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琴戏在邳州的渊源(作者 :王圣华)

柳琴戏在邳州的渊源(作者 :王圣华)

柳琴戏最为邳州人民所喜爱,男女老幼多有能哼唱者。在旧社会,家庭柳琴戏班十分流行;解放后,除成立专业剧团外,业余剧团也遍布各乡。就是在戏曲不景气的当下,在广场的文娱活动中,还有好多人自发的演唱和欣赏柳琴戏;春节期间还有好多业余柳琴剧团活动;遇有老百姓的红白事上,也普遍演唱柳琴戏。柳琴戏可谓是邳县人民的家乡戏。

一、柳琴戏在邳州的源流

 1.柳琴戏在邳州的名称:柳琴戏在邳州有“拉魂腔”、“轴鼓子”、“小戏子”、“柳琴戏”四种称谓。

“拉魂腔”:这种称呼较古老,似乎是随着这一剧种的形成而产生的,传统说法是因尾音翻高八度而称“拉后腔”或“拉呼腔”。邳县称“拉魂腔”,据说是因为腔调委婉缠绵,优美动听,字字入耳,很能使人着迷,似能将其魂灵拉去,故称之。尤其在农闲时节,村里请来小戏班,往往能连唱月余,当地确有男女青年观众听戏入了迷,而随戏班出走的事实。

“轴鼓子”:这是当地群众的习惯性叫法。由于当初唱“轴鼓子”的老艺人,已经在群众中产生了一定影响,后来又纷纷改唱“拉魂腔”,腔调虽变了,但老观众们仍称他们为唱“轴鼓子”的,沿袭下来,“拉魂腔”和“轴鼓子”就混为一谈了。其实,“轴鼓子”和“拉魂腔”并非一码事(“轴鼓子”有的叫“周姑子”或“肘骨子”),它们是产生在同一地区同一时代,并均由民间小调发展而成的不同种类的民间艺术,后来又相互吸收,“轴鼓子”逐渐为“拉魂腔”所取代。“轴鼓子”演唱时演员手中轴动九环狗皮鼓发出有节奏的音响,大都被主家请来跳加官以驱赶鬼神、去晦气。

“小戏子”:这是与“大戏”相对而言的。邳州人习惯把京剧叫作“大戏”。因为京剧班子大、气派大,演出剧目多是帝王将相的宫廷戏,加之服装、化妆都是正规的舞台化,故称为“大戏”。而拉魂腔却班子小、行头少、设备简陋。演出内容多为生活小戏,而角色多以“小生”、“小旦”、“小丑”为主,又大多跑乡镇以地摊形式演出,再则艺术上没有多少“玩艺儿”,还要经常向京剧等老大哥剧种吸收、引进许多东西,故称为“小戏”。

“柳琴戏”:此称谓是l952年后才兴起的。当时徐州文化主管部门,根据柳叶琴是这一剧种的主奏乐器而定名为柳琴戏,这一名称得到广大艺人的认可,从此便流行于苏北鲁南,而安徽则因流行地域之别,称之为“泗州戏”,淮阴一带则称为“淮海戏”,实则是统称“拉魂腔”,同出一源。

柳琴戏在邳州的渊源(作者 :王圣华)

 2、邳州拉魂腔艺人分布情况:笔者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为编纂戏曲志到民间查访部分尚健在的拉魂腔老艺人,根据他们口述记录的材料,大致梳理出如下情况。邳州拉魂腔老艺人,大部份分布在沂河和运河两岸。这与民国前,沂、运河是邳州主要交通要道不无关系。又因邳州历来被称为“洪水走廊”,沂、运河常常决口,致使沿岸农民流离失所,尤其是沂河沿岸,不仅拉魂腔艺人多而且产生的历史也久远。据今调查,拉魂腔最早起源于鲁南苏北一带农村。邳县、郯城、新沂三县接壤地带,是产生拉魂腔艺人较多的地区。

