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栗头和井(作者 :高福岗)

老栗头和井(作者 :高福岗)

老栗头拄着他的那根已经”包浆”了的樟木拐杖,若有所思的在宅院通往龙泉井的小路上晃悠着。这是他多年来的习惯。

暮春的早晨,一切都被昨晚的一场细雨洗刷得格外清新;后山上的树林被鸟儿吵翻了天……他在龙泉井的井台上停留了片刻,然后一反常态的向村内挪动着,望着眼前一排排新落成且错落有致的仿古式的农家小院,又打了眼罩看了看正在兴建的具有汉代建筑风格的村部,两道眉毛与双眼凝成了一个白毛疙瘩:以往那种清闲和悠然此刻已经荡然无存。:”统一规划、建设新农村好!可你不能因为建房、修路就填了咱这口千年的老井啊!不行,我要进城找俺孙子去。”老栗头一边嘟囔着一边像是下了决心似的使劲顿了顿拐杖。

老栗头要找的孙子甘思源是在彭陇市政府里头做事,官不小,权力也不小。虽然不是他的亲孙子,但因为世交的关系,在甘思源的心中老栗头就是他的亲爷爷,他的亲爷爷曾经无数次的念叨过:没有你栗爷爷的搭救,就没有我的生命,没有我的生命哪有你爹、哪有你们……。

回到自己的庭院,老栗头找到自己的亲孙子泉孩儿,见面就说:”你尽快给你水孩儿(甘思源的乳名)哥联系一下,今天上午我要去找他。”

老栗头和井(作者 :高福岗)

“嗐!我的青天大老爷唉,打个电话不行吗?您不晌午拉夜的找他干嘛?人家忙得跟钻杆一样。”泉孩儿笑嘻嘻的说。

“你甭管,电话说不清,我非去不可!联系好给我说一声,你也得把厂里的事停一下,开车陪我一起去一趟!”老栗头用手中的拐杖用力的敲了敲硬帮帮的地面。

晌午时分,老栗头果然坐在了甘思源的办公室里。”您老这么大年纪,什么事儿这么重要非要跑这一趟?”甘思源微笑着一边忙着泡茶一边象疼爱孩子般的问老栗头。

“我平时不愿给你添麻烦,可今天非得找你不行”老栗头固执地说。

“好好好,您说吧老太爷”。

“县里要在俺这村里搞什么…什么…噢新农村建设的试点,这太好喽。不过,昨天镇、村的干部找我征求意见说,按照统一规划,修村里的那条路要填死我房前的那口老井,听那口气还怪解决……”。没等老栗头说完,甘思源便拦住了他的话:”哦,您老也别生气,我知道了,您的意思是想把那口井保留下来,是吧?”

“嗯,就是这个意思。人家竹林湖村修路不是还为那三颗古橡树饶了两道弯嘛!听说啊埝西村修广场还把’曹辰之妻张氏的牌坊’加了护栏……那不是很好吗?干嘛死缠亡魂要填井呢?”

看着老人心急火燎而又像孩童一样天真的样子,甘思源铭刻在心里的那个故事一下子又又涌上了脑海–那是自己的爷爷多次不厌其烦讲的故事:

一九四三年冬末的一个凌晨,八路军陇海支队的二十多名队员偷袭了丁家集火车站日军的据点。战斗中双方的伤亡都较大,激战中游击队被增援的伪军包围,有一名受伤的游击队员遭遇到日伪军的穷追不舍。当那名队员逃至双龙山下的水井旁,恰巧遇上了早起挑水的长工栗二贵。他见机将这名队员用井绳连同扁担一同放进了黑乎乎的深井里……然后支走了随后追来的日伪军。等那几个日伪军走远后,又将那位受了伤的游击队员提上井台,并为他处理了伤口后转移到另一个更安全的地方,使其免于追杀、逃过一劫……这位被救者就是甘思源的亲爷爷、后来做了区委书记的甘一唐,而这挑水的长工栗二贵就是现在的老栗头……。

“正巧,后天我要到咱们县上去开新农村建设现场会,对这方面的事项还要做一些调整,您老就放心吧。”

……

县里新农村建设现场会开过之后,镇村的干部真的根据现场会的要求,对原有规划做了适当的调整:在兴修村内公路时给老井让了道。

村主任姚得火好生纳闷:老栗头真是”老欲魔”,竟然对一口老井发神经;而他的爷爷却摇了摇头,”你啊,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当年我和老栗头都在咱山上大财主邢家楼家里当长工,我管使牲口,他管挑水、铡草……”

