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作品》“走西口”(周葆亮)

带着《作品》“走西口”(周葆亮)

江苏省电力作家协会组织10名作家入晋取经职工文学创作,我有幸进入“十人团”,感激,激动。临行前,对自己路上读点什么选择慎重。周三哥哥(周朝军)寄来的长篇小说《九月火车》,我已通读一遍,还想再读。乘火车到徐州,转乘高铁到太原。火车上读《九月火车》,岂不是美的享受?于是乎,我把《九月火车》装进行囊。入晋,整整七天时间呢。七天时间,就读一部《九月火车》?当然不够。读晋军职工文学经验,读太原风景,读……入晋,能读的,需要读的,太多太多。而夜深人静的时候,还需要再读点什么?

读点什么呢?我把新近网购的《花城》捧在手里,掂量掂量,思忖再三。因为这期杂志既有残雪的《一种快要消失的职业》,又有王十月的《如果末日无期》,还有江苏省电力作协主席王啸峰的《剃刀》,而这些作品,我也是读过一遍了,且有千里不捎书之说。我把《花城》放在书架上。我又摸过网购的《当代》,这一期有我进入悦读状态的宋小词的《固若金汤》,张毅的《时光深入的火车》,看看,又来一列“火车”。唯恐此“火车”与彼“火车”相撞,便放进了书架。我把《作品》杂志捧在手里,仔细端详,用两手捂着,贴在胸口,似乎感觉到《作品》把我的胸膛当成了舞池,随着我的心跳加快而舞动起来。对了,这一期《作品》上发表的茨平的《开厂记》,我刚刚读了开头就因为杂事打扰放下了呢。对,带着《作品》“走西口”,就是你了。

“哥哥你走西口/小妹妹我实在难留/手拉着那哥哥的手/送哥送到大门口……”谁的歌声在耳畔回响,王二妮的?是的,是王二妮的“走西口”在空中弥漫。我情不自禁地把《走西口》改写了歌词:哥哥我走西口/行囊里那《作品》铅香稠/手捧着《作品》用眼瞅/读也读不够……

说起我与《作品》的渊源,那要说到年初《作品》招募评刊团成员。《作品》发布“英雄帖”,组建评刊团。不论职业,不分年龄,只要爱阅读,能说出作品的子丑寅卯来,就可以报名。择优录取后,享受《作品》杂志社赠阅的每月一期《作品》,收到《作品》,首先阅读指定评论的作品,写出500字的短评,《作品》杂志在微信公众号推出的同时,择优在《作品》纸刊发表,有稿酬。就这些字眼,深深吸引着我的眼球。我把这要求不高,待遇优厚的字眼看了一遍又一遍,决心一试。没想到,在500多名报名者中脱颖而出,成为一名评刊团成员。欣喜。激动。第一次线上讨论虞燕发表在《作品》(2018年第1期)的《理想塔》,我没能发言,内心惴惴不安。喜出望外的是,等到2018年第5期《作品》到手,居然采用了我写的短评:

读《理想塔》,不敢相信是小说,我更愿意以“纪实文学”看待。文本人物简练。患有心脏病的黑嘴唇、我、体育老师、两个酒后无德的臭流氓。文本叙述的故事,不,应该称为“事故”,以丰沛的细节呈现出来,令人过目不忘,直抵内心。

黑嘴唇,无疑是作者最怜悯的人物。她以病态的身躯,滋养着慈爱的心灵之光,指向至善的境地,荣登理想的到县城孤儿院工作的人生塔顶。裁缝铺里,那个黑嘴唇,用做衣服的微薄收入,邮寄给不相识的孤儿、贫困的孩子,而自己需要花一分钱却显得很抠。黑嘴唇,在现实社会中,显得稀少而珍贵。黑嘴唇,生命短暂而精神延伸。因为,在她溺水身亡的河边,那洗了一半的衣服以及红盆,足以说明她是救人而力不从心溺水的。偏偏,她身边的人却认为她是跳河自杀,原因是她拄着双拐的丈夫要和她离婚,不是她不能生孩子,而是她干那事嫌疼。唾沫星子淹死人哩。这才是可怕的社会病态。

“一个正向着理想奔跑的人是不会自杀的,绝对不会。”这是“我”对黑嘴唇的颁奖词。黑嘴唇的典型性就在于,生活中随处可见,却又千里难寻。

这则短评,虽然只有几百字,可它的生命却在《作品》里留下了根。

紧接着,又参加了《作品》每月一次举行的线上讨论,而且在《农耕记忆馆》《咖啡师》等线上讨论时,还用不太标准的“邳普”(邳州普通话)发了言。说到这些,并没有沾沾自喜之态,也没有炫耀之意,而是想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自从加入评刊团,这才悟出自己在文字使用能力上可以从幼儿园毕业了。

自知才学浅,时刻需奋蹄。拿到了文字使用幼儿园毕业证,还要从小学、初中、高中一步步上升,直到能够对得起“作家”证,尚需要不懈努力,天天向上。到那时,才不会抱怨编辑为啥不用我的稿子,才清楚在大家林立的作家队伍里,我只是一个芝麻掉进杏筐里,数个也数不到的小人物。我清楚自己在制造文字垃圾,明白自己与文学语言之间存在着多大的差距呢。

在文学创作道路上,我永远只是个小学生。再不认真读一读诸如《作品》之类高大上的文学期刊,跟作家拾鞋人家还嫌你的手指头粗呢。

带着《作品》“走西口”,必须的。

作者单位: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邳州市供电分公司

通联邮箱:15852105823@163.com

简介:周葆亮,1963年3月生,江苏邳州人,中共党员,系江苏省作家协会、中国电力作家协会会员,江苏省电力作家协会会员、理事,徐州作协、徐州杂文学会会员、常务理事。出版了长篇小说《暖阳》,在《青春》《北京文学》《微型小说选刊》《小小说选刊》《大风》《徐州杂文》《乡土.汉风》、人民日报等报刊发表小说《低保户》、散文《登杆记》、《敬仰红旗渠》及杂文《莫让老牛泪汪汪》等近百万字,曾获中国电力报、江苏电力报优秀通讯员,多次获徐州杂文学会年度五佳、十佳优秀作者等荣誉称号。在国家、省市级文学创作竞赛征文中获奖30多次。

 

(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