据查访,分布在沂河两岸的老艺人在合沟乡的有:窦老庄村的窦友金(约I845一l920)、窦福文(1876一l958),窦群昌、窦昌银等;范庄村的“小皮袄”(1892一l982邳县较早的女演员)、张桂喜、冯士选(1902一l984)夫妇、张桂新、刘立忠(1891一1958)夫妇及其子刘立全、其女刘洪云都是较有影响的拉魂腔演员;后朱家村的高昌云(1 893一l930)、高许氏(1903一?)夫妇,及其子高九亭(1926—1973)、其女高玉英都是有影响的拉魂腔演员;马场村的石玉镇(1 920—l980);曹庄村的范彩荣、范全玉;邢楼村的风山;界沟村的卢马氏(1901一1969)、刘村的周德才。    ‘

在港上乡的有:北荆邑村的孔宪云(约1885–1958)、董春銮、董祥瑞、万成业、于志兰;窦场村的陈佃科、周凤銮、刘汝堂、朱介之;展庄村的有展士坤等。

在陈楼乡的有:院许村的卢四老头(约1830–1920)、卢茂彩(约1860–1950).卢茂珠、卢洪恩、卢洪春;竹园村的丁守银;圈子村的王桂才及其子王春玲、王春怀、王春举;袁湾村的袁宗田、袁宗家;杜村的惠朝光(约1885一?)、惠自东。

在白埠乡的有:大营子村的简圣奎(约18 70一?)、简玉兰(约l895一l 970)、周桂珍和徐茂银夫妇以及其女徐宝琴、徐孝琴及其子徐孝文。

分布在运河沿岸的艺人也不少.在宿羊山乡的有:田氏艺人(约l870一?)。

在车夫山乡的有:小古村的张纯和(1886—1951艺名“张傻子”)、张纯江(1901一?艺名“黑丫”)及其子张孝田、张孝朋、张孝友。

滩上乡有:倪桥村的韩洪山(1880一?)、韩振华;瓦子埠村的张传振;耿埠村的邵民才;沙家排坊村的沙登林(约18 70—?)。

泇口乡的有:绿营村的陈克俊。

赵墩乡的有:中刘村的刘富春;龚渡口村的龚宗然。

议堂乡的有:虎丘村的郑宝中(约1880一?)、郑五、郑学太(1 911—1982)、郑学船。

邢楼乡的有:前黄烟村的魏景才(1901一1974);黄楼村的黄怀江;大堌村的蔡连俊(1914—?),范墩村王佃生(1900—1 959)。

戴庄乡的有:辛庄的李氏(约l8 70一?  )及其子李传兰其孙子李敬之和孙女李敬云,另有刘洪烈、谭得运;后蒲村的辛宝贵、辛福德、辛福喜、辛兰云、辛冒宣。

老艺人除大批产生在沂运河沿岸各乡外.在其它乡也有分布。

岔河乡的有:样墩村的张文德(1 9t0—l98 6)、张则全、张则云,邹暮生、邹慕贤;西桥头村的王振山、杨德喜。良璧村的女演员王文侠。

四户乡有:夏墩村的丁良洪。

官湖乡有:平墩村的邵瑞武、张金兰夫妇;小坊村的刘洪标。

碾庄乡有:郑庄村的郑兰荣(1898—1983):王集村的曹福贵;齐庄村的魏四和。

岱山乡有:李场村周友才。

八集乡有:贾希元。

以上是关于邳州籍拉魂腔老艺人的总体分布情况。诚然因年代久远加之艺人流动性大,定有许多漏记者。

柳琴戏在邳州的渊源(作者 :王圣华)

