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教桃李闹春风 ——访邳县运河中学语文教师吕伦 (作者: 周伯之)

且教桃李闹春风  ——访邳县运河中学语文教师吕伦 (作者: 周伯之)

阳春三月,南京传来消息:邳县运河中学高二(5)班学生范柏杰写的广播稿《爸爸,您别再赌博了》获得江苏省1987年度优秀广播稿一等奖,并被推荐参加第六届全国优秀广播稿件评奖。就此,我们访问了范柏杰的语文老师吕伦,他说:“这果实是用汗水浇出来的啊!”

吕伦个子不高,清癯的脸膛,戴一副近视眼镜。半生的粉笔生涯,使他的两鬓过早地染满了白霜。近几年来,吕伦努力探索作文教学改革的路子,鼓励学生写稿投稿,走出课堂小天地,“让社会来给自己的作文打分数”,取得了明显的教学效果。1983年以来,他所教的班级的学生在全国各地报刊、电台共发表散文、诗歌、小说和评论等习作260多篇,平均每星期发表一篇,其中在省级以上获奖的有25篇。

吕伦取得这些成绩的经验是什么?他说:“多读多写多背诵,除此‘三多’无捷径。”“多读”就是指导学生多读文章,“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要像牛跑进菜园吃青菜似的,先大口大口掠进来,填饱肚子,然后再回过头来“反刍”,慢慢地咀嚼吸收。他动员学生每人订阅一两份报刊,所教的两个班110多名学生就订阅各类报刊近200份。(报刊社的优惠,全给学生。)同时,他还留心书刊广告,为学生邮购图书资料。几年来,他掏钱支付邮资的汇款收据,摞起来就有一寸多厚!“多写”,就是利用多种机会,让学生多写作,除了课堂写作外,主要还有课外写作,比如创办春华文学社、组织采风、参加社会征文活动等等,“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增强学生的使命感。“多背诵”就是要把课文练习题中所规定背诵的内容统统背熟,并兼背些报刊上的诗文佳作。这样,既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又培养了他们的鉴赏能力,提高了他们的写作水平。

我问:“对学生作文是如何批改的?”吕伦引用叶圣陶先生的话以作回答:“文章要自己改,学生只有学会了自己改的本领,才能把文章写好。”早在六十年代初,他就曾进行过作文教学改革的尝试,坚持“给予鱼不如给予渔”的主张,让学生自改互改作文,既当“写家”,又当“评家”。他设计了一种“作文互改记录卡”,内容包括主题思想、层次结构、典型病句修改、精彩句段摘抄和评语等。学生互改,填好记录卡后,吕伦再逐一审批,写上评改的评语。这样,既批改作文,又批改评语,虽然不是精批细改,但工作量比传统批改法要大得多。吕伦说:“写作指导有苦也有甜。苦,是要付出艰辛的劳动和许多休息时间;甜,那一篇篇习作发表后给学生带来的学习推动力,是别人所品尝不到的。”

“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近几年来,吕伦为了探索做文章教学改革的路子,几乎没有清闲地度过一个星期天。他是全国中语会·课堂教研中心会员、徐州市校园文学研究会副秘书长,又是运河中学春华文学社的指导教师,此外,还被全国11家报刊聘请为通讯员或顾问。如此繁多而好听的“头衔”,没有给他带来什么“实惠”,相反,他要为此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吕伦不负众望,几年来先后在《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文字改革》和《中学教学与研究》等报刊发表教学札记和业务探讨性文章110多篇、10多万字。他身体不好,又每天熬到深夜,妻子范玉华心疼地说:“俺什么都不怕,就怕老吕的身体垮下来。你看,才50来岁,头发全白了。”

周伯之,1949年农历2月26日生,江苏邳州人,曾当过中学语文教师、广播新闻工作者,曾任《邳州日报》副总编、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江苏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徐州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邳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出版著作集有《盘龙窝》(民间文学集)、《秋叶子传奇》(报告文学集)、《古邳情结》(散文集)、《乡里乡外》(散文集)、《周七猴子的传说》(民间故事)等。《乡风》副主编。

(3)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