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遇东北中山中学(作者: 陈奕通)

偶遇东北中山中学(作者: 陈奕通)
到沈阳出差,入住后从地图上看到,酒店边上是东北中山中学。

赶紧打开窗帘张望,房间的窗户朝南,学校在酒店北侧,所以看不到!又急急走出房间,寻找其他可能向北望的公共空间,好在电梯口有一扇窗户正好冲着北,贴近往下一望——教学楼、宿舍楼、冰雪覆盖的操场——是了,东北中山中学!

能住在中山中学之侧,真是不胜荣幸!因为这所学校的历史,实在令我感佩至深——

1934年,国立中山中学在北平创办。彼时,伪满洲国已在东北成立两年,大量不愿做亡国奴的青年逃离东北,流亡关内。中山中学就是为招收东北四省流亡学生而设。这是中国第一所国立中学,因为创办者坚信,时局动荡,唯有国家才能保障这样一所学校的存续。好在当局行政院、教育部的确都很支持,拨款五万银元,助学校招收了两千名初一到高三的学生。
后来,华北危急,北平也容不下一张安静的书桌了。中山中学师生开始了烽火中万里流亡的历程。他们从北平出发,苏、湘、桂、黔、蜀数省都留下了师生们坚定的身影。
齐世英是学校的主要创办人,他的女儿齐邦媛后来将中山中学万里流亡的历史写入了《巨流河》。
南京板桥镇是师生们迁校的第一站。1936年初,包括教室、大礼堂等建筑共计230间的校舍在板桥建成。当年11月13日,师生们乘火车沿江南铁路抵达板桥镇。
“白山高黑水长,江山兮信美,仇痛兮难忘……爽阴与太液秦淮相望,学以知耻兮乃知方。惟楚有士,虽三户兮,秦已亡。我来自北兮,回北方!”这是中山中学的校歌,每一位师生都会唱,他们回忆,板桥校园的墙上,写着“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大字。
板桥的学习生活只持续了一年,1937年11月,南京大屠杀前一个月,全校师生匆匆撤离板桥,乘货车,仍然是沿着江南铁路,再次踏上了流亡之路。
1938年6月15日,东北中山中学校长王宇章在给教育部长陈立夫的信中写道:“近退出留守人员来校报告,南京于上年十二月十三日沦陷,板桥同时被敌占领,所有校舍计230余间,已一部分被焚毁,其余未毁之部,事后经该镇地痞任意拆除,即一草一木,遭波及。本校数年辛苦经营之校舍至是已化为乌有,而暴敌任意摧残我文化机关之野心已暴露无遗。言念及此愤慨,深嗣后自有努力后方教育,痛自策励。盖校舍虽被敌所毁,随时随地皆可教育学生也,特此奉,敬请。”
从信中可知,1938年板桥的中山中学已全部被毁,后来几十年过去,学校遗迹更是荡然无存。
我曾探访板桥,虽无校舍可以凭吊,但多少还有些可供追思的所在——师生们当年从江南铁路板桥站下车开始南京学习生活,又从板桥站上车,继续流亡生涯。那条铁路如今还在使用,板桥站改为了古雄站。站房楼为1970年代新建,但据载,向北500米,就是曾经板桥站的所在,也就是师生们下车的地方。

板桥之后,师生们的经历一部书都说不完。

在广西怀远时,教学条件极端艰苦,生物老师王虚中上课没有黑板,学生问:“还上课吗?”他说:“上!”他用粉笔在自己的大衣上画图演示,说:“黑板在我的胸前!”
这让我想起西南联大的“静坐听雨” ,想起防空洞中的课堂。
1946年暑假,学校终于迁回沈阳,选定了原“满铁奉天中学”旧址作为新校址,即今天的南昌街13号。

 

为表示不忘万里流亡的迁校历史,学校当时分别以永丰楼、怀远楼、板桥斋、静宁斋等师生们曾经驻留的地名作为教学楼及宿舍名。

后来几十年间,东北中山中学的名称不再使用。1996年,东北中山中学在南昌街原址恢复校名。
晚上的沈阳,零下十几度,我走下楼,围着学校恭敬绕行一周。学校的教学楼还是老照片中的样子,甚至校门还保留着原校门的风格。另一侧,新建了一座校门,但老风格的校门依然存在,当是提醒师生,勿忘校史。

 

 西南联大的故事广为人知,每每想起总是热泪盈眶,我们也该记得差不多同一时期,还有一群更加年轻的青年人,高唱着“我来自北兮回北方”,留下了同样光辉的精神。
(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