直到建国后,各地政府纷纷建立专业柳琴剧团,邳州籍的拉魂腔艺人好多都参加了外地剧团。例如安徽著名的泗州戏老艺术家李宝琴,其前夫就是过去邳县合沟乡后朱家村的拉魂腔老艺人高昌云之子高九亭,二人都曾是蚌埠泗州戏剧团领导人,是很有影响的艺人。尤其是李宝琴,1954年华东戏曲汇演获得演员一等奖,接着由她主演的泗州戏《拾棉花》被拍成电影,又赴中南海演出受到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等国家领导人接见。至今耄耋之年,仍活跃在安徽戏剧界。他们育有二男一女,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离婚。高九亭最后贫病交加,于文革期间病死在老家,享年48岁。

山东省著名的柳琴戏老艺术家张金兰,也是山东戏剧界大师级人物,她的丈夫邵瑞武,就是我们邳州官湖镇平墩村的人,二人都曾是临沂市柳琴剧团的主要台柱子和领导人,为柳琴戏的发展做出了毕生的贡献。他们的孩子仍有在剧团从艺者。后退休直至耄耋之年,依然教授学员,培养后代。邵瑞武已病逝。

临沂市柳琴剧团建团初期的著名老艺人冯士选(邵瑞武的师傅)一家,也是我们邳县合沟乡人;临沂市柳琴剧团著名旦角演员徐宝琴及其父徐茂银、其母周桂珍、其妹徐孝琴、其弟徐孝文,是邳县原白埠乡大营村人。

在江苏省柳琴剧团中的邳州籍柳琴戏艺人更是老少多少代。

另有分布在苏鲁豫皖接壤区域的许多柳琴、泗州戏剧团中,多有邳州籍拉魂腔老艺人,不一一赘述。

柳琴戏在邳州的渊源(作者 :王圣华)

3.邳州拉魂腔艺人的师承关系:邳县的拉魂腔艺术,究竟有多长时间的发展历史?只有对艺人的师承关系进行调查,才能得出结论。

拉魂腔艺人在旧社会传艺,不办科班,也没艺校,其传艺方式有两种:一是“门里传”,即上辈传下辈或兄弟姊妹之间互传;二是“收徒传”,即师父传徒弟,徒弟再传徒弟。学戏均为口授,无任何文字材料。

陈楼乡院许村卢门艺人的师承关系:卢四老头生于清道光十年(1830),其本身师承何人不详,只知道他曾有过“九环狗皮鼓”,说明他曾唱过“轴鼓子”。他五个儿子其中有三人从艺,即卢茂珍、卢茂彩、卢茂珠。他们兄弟五人均无后代。卢茂彩的艺徒是:卢洪恩、卢洪春二兄弟和高昌云、张永成。卢洪春的徒弟是张文德和凤山,张文德的下辈是张则金。高昌云的儿子高久亭、女儿高玉英均从艺。以上若从卢四老头算起,至今已授艺六代人,计有l 4 0余年的历史了(下限至二十世纪八十年代)。

合沟乡窦老庄村老艺人窦友金,生于l850年左右,其子窦福文生于1876年,师承其父。窦福文授艺于郑学船、周德才、窦群昌、窦昌银。而周德才又传艺给女儿周凤銮、徒弟刘汝堂。周凤銮又培养了自己的孩子。这样,从窦友金算起,共传艺五代人,计有1 20余年的历史了。

合沟乡范庄村艺人刘立中、刘立全兄弟俩,他们的师父张文起是郯城县汤庄瑶青石塘人。张文起生于l860年,其父张继发曾唱过“花鼓灯”,其子张永成拜卢茂珍为师,义子张永连承其学艺,其女张玉兰也承其学艺。张文起另外还有徒弟张友金、袁士伦、汤友才等人。刘立忠生于l891年,其女刘洪云承其学艺。他另有徒弟惠自东,惠自东又有徒弟倪道善、谭兆运等。这样从张继发算起,也延续了五代人,共1 30余年。

