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随想 (作者:黄兴洲)

教师随想 (作者:黄兴洲)

运中北校工会在“退休教师群”发个通知,让退休教职员工下午去学校领取2022年春节礼品,我问工会主席:“礼品多不多,骑电动车能带完不?”工会主席说:“多,跟中秋节一样,米、面、粮。”我找了个车,和老伴两个人的又得一百多斤吧。

我在学校总务处门前发放礼品的地方遇见一些老同事,大家都很高兴,见面问声好,人人心情舒畅,因为学校领导还想着我们这些退了休的人,让我们心暖。
执教四十年,从一九七O年初的五元钱一个月干到二0一0年退休,熬到现在每月八千多元一个月,其中的酸甜苦辣只有自己知道。当民办老师时,一次教师表彰会上,公社管文教的助理给我们作报告,其中有一句“鼓舞人心"的话:“同志们好好干,干好了可以提拔到供销社去干嘛!"

可见供销社的工作是多么吸引人,多么令人向往。对于我们这些没背景没关系的民办们,只能俯首甘为孺子牛,吸点粉笔沫算是赚了“外块”。

当时的教师队伍中,民办占半数以上,待遇很低,还有的就是工分教师,是课堂上的农民。公办教师每月使34.5元也就很可观了,因为国库粮便宜,面粉O.165元一斤,粳米0.142元一斤,食油0.78元一斤,双职工生活与老百姓是天壤之别,单职工也够令人羡慕的了。

当时在干部和老百姓眼里,“臭老九”队伍谁有眼瞧啊!时兴的绰号“馊先生刮大夫”,在当时也没人用眼角夾你,还不时演绎出许多贬损老师的笑话,说某某学校老师在伙房分吃面条按根数,分吃菜拣大碗……,一句话:小气,太会算计,不如当干部的大方,豪爽。

十年河东转河西,党中央科技兴国政策一出台,提高知识分子和教师队伍的生活待遇一落实,教师们终于可以扬眉吐气了。
政治风向变了,教师经济地位提高了,人们的认识也转舵了,对教师另眼相看,见面一啦呱,听说对方是教师,不由一阵羡慕:“当老师好啊,工资高。”但心底里并不想让子女当教师,去从政当干部最好,能光宗耀祖,官越大越自豪。

扯远了,领了过节礼品,一大堆,米,面,油三大样,粉丝,黄瓜,茄子……,唉呀,领导们想的真全面,碗里的,盘里的都有了,帮我朝屋里搬东西的邻居们由衷赞叹:当老师真好!

当教师真好!在一九七七年刚恢复高考那几年,老师子女考取中专,大学的比例确实高一些,就有人发表此言论了,不是当老师的眼光高,而是没有后台支持,只有靠学业成才,靠“学而优则仕”让子女找铁饭碗,不然怎么做“人上人”?

渐渐地,大家都认识到只有好好上学才有出息,不然只能做修理地球工。

教师随想 (作者:黄兴洲)

运河中学是邳州最高学府之一,在运河中学当教师也是全市教师队伍最仰慕的,乡镇中学不少教师千方百计向城里调,为的是让子女有个好环境读书,但竞争是残酷的,可怜的学生们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洪流中被挤出,也是身不由己,挤进来也不一定都能成状元,还在拼。

可怜天下父母心,可"恨"学校的老师们,学生放了几天假,家庭作业满满的。

我在一个书印社整书稿时,印社老板叫苦连天,光给学生复印试卷(家庭作业)就忙死了,一沓一沓,边复印边替学生叫苦:“这些小孩咋能做完?天真被作业淹死了!”咦,她是挣钱的也为孩子打起了抱不平来了。

运中退休教师的待遇确实令人羡慕,一年一次体检,一年一次短途旅游(疫情影响除外),然后参观运中教学成果,中午招待一顿饭,体验一下学校食堂的质量,学生们能在这样的环境里生活,学习,有福气啊!
运中年年高考升学率喜人,运中的领导和老师是下了功夫的,尽管有些加班加点不能免俗,那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当今的社会、家长谁敢放任孩子让他自由,都恐怕输在起跑线上,但愿多一份理解。

说来说去,我选择当老师这个职业,今生的路没走错,如今桃李满天,我自豪!

个人随想,若与谁的观点相左,批评吧。

(3)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