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口的庄稼》是田园牧歌式的挽歌之作(作者:丛新强)

《黄河口的庄稼》是田园牧歌式的挽歌之作(作者:丛新强)

初夏时节,芳草茵茵,一场文学的盛会——《黄河口的庄稼》线上研讨会如约举行。“作者把生活中的磨难与艰辛化为饱满深情与富有诗意的文字,是一部亲身经验和情感体验高度融合的文本。” 山东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大学莫言与国际文学艺术研究中心主任丛新强向我们解读这本书的有趣、有意、有情之处。

“郭立泉的散文集《黄河口的庄稼》至少具有两个意义,一是题材独特,看起来属于个体性经验,其实是重大问题,那就是农业文明的存在价值。尤其在如今的工商业时代,更有针对意义;二是如果没有亲身经历,不可能写出这样的作品,相对于流行的文化大散文、游记式散文以及各类情感散文,这部书的独特性不言而喻。”丛新强说,从文本本身来看,《黄河口的庄稼》以庄稼为核心,贯串起与人、物、自我和世界的关系,同时又伴随着民俗事项、民间故事、民歌民谣。“如作者所言,‘破译黄河口人的生命密码,就要弄懂黄河口的庄稼。’比如庄稼和爷爷的密切联系,谷子和奶奶、麦子和父亲、玉米和母亲、高梁和妹妹、长果和八爷爷和花枝、芝麻和红老姑、绿豆和姐姐、黄豆和嫂子、小杂粮和姐姐、水稻和小芹、棉花和母亲,其中涵盖着亲情、友情、爱情、乡情,情真意切,质朴动人。庄稼是庄稼人的宗教,是生命的图腾。”

“人物同理,人畜共生,各种庄稼地里的鸟、虫、禽、兽,都呼之而出。作者把人比喻成庄稼,比如看到领导的笑唇想起咧着嘴的芝麻,看到同事的慈眉善目想起弯弯的豆荚,看到美女修长的睫毛想起麦子的风情麦芒。”丛新强认为,作者笔下,庄稼具有人格化的形象,比如每一种庄稼都被赋予人性的姿态,同时,又把自我融入其中:“我经年累月,与这些庄稼相守,一闭上眼睛,就能闻到她们各自的香气。她们的根须深深扎进我的心里,与我的血管、我的神经纠缠在一起。”其中还伴随着作者的阅读史,像《晚霞消失的时候》这样的作品,必然会对作者的生命体验有所影响。毕竟作者对每一种庄稼都有精细的认识和亲身的劳作,尽管已经走出乡村,却仍然摆脱不了庄稼多情的纠缠。在上述基础上,这部书还有一个潜在的宗旨:“什么时候整个世界都五谷丰登,各种肤色的人们不再忍饥挨饿。”显然,作者的视野和思维已经从个体走向世界。

《黄河口的庄稼》是田园牧歌式的挽歌之作(作者:丛新强)

面对时代变迁,作者发出批判性的追问。在物欲化时代,多的是名利客,少的是倾听者。随着城市化进程,工厂越来越多,庄稼越来越少;食品添加剂越来越多,原汁原味越来越少;大地上天然的香味和气息已经飘零,爷爷的自然良种已经消隐而代之以转基因。还有那些被汗水浸透纹理的农具,已经蒙尘日久,失去了昔日的辉煌。最终,作者发出生命的感慨:“当草桥沟里的水越来越少,我感受到人生的无可奈何。当水里的鱼影、如鼓的蛙鸣越来越少,当大地上的麦子、天空中的麻雀越来越少,当五谷杂粮的香味越来越少,当村路上青春的笑声越来越少,我能有啥办法去阻止这种变化呢?我又能到哪里去寻找时光流逝中跟我走散的爷爷、花枝,还有那些走散的庄稼?”农耕文明及其伴随的人生命运,就这样淋漓尽致地呈现出来。

“文学的根本精神不是赞歌,不是战歌,而是挽歌,是对即将或已经逝去的文明或生命的眷恋和哀挽。其实人又何尝不是这样?多么想留住过去的时光,不管是幸福的还是痛苦的,都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一切都过去了,并且永远不会再来。”丛新强说,从这个意义上说,《黄河口的庄稼》是田园牧歌式的挽歌之作。在优秀文艺作品的意义上,也是一部“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精品之作。

(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1条)

  • 岁寒三友
    岁寒三友 2020-05-30 18:48

    大师之作,堪称范文,点赞致敬再加感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