陈楼乡圈子村老艺人王桂才,生于l887年,他的师父是东海艺人刘尚中,刘生于l855年,和卢茂珍是平辈人。他的徒弟除了王桂才,还有杨顺红等三人。王桂才的大儿子王春玲、二儿王春怀、三儿王春举皆从艺。王桂才的师兄杨顺红的徒弟冯士选,冯士选的徒弟邵瑞武,邵瑞武之子邵林、女邵梅等也都从艺。从刘尚中算起,也延续了五代共120余年。

其余的邳县籍拉魂腔艺人,其师承关系大体如下:

“小皮袄”(1892–1982)又名“阎憨子”、“憨大姑”,师承不详.她传艺给养女张桂喜、徒弟张桂新。张桂喜的丈夫是冯士选,张桂新的丈夫是王春玲。

老艺人范彩荣传艺给女儿范全玉。

孔宪云(约1880一?)传艺给女儿孔春兰、徒弟万成业。

袁宗家(1906–1968)师承灵鐾县艺人孙学胜。

筒玉兰(1895—2)师承其父简圣奎。

周桂珍从夫徐茂银学艺,徐茂银师承徐宗和,又传艺给女儿徐宝琴。

郑兰荣(1898–1983)同张传振、贾希元同学于宿羊山田姓艺人,而田氏艺人又师承田原和丁玉文,和崔凤云为师兄弟。郑兰荣又传艺给郑季宽、邵民才、周友才等徒弟。

丁守银(1880一?)师承魏守业。

李传兰(1899一?)师承其父,又传艺儿子李敬之、女李敬云。

辛宝贵同李广德是师兄弟,师承夏玉传,辛宝贵传艺给儿子辛福德、辛福喜。第四辈有辛福德之女辛兰云,辛福喜之子辛冒宣。李广德传艺刘洪标,刘洪标传艺徒兄冯永贵,冯永贵传艺儿子冯耀云。

韩洪山,师承李兆井,又传艺儿子韩振华。

无论从师承关系还是从亲戚关系来看,邳县拉魂腔艺人,同临沂、郯城、新沂、苍山以及蚌埠、濉溪、泗洪、泗县等地的艺人关系极为密切。

柳琴戏在邳州的渊源(作者 :王圣华)

二、柳琴戏在邳州的沿革

 1.演出形式的演变和发展:在旧社会,凡唱拉魂腔的艺人,大都有上门乞讨的生涯。而演出形式的演变也始终带有商业化特点,行头很简陋。其发展大致经历以下的几个阶段。

第一:唱门子。这是拉魂腔最初的演唱形式,是作为乞讨谋生的手段。此时的艺术主要是说和唱,类似曲艺。一个艺人自弹自唱或自打自唱。也有两个人,一个弹琴一个打板对唱的。“弹”,即是弹一把自制的土琵琶,叫“月琴”或叫“柳叶琴”;“打”,即是打两小段木棍以作节奏也叫“板”,或叫“梆子”。所唱内容叫“篇子”,大都是反映农村生活气息的或者是表现历史故事和神话传说的。唱词都不太长,浅显通俗而又引人入胜。诸如劝人警世的“酒色财气”、“大烟段”、  “贪花段”等;或是刻划社会各色人等的“胡打算”、“拙大姐”、“小瞎子段”等;或是叙述历史或神话故事的“三皇五帝”、“草船借箭”、“湘子讨封”等;或是描述某种生活情趣的“拾棉花”、“钓水鸡”、“看瓜”等;或是表现男女调情、闺房思春的“说个大姐才十八”、“二八光棍溜河沿”、“小二姐打水”、“王二英思夫”等;或是单纯为了逗笑取乐的“十二月实话”、十二月瞎话”、“小秃子闹房”等;还有故意卖弄文言词藻或历史知识的“风花雪月”、“渔樵耕读”、“大小纲鉴”、“十二月古人名”等等。这种说唱形式,既无行头,也极少有表演动作。其艺术主要表现在说和唱上。

