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10月,历时一周的苏鲁皖首届柳琴戏、泗州戏、淮海戏剧节在徐淮大地的中心城市徐州拉开了帷幕。来自江苏、山东、河南、安徽各省、市(地区)县(区)的柳琴剧团、泗州戏剧团、淮海戏剧团历兵秣马,齐集徐州,试图大显伸手,展示自己剧团的实力和舞台艺术,夺得首届艺术节的大奖。
戏剧是综合性的文学艺术,为让乡级业余剧团的演职员开阔视野,学习专业剧团演唱的优秀动作、唱腔。美妙的音乐设计,得当贴切的舞台艺术等,提高业余剧团的演出水平,是一个做群众文化工作者的义不容辞的职责。我得到这一盛大演出的消息后便带着徐塘公社业余剧团的汪树民、王朝仿同志于开幕的前一天赶到徐州地区文化局。文化科尹士志科长和艺术科刘志林科长非常高兴地欢迎我们前来观摩演出,叮嘱演出会务组服务人员照顾好我们这一周的观摩演出精神盛宴的活动。
七天的观摩演出,每天白夜两场,让我们看得眼花缭乱,大开眼界,收获颇丰。日月荏苒,虽时隔四十年,那舞台上五光十色的绚丽灯光,随着剧情不停地变换的布景,优美悦耳的音响,演员们演唱的优美唱腔和表演细腻自如的动作在铿锵有力的锣鼓声中把观众自然而然地带到剧情中,至今仍不能忘怀。特别是发生在大邳土地和大运河两岸的演出的几个柳琴戏的历史故事在我的脑海中仍记忆犹新。现简单作以介绍,以飨读者。

项羽赶走刘邦后,在徐州坐了四年的西楚霸王。刘邦重整旗鼓,任用谋臣良将,善于用兵,节节得胜。项羽接连败退,霸王别姬,终于自刎乌江,西楚亡国。刘邦西征,得到长安,建国西汉王朝。坐了开国皇帝的刘邦在夜深人静时思念着戚姑娘的救命之恩,为实现刘邦对戚家父女许下的诺言,便派人将戚姑娘接到了长安宫中。刘邦和戚夫人恩恩爱爱,生子如意,长大后被封赵王。因立太子和吕雉(后)之子争皇位。吕雉对戚妃疾恶如仇,高祖刘邦驾崩后,吕后将戚姬百般摧残,实行酷刑:斩去四肢,挖眼熏耳,灌饮哑药,置于厕所至死,成为人彘。
戚姬,秦末下邳人。大型柳琴戏《戚姬怨》由睢宁县文化馆剧作家陆继文编剧,该县柳琴剧团演出。演出大幕开启时,幕内传来“先有戚姬怨,后有睢陵县”的童谣(金朝又改为睢宁县)。随着童谣声,剧情展开。全剧跌宕起伏,阵势恢宏。演出非常成功,谢幕时,观众报以雷鸣般的掌声。

小匡衡听了母亲的话后,不再缠着母亲要去读书了,但心里一直想去学馆和有钱人家的孩子一起读书、玩耍。开春了,小匡衡被母亲送到财主家,央求主人给放牛。财主是只管匡衡吃饭,不给工钱,年终和他父亲一样,看这一年干的好坏,论功行赏。一天,匡衡向财主的儿子借书读,财主的儿子非常鄙视地说:“放牛的穷要饭的也想读书,做梦去吧!哼,不借!”匡衡没有灰心,一心只想读书识字。一天,他放牛回来摘了一些山上的野果,主动送给财主儿子吃。小主人非常高兴,贪吃。匡衡经常把摘来的野果偷偷地送给小主人,时间长了,两人就混熟了。小主人和匡衡成了好朋友,就主动将书本给匡衡看,不认的字儿就教匡衡。匡衡不但会读小主人的课本,还能理解书中的内容和含义,还趁机向小主人提出问题,书中是否有答案,小主人就将学来的知识作简单的解答,虽不全面,匡衡从小主人一知半解的解答中能洞察到书中更深的内容和含义,还能把内容补充得更完整。