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或为兽王者威 ——舞 狮(高伯华、尚化启)

 

人或为兽王者威 ——舞  狮(高伯华、尚化启)

舞狮也称“耍狮子”,是邳州传统民间舞蹈形式之一。起源于汉代,自明代开始流行,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明、清《邳州志》都记载了邳州“乡会”舞狮子的精彩演出盛况。清代邳州贡生黄奋基在描写舞狮子的词中写道:“前头狮子一声吼,东倒西歪人乱走,果然大小尽如狂,相习成风今已久。”

邳州舞狮的道具造型、动作编排和寓意内涵都极具北方粗犷豪放的霸气,别具一格,特色鲜明。首先,狮子头面具为戏剧花脸脸谱式的形态,夸张优美,形象生动活泼,色彩对比强烈。狮头塑有九顶,称之为九顶狮子,寓意头顶九洲,力大无比。狮身毛皮采用邳州本地白苘染色后扎制,纯朴厚重,形体独特。首尾相应,辗转跳跃,充分展现出雄狮威武勇猛的王者风范。其次,舞狮的表演形式、套路独具苏北地方特色。表演时由两对双人大狮,也称公狮、母狮,带一只单人小狮组成一组,由一引狮武士配合引领表演。为更好的烘托舞狮场面气氛,也有两组或三组配合的。有的是将跑竹马与舞狮编排在一起表演“竹马穿狮子”,狮子与竹马互相穿梭打斗,雄狮翻飞跳跃,如同古时战场上的两军对垒激战,气势恢弘。邳州舞狮最具特色的是以舞台戏剧式的表演方式,模拟演义生活,注重公狮与母狮之间的情感交流及雄狮力量的表现。如表演情义的舔毛、爱抚、抖毛、搔痒、戏耍等;显示威武勇猛的的玩碌碡、挺举、跳跃、翻腾等动作,惟妙惟肖,惹人喜爱。

历史上舞狮艺人的精彩技艺表演留下不少佳话。滩上河湾村舞狮会的“倒挂金钩”、“玩碌碡”都是久演不衰的绝活。据河湾村张氏家谱记载,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10月),张氏舞狮会班的张天英、天跃、天雀、天飞等兄弟几人为重修京杭运河滩上境内河定闸竣工祝贺演出,舞至高潮时忽现绝技“金钩倒挂”,只见两狮后脚紧紧勾住闸壁上沿,狮须戏水摆动不停,惊得成千观众瞠目结舌,掌声雷动。张家会班舞狮人不仅演艺精湛,而且个个力大无比,在演出中能玩转二、三百斤重的碌碡。又一年,会班应邀在一大户的场院演出,演出前这一大户指着几只祖传的细石碌碡说:“只要你们能玩得动搬得走,我就送给你们了。”随着欢闹的锣鼓和唢呐音乐,舞狮人把碌碡把玩的上下翻飞,令观众眼花缭乱,掌声欢呼声此起彼伏。一时间,那户主和观众都为精彩的表演惊呆了,待人们醒过神来,舞狮人已演毕离场远去,这时场地中那几只碌碡也无影无踪了,已被舞狮人一人挟着一个边舞边撤,拿走了。自此河湾舞狮响誉邳州及周边接壤地区。

舞狮是邳州地区春节、节日庆典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传统习俗。每年春节前一个月各乡、村都自盘狮会。大年初三开始到四邻八乡拜会,庆贺春节。同时也到单位和个人家庭门前表演“狮子拜年”、“把大门”等。数百年来,传承不断,久盛不衰。

2011年,邳州舞狮入选江苏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