第二:“跑坡”班子。所谓“跑坡”,就是艺人们在乡村或集镇摆地摊演唱。原来唱门子的艺人自愿结合在一起,组成五六个人的小班子,由一个家庭成员占主导地位,为当然的班主,这就是拉魂腔形成戏曲艺术的雏形,也就是以家庭为主体的“跑坡”班子阶段。

已知最早的邳县“跑坡”班子,是以卢四老头为核心组成的。据此推断,邳县约在140年前,也即清道光年间便有“跑坡”班子在演唱。那时尚无女演员,班子到外地演唱,也不带眷属。一则害怕地痞恶霸的欺侮,土匪抢人;二则认为女人更不能学这种下贱的职业。所有旦角戏均由男演员装扮,大部分男演员都是从学唱旦角戏开始的。唱旦角戏的男演员必须学会“踩垫子”基本功,也就是穿那种厚木底布帮的特制彩鞋,以显示闺秀的“三寸金莲”形态。这种“垫子”到二十世纪的三,四十年代就很少再用了。“跑坡”班子设备简陋,男演员能有大褂和礼帽,女角能有个大襟褂和纱包头巾,再自制一些胡须、刀枪之类,这就很不错了。剧目也没有多少大型的,主要演唱“压花场”的篇子。这种“篇子”不是戏,而是初具情节的唱段。演唱时多由生旦二人对唱对舞,做出各种不同的舞蹈身段和步法,诸如“旋风式”、“剪子股”、“百马大战”、“燕子衔泥”、“跑四门”、“懒婆娘簸簸箕”、“凤凰展翅”等等。但这些表演身段大都与剧情或人物没有紧密的联系,而多为演员的呈献技艺。这些舞蹈身段通过许多艺人逐渐完善,后来就形成为柳琴戏的传统程式动作被传承下来。“跑坡”阶段的演唱形式是由说唱发展而成的,已具戏曲雏型。此时还演出一些对子戏或三人小戏,如《喝面叶》、《打干棒》、《王小赶脚》、《小书房》、《小花园》、《小隔帘》、《跑窑》、《拦马》、《跑山》等等。这些剧目仅有两三个角色,又多以小生、小旦、小丑的戏为主。由于人手不够,往往一人要当场担任几个角色,最能体现这一演唱特点的小戏是《七装》,一丑一旦要当场扮七个角色,颇有东北“二人转”的味道。

第三、玩大班。家庭班子的出现,为此种剧目形成打下了基础。艺人们闯荡江湖,收入甚微,根本无法顾及家中的眷属。这些眷属为了生存,便逐渐都跟着戏班过起流浪生活来。她们进了戏班当然要学唱戏,于是,拉魂腔戏班便开始出现女艺人。最早的女艺人出现在清光绪后期,巳知的有:“小皮袄”、简玉兰、潘许氏等。她们学戏时,首先学唱“压花场”,以后所学的第一出戏—般都是《卖艾姐》,因为这个戏中艾姐年龄小,是个悲剧,唱和做都有一定的份量很能锻炼小演员。

由于女演员参加演出,不仅大大激发了观众的兴趣,提高了戏班子的收益,也更给拉魂腔艺术带来了新的飞跃。小戏和折子戏已满足不了观众的需求了,情节复杂的大戏愈来愈受欢迎,而家庭跑坡班子也愈来愈显得不适应。因此,由较出色的演员自愿组合起来的班子,或由行头较丰厚的箱主邀角搭成的班子也就应运而生,这就是玩大班的阶段。这种班子使一大批原来是半职业的农民艺人脱离了农业,变成完全靠演唱维持生计的职业艺人了。此阶段是本剧种基本形成阶段。

这个时期的戏班子.其班主—般都较固定,而每个班子的成员却极不稳定,来去十分自由。在收入分配上,一般使用“折帐制”,由班主根据艺术高低和从艺资历商定每个人使整股帐还是几厘帐。“戏箱”也算人头参加分帐,然后每五天按帐分红一次,也有每天分一次的。

在清光绪末年至民国初年这个阶段,拉魂腔班子除了在村镇跑坡”向观众祈钱祈粮外,还常被主家雇去进行列几种名目的演唱:    .

