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年不衰闻好音 ——琴 书(高伯华、尚化启)

 

三百年不衰闻好音 ——琴  书(高伯华、尚化启)

邳州琴书,旧称“丝弦”、“唱扬琴”、“打扬琴”,源于明代小曲,成熟于清康熙时期,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流布于邳州全境及周边接壤的鲁南、豫东、皖北地区,随着60年代移民还传至河北、新疆、辽宁、黑龙江等地。

邳州琴书是邳州传统的民间说唱艺术,以邳州方言演唱,具有浓郁乡土气息,是中国民间说唱艺术颇具特色的曲种之一。邳州是琴书的发源地。明代著名曲作家、演唱家邳州人陈铎,被宫廷教坊弟子誉为“乐王”,后辞官归里,致力于散曲的创作和演出,推动了中国小曲和俗曲的发展。尤其是俗曲,对邳州民歌及琴书的形成与发展影响更为深远。

邳州琴书有着漫长、曲折而辉煌的发展历史。初时,琴书为说唱艺人沿街自拉自唱卖艺乞讨的独立说唱形式。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邳州一些盲童去徐州慈善机构“育婴堂”学艺,学习了集体演唱与乐器伴奏,后返邳沿街卖唱或唱堂会。初为多人组合的联曲体演唱,以小曲演唱民间小故事,群众称其演唱为“唱瞎腔”。

清代末期,由多人组合的演唱形式逐渐变为双挡、三挡和单挡。演唱者根据故事情节变化,扮演角色,跳入跳出,互为伴奏,更为生动活泼。双挡及三挡者添用扬琴伴奏,扬琴和坠胡逐渐成为主奏乐器。这种演唱被群众称为“唱扬琴”或“打扬琴”。琴书渐变成熟,成为最具民间特色的邳州地方曲种。它由原来难唱、难学的联曲体乐曲,经过剔繁就简,去弯就直,演变为简、明、快的说唱系板腔体。曲牌有《凤阳歌》、《垛子板》,四二拍,一板一眼,还有四一拍的,有板无眼。

1948年,解放后的邳州,百废待兴,人民群众为了谋生,除种田外,纷纷学唱曲艺,增加经济收入。一时间,琴书学徒大增。艺人们白天赶四集演唱,晚上在街头、乡村场院加唱晚场。秦德林、王桂兰被邀到徐州广播电台演唱《抗美援朝》小段。朱邦耀、胡玉莲演唱的《除四害》,代表徐州专区赴省汇演获奖。从此,邳州琴书对外统称“徐州琴书”。

1954年,土山区政府组建扬琴剧团,1984年,县文化局将土山扬琴剧团收归县文化局管辖,更名为“邳县扬琴剧团”。

“文革”结束后,县曲艺协会和文化馆整顿曲艺队伍,琴书艺人纷纷参加考评,合格的共131人,并给他们颁发了演出证。1985年,根据书目的多少和演出的效果,邳县曲艺家协会又评出优秀琴书对子。他们是李桂芝、孙荣平,秦德林、王桂兰,朱邦耀、胡玉莲,薛洪生、彭金枝,薛香远、陈良英,郭恒盛、张秀兰,韩光喜、韩光秀,王作营、惠忠刚,韩召彦、韩召侠等。

1990年以后,随着传统农耕文明的转型,一大批琴书艺人弃艺打工、经商,演出活动一落千丈。目前坚持演出的仅有十余人,但他们已很少在街头、乡村演唱,大多为音像出版社灌制唱片。其中不乏优秀者参加各级举办的文艺演唱比赛并获奖。

邳州琴书音调简洁明快,唱腔优美,具有浓郁的地方乡土气息。邳州琴书的曲调不多,曲板简单,但却能表现无限的内容,只要是七字、十字、五字之句式都能入腔演唱,简便易学。坠胡、软弓京胡和扬琴的全声合弦伴奏,音色独特,别具一格。伴随着音乐,演唱者能把喜、怒、哀、乐、忧、愁的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鲜明准确。上、中、下三把的坠胡划弦演奏是其它民族乐器无法完成的又一特殊功能。邳州琴书具有其它曲种美的共性,又有自己独特美的个性。它看似简单,但其艺术含量丰富,演唱技艺深奥,人少曲美,灵活方便。

邳州琴书,在数百年的传承和演唱中,通过历代艺人口传心授的传承演唱,整理、改编、创作了一大批历史名篇和三百多部唱段。其中,传统长篇书目有《春秋剑》、《江宁府》、《十把穿金扇》、《说唐》等近百部;传统中、短篇书目有《八仙过寿》、《打婆婆》、《小黑驴》等一百余部;新编长篇书目有《野火春风斗古城》、《邳南烽火》、《红旗谱》等三十余部;新编现代短篇书目有《拦惊马》、《鸳鸯湖》、《西瓜情》等五十余部。

这些书目和唱段主要以传播、歌颂民众的劳动生活、英雄偶像、伦理公德,讽刺鞭挞社会中的丑恶现象为主题,说古论今,潜移默化。它用俗众之语,道民众之声,表民众情趣,传大众意愿,抒发了人们的喜与怒,哀与乐,爱与恨的思想情感。

2007年,由徐州市联合申报的《徐州琴书》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