小主人不读书时,他借来书本,如饥似渴地读书、识字,主动地向小主人请教。由于匡衡好学好问,加之聪明,理解能力强,比起小主人学得又快,对书中的内容理解得更透彻,解答得更圆满。为了提高自己的知识面,匡衡白天放牛,晚上借来小主人的书读。家中太穷,没有灯光,匡衡将土墙掏个小洞,借助邻家的灯光读书。时间一长,邻居发现墙角有洞就将洞堵死。匡衡无法读书了,捉来萤火虫放在用高梁楟子编成的小笼子里,一群萤火虫在笼子里乱飞,光亮四射。匡衡在夜深人静时,将书本凑在笼子旁读起来。读熟后,再慢慢地理解每句的含义,实在理解不了的,或有些深奥的字词、句子,就向放学回来的小主人或别的学子求教。大雪天里,萤火虫逮不着了,为了读书,匡衡不惧寒冷,将借来的书本夜间罩在白雪边上,凸出黑字来,清清楚楚,又读起来。待到读熟会背后,手脚冻得红肿麻木,这才觉得浑身发冷,再回到茅屋围着单薄的破被边取暖边理解书中的内容来。《上论》《下论》读完了,匡衡知识大长,他能说道。随着年龄的增长,求知欲心切,经常和有知识的人议论天下大事,将个人的独特见解结合自己所学的知识,将当今社会政治上的利敝分析给人听,讲得头头是道,使听者心悦诚服。百姓都夸匡衡有文化有见识,将来必定能做大事。匡衡随着年龄的增长,读的书也更多,理解的能力和分析能力更胜人一筹。他读《中庸》《大学》《春秋》《左传》等书,几乎没有书他不读的,经常读得通宵达旦,夜间读困了,拿来长长的细绳索系在长发上,一头系在梁上,读书困极了头向下打瞌睡时,绳索突被拽直,疼痛难忍而醒,继续读书。白天劳作时,脑子里还在默读或在理解书中含义。头悬梁不起作用时,为了更好地多读书,深入理解文中含义,提高自己更深的理解能力和求知欲,他思忖良久,便将母亲缝补衣被的锥子拿在手中,夜间读书、写字发困极了,便将锥子向臀部猛力扎去,血流如注,疼痛至极,他将血迹抹净,胸中突突直跳,困意全无,又迅速抓紧时间读下去,直到东方泛白。
匡衡以坚强的毅力,刻苦读书,知识大增,进步很快。二十岁时文章写得出类拔萃,对时局的洞察力和辩解力极强,为百姓办了许多实事,也为地方官府解决了不少官府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深受官民的一致爱戴和敬仰。匡衡声望越来越高,誉满朝野。汉文帝闻之夸匡衡是当今朝野上下难得的人才,下旨被封为丞相,主宰国家大事。匡衡进京的消息不径而飞,各级官员、百姓闻之纷纷前来为他送行。文帝时,匡衡主宰二十年的国家大事,国富民强,人民安居乐业,全国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被汉文帝封为安乐侯。
《匡衡进京》大型柳琴戏,由枣庄市柳琴剧团编剧演出。《匡衡进京》弘扬了历史文化,是历代读书求学的学子们的学习榜样,匡衡也彪铭史册。