①还愿戏:为主家请神敬鬼,以驱除疾病,或祈求某种利益,先许愿,后还愿,主要受请于私人家庭。

②赌局戏:也叫唱“局子”,“响唱局”。赌头为招徕赌客,雇戏班在赌场演唱,边唱边赌。多演唱“压花场的“小篇子”或适合地痞流氓口味的小剧目。如《打千棒》、《单拐》、《双拐》、《十八摸》之类,由于旧社会的小戏班为了生存,大都会几出这种下流戏。唱“赌局戏”除了有固定酬金外,还要由旦角演员捧着小锣子到每个座位去讨赏钱,此时必受一番戏弄和嘲侮,但演员们还要笑脸相陪,巧妙周旋。

③青苗戏。种地户,特别是地主等人家,在本村都有看青的人,并订立乡规民约,逮到破坏青苗或偷庄稼的人,就罚他雇戏班子来唱戏,并负担费用,于是拉魂腔戏班也常被雇去唱“青苗戏”。

④起集戏或庙会戏。有些村镇搞成贸易集市,为招徕四乡农民和外地生意人来此做买卖,就由集头出面雇戏班子唱几天戏。也有的老集镇遇到逢庙会的大集日,也请戏班子来唱戏,以便活跃市场,扩大交易.

⑤堂会戏。有钱或有势人家遇有结婚、寿诞、孩子满月等喜庆或过节日子或纯粹为了娱乐,就雇戏班子到自己家中演唱。

以上五种名目的演唱,均是受雇于人,事先讲好报酬,剧目由主家点唱,甚至出场的主要演员也要由主家指点,稍不合口味就要受责挨骂。女演员常受侮辱。

第四.进城演唱。到这一时期,本剧种也进入到繁荣发展阶段。拉魂腔进入“玩班子”阶段已使其艺术更加丰富和发展了。尤其向京剧等兄弟剧种吸收和借鉴了许多东西。较大型的传统剧目多巳形成,各类行当虽无明显分工,但其各自演唱特点已初步确立,一些戏斑的人员增多,设备愈来愈好。少数班子还购置了戏衣戏装,伴奏也加进了鼓板、大锣、铙钹等打击乐以及三弦、唢呐等吹弹乐器。由此,他们巳不满足于长期在村镇“跑坡”了,于是发展到了纷纷进城演唱阶段。

最初,拉魂腔班子进入中小城市演出,也未能进入大剧场、大舞台,只是在一些茶棚酒馆等处演唱,或者仍以地摊形式演唱,或者在闹区一隅用芦席搭棚演唱。有条件售票的极少。一般都是由旦角演员端小锣到每个观众座位上去讨些钱。演唱时,观众还兴“打彩”。所谓“打彩”,就是台上花旦或者青衣等主要角色唱到精彩动情处时,演员故意留下茬口,让观众“打彩”,有钱的观众取出铜板或银元向台上演员抛去。有些流氓恶棍故意向演员脸上或身上砸,演员为了多赚钱,只得忍受。邳县柳琴剧团有位老艺人张玉兰五十多年前在蚌埠演出时,就曾经当场被打昏在舞台上。由于当时拉魂腔班子女演员少,所以进城演出时只要是女演员为主角的戏,无不场场暴满。

邳县拉魂腔艺人最早带班子进城演出的有卢茂珍、孔宪云、卢洪春、张文起、辛宝贵、范彩荣、徐茂银等人。最早进城时间约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后期,所进入多为中小城市,如蚌埠、濉溪、徐州、枣庄、临沂以及一些老县城如涡阳、蒙城、灵璧、宿县、宿迁、峄县、滕县等等.

