邳州人民在徐州会战中的历史贡献之二:参战国军的神经中枢|张可春

邳州人民在徐州会战中的历史贡献之二:参战国军的神经中枢|张可春

邳州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它北与鲁南重镇台儿庄接壤,西与徐州相望,京杭大运河与陇海铁路线在这里交织,台赵铁路贯穿南北,北到枣庄煤矿,东与连云港相连,它不仅是徐州会战前线的大后方,又是鲁南与华中联络的纽带,战略地位极为重要。

1938年初,平津陷落,沪宁失守,日军矶谷、坂垣两师团欲合围徐州,打通津浦线,再挥师武汉,以实现其迅速灭亡中国的狂妄野心。这时,徐州会战势在必然。

据资料记载,当台儿庄战局确定之后,20万国军日夜兼程,开赴前线,邳县车辐山火车站,一度人山人海,非常繁忙。军饷粮秣、武器弹药、医疗器材、伤员转运、慰问团体、新闻机构,无不经过邳县境内再到台儿庄火线。当时,从徐州到台儿庄只有两条路,一条是简易公路,路基和桥梁早被日军飞机轰炸得破烂不堪,不复使用。唯一一条运输大动脉——台赵铁路,显得尤为重要。台赵铁路是陇海铁路线的支线,由邳县赵墩车站向西北,经宿羊山(沙庄)站、车辐山站,在燕子埠东北隅进入运河南岸的台儿庄南站(货运站),再到台儿庄车站,全长30.3公里,绝大部分地段处在邳县境内,由此可见邳县在战略上的重要意义。

邳县不仅是大后方的战略要地,而且是台儿庄大战的神经中枢。在大战期间,蒋介石曾两度到达车辐山前线视察。第一次是1938年3月24日,台儿庄大战爆发的第二天,他由李宗仁陪同到车辐山巡视。程思远在《台儿庄大捷》一文中这样写道:“1938年3月24日,蒋介石偕白崇禧从武汉飞抵徐州视察。行前,白崇禧特地去八路军办事处向周恩来、叶剑英两位将军请教作战方略。周、叶两位将军当即提出了固守要点,各个击破的作战方针。周恩来还指出:要阵地战和运动战相结合,把敌人消灭在台儿庄。这一围点打面的作战方针,在台儿庄大战中,得到了李宗仁的具体贯彻和实施。”

1938年4月,作为徐州会战第二阶段主战场的禹王山阻击战打响的第三天,蒋介石第二次来到车辐山前线巡查。第60军军长卢汉在《六十军浴血邳北》一文中回忆说:“4月24日晚,蒋介石来到车辐山车站,电话通知我前往谈话。蒋介石说,台儿庄得失,有关国际视听,必须以一个师坚守。我只得改变原计划,令184师以一部在原地,大部进入台儿庄,加强工事转移禹王山的命令则暂时不实施。”

邳州人民在徐州会战中的历史贡献之二:参战国军的神经中枢|张可春

根据抗战老兵徐一鸣回忆: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在台儿庄大战打响之后。指挥部由徐州搬到邳县燕子埠。第二集团军总司令孙连仲,指挥部先是设在车辐山圩,为了方便调遣,后移到燕子埠的韩佛寺,再前移到杨楼村,与台儿庄隔河相望。孙连仲部原为西北军冯玉祥部下,武器不太好,多为“汉阳造”、“金陵造”(南京兵工厂)、“巩县造”(河南),士兵均有一把大刀,全会武术,能攻善守,勇猛顽强,能打胜仗。战斗最要时,孙连仲为表示与台儿庄共存亡的决心,下令炸毁运桥大运河,逼池峰城师长率敢死队背水一战,终于取得了台儿庄大战胜利;第二十军团汤恩伯的司令部驻扎在邳县滩上镇,是中央嫡系部队,武器精良,一律“捷克式”,所辖第八十五军(王中廉)军部驻邳县四户镇,其第四师(陈大庆)师部驻邳县岔河镇,第五十二军(关麟征)军部驻邳县艾山,关军长指挥连房山、虎皮山、艾山一线作战。第六十军军部邳县北部车辐山镇黄楼村,紧靠大运河,军长卢汉指挥禹王山、邢楼铺汪、火石埠一线作战。这支来自云南的部队武器好,一律法式装备,全军4万人,在邳县打最大的仗,死伤过半,12个团最后缩编为5个团。第五十一军(于学忠)军部驻邳县小良碧,原东北军张学良部下,装备一般,步枪、机枪、八二迫击炮均为汉阳造,官兵多是东三省人,对日作战坚决。第五十九军(张自忠)军部住邳县呦鹿山,在展庄(邳县港上镇境内)与日本死拼,全军只剩下9000人。第四十六军(樊崧甫)约3万人,在展庄楼五十九军防地。第二十二军(谭道源)驻扎邳县运河站、炮车站、毛儿寓,沿陇海路运河沿线堵拦日军西犯。第三集团(庞炳勋)部在临沂退下,边走边打,在邳县东北隅与郯城交界处打了一些小仗,已溃不成军。第八军(黄杰)第一四〇师系贵州部队,驻邳县北望母山,与胜阳山、禹王山一河之隔,属卢汉指挥,死伤也不少。还有军令部派来的炮七团,一个营的阵地设在车辐山、燕子埠交界处,(军需站、医院都设在这里),向台儿庄北2公里远的刘湘日军指挥所开炮,命中率很高,日军损伤严重。

可以说,参加台儿庄大战的国军部队指挥机关几乎都设在邳县境内,邳县名副其实地成为参战国军的“神经中枢”。

 

(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