这天的茶喝了会清火,辟邪,明目等。是日,南方茶农都会去茶山摘一些新茶回来喝。清乾隆皇帝也有《采茶歌》“前日采茶我不喜,率缘供览官经理;今日采茶我爱观,吴民生计勤自然。云栖取近跋山路,都非吏备清跸处,无事回避出采茶,相将男妇实劳劬。嫩荚新芽细拨挑,趁忙谷雨临明朝;雨前价贵雨后贱,民艰触目陈鸣镳。由来贵诚不贵伪,嗟哉老幼赴时意;敝衣粝食曾不敷,龙团凤饼真无味。”可见,谷雨茶久已传入宫廷,流于民间。

谷雨前后是牡丹怒放的时节,因此牡丹花也被称为谷雨花。“谷雨三朝看牡丹”,谷雨时节赏牡丹的习俗古已有之。凡有花之处,皆有士女游观,也有在夜间垂幕悬灯,宴饮赏花的,曰“花会”。明代唐寅《牡丹图》“谷雨花枝号鼠姑,戏拈彤管画成图。平康脂粉知多少,可有相同颜色无。”清顾禄《清嘉录》“神祠别馆筑商人,谷雨看花局一新。不信相逢无国色,锦棚只护玉楼春。”都有对牡丹及赏牡丹花的描述。至今,洛阳、菏泽的牡丹节依然盛行,吸引了全国各地游人前来游览赏玩。

百树萌发的季节,香椿树也吐露嫩芽,故有“雨前香椿嫩如丝”之说。此时的香椿醇香爽口营养价值更高,兼有健胃、理气、止泻、润肤、抗菌、消炎、之功效,所以北方又谷雨节气吃香椿的习俗。香椿拌豆腐,香椿炒鸡蛋,绝对是齿颊留香的美食。甚至只是简单地开水焯过,加盐调味,吃起来也是醇厚美味。比如我,就特别钟爱这口。

过几天,就该有布谷鸟的叫声了吧。农人们听了,就会心里美滋滋地乐,今年的收成一定不错。只是,我有好多年没有听见布谷鸟的鸣叫了,也许是自然环境的影响吧。但愿,今年的布谷鸟能来得早些。

 

(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