柳琴戏在邳州的渊源(作者 :王圣华)

2、邳州拉魂腔戏班的人员构成。从调查来看有这样几个方面:

其一是“门里出身”,即子女承父母业,或弟承兄业。这种由艺人家庭培养其子女作接班人的称为“门里腿”,所谓“腿”,即是上下延伸脉络关系。这种“门里腿”出身的艺人在邳县占大多数。

其二是拜师学艺。这部分艺人上辈人不从艺,大都在少年时代拜师学艺,师徒相传。

其三是别类艺人改行加入。这种情况较少,已知邳县有原唱“轴鼓子”改唱“拉魂腔”的,原唱“花鼓灯”改唱“拉魂腔”的,也有原来唱“京剧”改唱“拉魂腔”的。

其四是出嫁或招赘到艺人家庭后而从艺的。这部分以女艺人为多,招赘的男艺人较少。另外,还有少部分艺人是跟随亲戚学艺的.

邳县的拉魂腔艺人,历代较有影响的班头有:卢四老头子、窦友金、卢茂珍、窦福文、王桂才、张文起、辛宝贵、孔宪云、范彩荣、简圣奎、丁守银、惠朝先、“小皮袄”(女)、刘立忠、高昌云、卢洪春、魏四和、郑兰荣、刘洪标、韩洪山、郑宝中、冯士选、简玉兰(女)、徐茂银、孟广恩、王桂侠(女)、惠自东、张传振、张纯江、郑学太、李传兰、王春玲、张文德、辛富德、姚树春、姚树仁等。

邳县的拉魂腔女艺人,第一辈有“小皮袄”、简玉兰、卢马氏、潘许氏、高许氏.车凤兰以及外地艺人在邳县很有影响的梁凤玉(二巴)、徐青玉(大巴)等人;第二辈有王桂兰、范全玉、张桂喜、孔春兰、张玉兰、周桂珍、潘玉珍等;第三辈有张金兰、刘洪云、周桂香、王桂侠、丁艳玲,于彩亭、宋月英、周凤銮、刘桂花等人。

柳琴戏在邳州的渊源(作者 :王圣华)

三、邳县柳琴剧团的建立

自1948年底解放至1953年间,邳县仅有一个胜利京剧团,而在当时的邳睢县境内,却相继成立了两个拉魂腔剧团。这就是邳县柳琴剧团的前身。

1950年冬,邳睢县的老艺人姚树人,邀集了邳县,新沂,郯城等地的近30名艺人,于12月自动成立了运河人民剧团。该团常在私人集资建成的“小戏园”(大草棚)内进行营业性演出。后因领导人不团结,曾两度垮台。至l953年在邳县文教科扶持下才稳定下来,l954年7月由县文教科定名为邳县柳琴二团。

1951年秋,在邳睢县的八义集镇,以老艺人姚树春为首,邀集了邳县、新沂、徐州、安徽的濉溪,山东的滕县、峄县等地20余名艺人,自动成立了八集工农剧团。该团常在八集街北头私人所建的戏园(大草棚)内进行营业性演出。至l953年春因分帐矛盾而一度垮台,后经八集区政府和文化站出面扶持,又于当年夏恢复,后更名为八义集新生剧团,至1954年7月,由县文教科定名为邳县柳琴一团。

1953年邳睢县划并邳县后,县政府于l954年自邳城迁到运河,文教科加强了对两个剧团的登记、管理,于1955年4月将两团合并整顿,正式组建了邳县柳琴剧团。这个团经过民间职业剧团申请登记,报经徐州专署文教科及江苏省文化局批准后,在县政府领导下成为集体性质的事业单位。

邳县柳琴剧团自建团至九十年代初较有影响的演员先后有:李久红、乔德连、周桂香、王桂侠、刘桂花、丁艳玲、王清明、李敬之、邵士玉、谢兆宝、付玉兰、李敬云、李兴亚、朱化玲、褚庆彬、邱维玲、孙秀芳,王海潮、李敬海、季广全、曹金霞、孙中旭、杜桂芳、阎长玲、温群昌等。

 

(1)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2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