老栗头是山后栗树园村人,年轻时的栗二贵身材魁梧,像座铁塔,他一顿饭能吃十来张煎饼,喝上六碗稀饭;当然就有使不完的力气。早先因为家境贫穷,兄弟四人就他娶上了媳妇,可不知怎么,小两口忙乎三年多,媳妇还是肚子扁扁不见动静,有人猜测说他是骡子身体;有的怪他媳妇存不住”货”;可在栗树园村不少老人心里都是心知肚明,是那里的水土有问题。三年五年村里娶上个媳妇,都是迟迟不开坏。后来,他和妻子为了生计托亲戚一起来到双龙山的老财主邢家楼家里做了长工。老栗头年轻时干活不惜力,邢家楼人畜几十张活口洗涮、饮用水都是靠老栗头肩上的桑木扁担和两只大木桶。那每个里面都能够藏下三四个孩童的五口大缸,一天到晚都是清水盈溢。他媳妇心灵手巧,邢家楼里所有人的缝补浆洗都靠她。说来奇怪,来到这里以后不到两年,栗二贵的媳妇像红了脸的母鸡,接二连三的生着孩子。一天傍晚,老栗头去山下挑水在井涯碰上了街上有名的风水先生周一卜,周先生直奔主题,说你儿女绕膝,多亏这井水。老栗头当时听着了迷,这井水能帮助我生孩子!从此以后,老栗头总是在心底里琢磨周先生的话,以前怪怨妻子不生育,真的是因为过去那口又浊又咸的井水?难道真是这口老井给自己送福送子?后来,老栗头认定了这事是真的。这井,是他的”饭碗子”也是他的”命根子”。他对井产生了具有人性的感情,每逢二月二龙抬头和大年初一,他都要带上香火、果品、点心早早的来到井台边,磕头跪拜。平时他还要对前来取水的人反复交待,别把赃物带进井里,不然井神要生气了。村里的人都笑他痴。老财主知道这件事后,捋着山羊胡子,夸他是个细心人。几十年过去了,直到前几年村里又在山脚下打了一口深水井,家家户户都吃上了自来水。老栗头看着井台上一天到晚人来人往的热闹劲儿没有了,失落之情袭扰着他的心,可他仍然坚持多年前拜井的习惯,而且每天清晨都要来到井台前转一转、看一看……。

老栗头和井(作者 :高福岗)

老栗头的孙子泉孩儿,得知村里为井让路一事,把自己的爷爷佩服的五体投地。他是村上搞板材深加工的大老板,随即向村干部建议:他愿意拿出15万元为老井淘洗、加护栏、盖上仿古亭子;一来护井,再者也为村里添加了一处精点。还打算在竣工之后,选在爷爷九十五岁大寿之日,搞个揭亭仪式,再摆上十桌八桌……老栗头听后连夸他的孙子孝顺。

进了中伏,天热的让人喘不过气来;井口镶上了花岗岩的井台,四周铺上了大理石,并用汉白玉做了井栏。一座六柱支撑、六角翘起的仿古亭罩在井上。正上方是一块从山坡上起下的一块一面有造型一面向对平整的奇石,正面刻有”福泉井”三个朱红大字。背面刻有”井铭”:双龙山迴转环抱中有一古井,据考,先凿于唐崇祯年间,初为兴国寺僧人所用,名曰”寺庙井”。后因山土流失被掩。清末村人掘井,巧选其上,命名为”龙泉井”。此井深数丈,与山泉相通,一年四季无溢无竭,清澈甘甜,且”集百草之味,聚数矿之质”,岁月更迭,供饮千家,滋润万民,和谐盛世,堪称”福泉”。公园**年**月

镇村的头头脑脑不知是为了迎合水孩儿,还是悟出什么道理,都来为”福泉井”的揭牌捧场架势。可就在鸣炮奏乐、掌声响起之时,被人搀扶在正上位的老栗头,突然两腿一软,头一歪,不省了人事……他走了,面部带着微笑。几乎是同时,只听得井里”咕噜咕噜”两声响,有人探头去望,只见一股股清泉喷出了两个大水花……

(1)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1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