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游石屋寺 (作者:吴作栋)

三游石屋寺 (作者:吴作栋)

阳历年假,天气就有了些寒意。在一个相对温暖的午后,我与朋友一行四人再游石屋寺。

石屋寺,我来过两次。第一次,是在三十年前。那时,我是在距石屋寺不远的砖瓦厂做活。许是苦中作乐,工余时间,工友领我去石屋寺。

走进寺院,周围并无院墙,西大殿屋瓦全无,仅有缺损房梁,一派凋敝景象。北边是一排低矮的石墙草顶的小房子。有一间里住着一个和尚,估摸不透他的实际年龄,我们去时,他仍蹲在门前烧火做饭,不与我们招呼。我们也不愿惊扰他。走到房子的西头,见那里耸起一间三层,也许是四层框架式小楼,自二楼起就没有了四壁。小楼的横梁上落满了鸽子。

鸽子们咕咕、咕咕、咕咕,叫得正欢。像是与我们招呼。我兴奋地呼出“你好!”吓得鸽子们心里一惊,见我并无过激行为,就又安静下来,继续咕咕咕咕地讨论着。让我忽然觉得,这鸽子的叫声里充盈着一番安宁。私以为,鸽声里似有梵音沁脾,始觉得它们据守在此,不弃庙宇凋敝,破败凌乱,远胜于那位烧火做饭的和尚沉浸佛门。

大殿的后面有一间牛舌洞。我们弯腰低眉,巡查一番,也就是一个洞口里,自山体里平伸着探出一块舌头状的石头,很光滑。我用手掌摸了摸,石感十足。就退出洞外。抬头见上方是座秃山,显不得什么灵光。工友突然意外发现,就在牛舌洞的旁边有一更小的石洞,头部勉强能伸进去。里面黢黑一团。静了片刻,有些适应,才见一尊小小的石佛,也许不像。因进得寺庙,还是称佛为好,毕竟洞里还积存些香灰。我疑惑地退出石洞,在心底里问自己,这洞里的内容难道就是石屋寺的由名。之后,每每想起,或有谁提起石屋寺,就忆起小石洞里小小的石佛。时间逾久记忆却很清晰。

第二次游石屋寺,是在一个槐花盛开的时节。与第一次去石屋寺相隔已有二十五年。这一次,因为公干。事毕,当地领导安排我去石屋寺看看。

石屋寺的境况与第一次判若天壤。远远地就见到,一圈围墙内一片琉璃,熠熠闪光,不时有香气梵音萦绕耳际。心底里不觉安宁。

寺院山门洞开,宽阔的门楣上刻有阴文篆字“石屋禅林”,两旁楹柱书有“山环古寺、月照禅林”。驻足时,刚巧有一年轻和尚寻台阶出得山门,和尚健步飘逸。见了我们,他十指并拢,念一句“阿弥陀佛”,转身欲引我们进入寺门。谢过和尚美意,置身寺院,方见殿阁玲珑,红墙碧瓦,蔚为壮观。园中的一株经年老树,结满了善男信女的诸多许愿,风动处彩条飘飘,风静时香烟袅绕。石屋寺已具寺庙尊貌。大殿、经房、禅室一应俱全。我忘不下大殿身后的两座石洞。石洞还在。只是名称已与时俱进,摇身一变为“龙舌洞”。许是因为石屋山腰那块酷似龙爪石而得名吧。总之,有龙的地方有灵,有灵的地方显龙,相得益彰。顿觉得,石屋寺真的韵盈着几分神秘。

院内有一位妇人在采摘槐花。妇人约莫60岁光景,衣着俭朴,说话带有皖南口音。我帮她一起拣选槐花时,闲话中,知她确系皖南马鞍山人,来此已经月余。每日里,除了敬香拜佛外,主要工作就是为佛像贴金。初时不懂,稍后才知。是她个人出资3万余元购得金粉,为佛像涂金。虔诚之至,昭然若揭。顿觉得信仰的神圣。有信仰,才有虔诚,有虔诚,才有不计后果的牺牲。阿弥陀佛!

三游石屋寺,因是假期,最为清闲。又因无人陪同,反觉自由。在大殿处购得《跟我游邳州》一书。才知石屋寺始建于北魏时期,距今已有1500余年历史。才知,佛教的盛行原本是鲜卑贵族一种统治手段,借宗教麻痹人民。

又得知,石屋寺不仅是佛门圣地,还是红色革命纪念地。1941年至1945年,邳睢铜灵地委以此为办公地,领导抗战长达四年之久,直至抗战胜利。可以看出,当地政府群众大力改造石屋寺风景区,不仅是推动当地旅游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更是着眼于历史文化的深层挖掘。感觉出眼前的石屋寺已不仅是以一座寺院而孤立存在,人们早赋予它更为深刻的内涵。不觉对石屋寺有了更为敬慕之诚。于是,就去了后山上的观音殿。殿内共有佛像三尊,皆是慈眉善目,手执净瓶,点洒圣水,普度众生。置身殿内,觉得心舒脾沁,似有身轻欲仙的感觉,惬意非常。

作者简介:

吴作栋,男,1964.11出生于江苏邳州,徐州作协会员,《邳州文学》编辑。自幼喜好文学,勤于笔耕,自中学起发表处女作《堂前草》,至今已有作品发于《人民文学》(副刊)、《神州》、《雨花》、《百花园》、《当代小说》、《广西文学》、《小说月刊》、《华夏》、《中国社会报》、《农民日报》、《经济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教育报》、《新华日报》等百余家报刊150余万字。且有小说分别获2001、2002、2006、2012年中国微型小说学会年度奖、2008郑州小小说年度新人奖,多篇作品入选《中国微型小说年度排行榜》、《微型小说2003百期精华》、《微型小说2005精华本》等书籍;有散文分别荣获2011年全国散文作家论坛征文一等奖、《人民文学》征文优秀奖、江苏省21届副刊好稿三等奖,著有作品集《淡淡的兰花》、《精典诗词诵读》、《祝福祖国》等。

(6)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2条)

  • 黄海昇
    黄海昇 2023-03-22 20:26

    佛教发源地在古印度,来到中国经达摩等人研究形成禅宗派系,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舶来品得入乡随俗,适应环境,本土化才能持续发展。

  • 黄海昇
    黄海昇 2023-03-22 17:39

    魏晋南北朝,佛教盛行,上至帝王下达百姓都信佛。这个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社会最为动荡不安,多国并存,吞并厮杀,战乱不断,民不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