选美女告示一贴出,大小官员、达官贵人、地方乡绅、平头百姓便闻风而动,为能和皇帝沾上亲,搭上女儿也甘心。有官家的,有富家的,也有寻常百姓家的,都跃跃欲试,将妙龄女郎打扮得花枝招展,送往府州县衙去选美。有的用轿子抬去的,有的用轿车子拉去的,有的骑着高头大马送去的,鬼迷心窍的穷苦人家只能用土车子推去。各级官府衙门人来人往,熙熙攘攘,门庭若市;也有百姓家庭不愿意将女儿送去选美,伴君如伴虎,好端端的女孩为什么偏偏去侍候皇帝老儿,便藏在家中,不准露面。贪官们为了敛财,选美时,将丑女选为美女,将胖女孩选为瘦女孩。有钱人家大把大把地花银子,希望自己的女儿能选上带回宫中,全家人便能飞黄腾达,成为皇亲国戚,享不尽的荣华富贵。衙门内的贪官们贪得无厌,派出兵丁,下到乡村里保,挨家挨户搜查匿藏的美女。一时间各乡村被搅得人心惶惶,鸡飞狗跳。被查出有女不送去选美的家人妄加罪名,带回官府按抗旨不遵押走治罪。穷苦的老百姓东挪西借银钱央求官爷留下农家少女,有的百姓家女孩被强行带到官府,家人星夜背着银钱往衙门里送去赎女孩子,送少了又被逼得回家再借钱或变卖土地财物方能赎回,搅得百姓惶惶不可终日。
阳春三月,载着乾隆皇帝及皇亲国戚的高大龙舟一艘接着一艘缓缓行驶在大运河中,龙船上的护卫兵丁手执兵刃,闪闪发光,威风凛凛地列队紧贴船弦;地方官员匍匐跪地迎接,山呼:万岁!万岁!万万岁!好一派天子出京,乾隆皇帝下江南一派惊天动地的宏大场面。
一日,乾隆皇帝的龙舟行驶到邳州地界,邳州的州、县、乡村里保大小官员早早迎候在运河岸边。待到乾隆皇帝走下龙舟,大小官员跪地,山呼:万岁!万岁!万万岁!值星官将乾隆皇帝引至龙泉行宫稍作休憩后便登山游景。天空蓝天白云,暖风拂面;山上山下奇花异草,楼台亭阁,大小官员前呼后拥,气派非凡。当乾隆皇帝来到山顶,看到山上山下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时,便走到接驾亭中,挥毫御书“天下第一江山”时,大小官员又齐呼:万岁!万岁!万万岁!呼声震撼山谷,响彻云霄。
已选定好的龙泉行宫内。侍女成群,乾隆皇帝晚宴后已进入夜色。官员们将早已选好的绝色美女送至行宫内侍寝乾隆爷。天有不测风云,待到夜半,天空刮起风来,不时飘下雨滴。乾隆皇帝一觉醒来,东方欲晓,风停雨止。侍女给乾隆皇帝穿衣洗漱后,踱出宫外的草坪内,便问侍寝美女:“今夜刮的是什么风?”选出的美女是不论官位高低、商贾富豪、有钱人家出身的,其侍寝美女乃是穷苦人家的孩子,没有修养,没有文化,官员们只选美色,是不论出身和文化的,她哪里知道皇帝的用意呢,便开口就说:“今夜刮的是东北风?”不一会又说:“今夜刮的西南风。”乾隆皇帝一听其女不懂他的用意,把手一摆说:“罢了,罢了!”走到高山流水、瀑布泉边,仰望东方,去迎接新的一天的到来。侍寝美女不理解乾隆皇帝的金口玉言,没有受封,白白葬送了女儿身。
《龙泉夜雨》由新沂县文化馆创作,新沂县柳琴剧团演出的大型古装柳琴戏倍受观众称赞和叫好,称为难得的好戏。
《戚姬怨》《匡衡进京》《龙泉夜雨》三个大型古装柳琴戏在首届苏鲁豫皖柳琴戏、泗州戏、淮海戏剧节中都获得了大型古装柳琴戏一等奖。
苏鲁豫皖首届柳琴戏、泗州戏、淮海戏剧节在徐州市话剧团演出的《将军的末日》大型话剧为压轴戏,来迎接淮海战役胜利35周年作为献礼而结束。本届戏剧节后,举行了两天的柳琴戏、泗州戏、淮海戏(原为柳琴戏,同属于一个剧种)学术交流研讨会;确定每三年分别在枣庄市、蚌埠市、淮阴市、临沂市、商丘市等地轮流举行柳琴戏、泗州戏、淮海戏剧节,增强戏剧文学创作和舞台艺术的交流,繁荣社会主义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