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芳觅胜:再游运河古城台儿庄(作者:王以太)

寻芳觅胜:再游运河古城台儿庄(作者:王以太)

乘着邳州大运河文化研究会的东风,不畏逼人的暑气,冒着盛夏的骄阳,驱车来到了闻名中外的古城台儿庄。一战成名的台儿庄,大运河绕城而过,三面环水,两省交界,裹挟京沪铁路带来的燕赵之风,枕戈横贯东西的陇海铁路大动脉,战略地位十分显要,是历来的兵家必争之地。就是在和平年代的今天,也不失它的巍巍雄姿,显呈大汉气象。

车子驶过一座古色古香的碑坊,进入了古城胜地。绿树夹道,红花远迎,流水潺潺,鸟啼声声。看前路朝阳如火;望摆布车水马龙。包车终于进了泊车场,我们一行随袁登峰主任、刘付凡会长、扬光正主席三十余人鱼贯穿过一座高大的上书“紫气东来”的彩色牌坊,迎接我们的又是一座恢宏大气的三层城堡式建筑,中门之上大书“台儿庄”三个端正震撼的大字,红楼赤柱、飞檐攒角、高悬宫灯。二楼横书“中华古水城,”三楼镶嵌乾隆御笔”天下第一荘”,豪放大气,英武逼人。

过了清真古寺,便来到了著名的台儿庄血战时的国军186团指挥所旧址。这是一座普通的砖瓦结构的三间平房,室内陈列着当年作战地图、音像资料等战场实物,一张木质几近腐朽的大床,诉说着当年指挥人员日夜奋战、坚守指挥战斗的紧张艰苦情景;室外青砖墙上累累弹痕,召示着战斗的激烈和残酷……

1937年日寇铁蹄入关,疯狂侵华,气焰嚣张,妄图三个月灭我中华。当时急欲一举拿下徐州,凭借京沪、陇海铁路交通大动脉,南下西进,直逼湖广川陕,实现其吞噬中国的战略野心。徐州是南京的北大门,是生死悠关决定命运的关键一战。敌方拼命攻、志在必得;我方誓死守,决心与古城共存亡,因此战斗激烈、血流成河,电闪雷鸣、场面壮阔。国军186团严防死守在台儿庄运河北岸,整个台儿庄一片焦土,但也只剩下三分之一地面了,全团千余健儿视死如归,无数次打退敌人的进攻,一时形成拉剧之战。打攻防、你我跋前疐后;拼刺刀、不惧断头流血;冷枪热砲、你来我往;枪林弹雨、闪躲腾越。敢死队、大刀高举;爆破组、勇往直前,直杀得暗无天日、血流成河。几天之内,千余健儿,只剩下10多名勇士了,团长看到取胜无望,但还想保留186团的火种,便请求退守运河南岸,稍作休整再战。那知上峯严令:“寸土必守,坚决不退。营长牺牲了,团长顶;团长牺牲了,师长顶;师长牺牲了,军长顶;军长牺牲了,我司令顶。就是不能退,要于阵地共存亡!后退者,杀无赦。”为了表示死如归的决心,他们亲手炸毁了唯一后撤的浮桥,最后全团将士全部战死,无一生还……古城致哀,浩气永存;松风长啸,运水呜咽。我们的中华勇士与阵地共存亡,我们的华夏英雄与天地共生,与日月同辉。

据战后统计,我们的伤亡人数大于日寇,不是我们的势气不如他们,盖因我们的装备太差,没有坦克,缺少重型兵器,炸毁一辆坦克,要牺牲许多士兵。这也雄辩的说明了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

出了186团指挥所,忽然在碧绿的草坪上看见一群白色的和平鸽,或嬉戏、或觅食,活泼可爱,灵气可人。这不就是我们为之奋斗、梦寐以求的和平幸福生活吗?但有谁知道、又有谁还记得和平是怎么得来的呢?请到隔壁看看186团英雄事迹吧,这就是标准的正确答案,一道人生世界不雅观的答题。

是的,正因为和平来之不易,吃水不忘掘井人。才应该不忘过去,爱护保重今天,不忘初心,创造未来。古城人民记住了,台儿庄人民做到了。你看导游小姐一身浅蓝的汉装裙服,热情骄傲而幸福的介绍着台儿庄的不俗来历、名胜古迹、乡风民俗、战斗生涯、运河佳话。

早年这里那有什么城?而是一片运河经过的水乡泽国。逐水而居的人们只能高筑土台,在台上建房,人们聚居成村,便叫台庄。地处运河要冲的台庄,南来北往,商贾云集,南腔北调,人众音杂,南方的轻声“ 儿”音搀杂其中,便逐步演变为带”儿”字的台儿庄的庄名。这也形象的说明了台儿庄的包容和开放。也为台儿庄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就拿台儿庄运河招幌博物馆来说吧,以“城汇商脉、诚聚商萃、承继商魂”为主旨,展陈民国前各式招幌,复原古运河流域著名中华老字号,再现旧的市井商贩贸易场景,引领游人穿越时空,追亿盛世繁华,重温古运旧梦,体验大运河商业文化风情,是一幅生动而立体的《清明上河图》。有一副联写的很形象:

百业兴旺万商云集

千秋盛况一代风光

现实也确如楹联和招幌所言,你在街头安步,不时可见一座座趣味盎然的雕塑像,忍俊不禁的剃头匠利刀在手,欲给儿童剃头,孩子吓得回头斜视,一旁的高脚脸盆架上搭着毛巾。现在哪里还能看到这种场景?一只特大茶壶稍倾、远距离地向对面的大碗中冲茶,夸张而又实际,喜气而也有趣;铁匠手持大锤,趁热锻造铸件,炉堂红火正旺;悬壶济世的朗中,煞有介事的正望闻问切呢;更有税务官出衙巡视,活灵活现的神态似曾相识……我一边走一边看,在这里又掉下队伍,因被街边一泓碧水吸引,但见流水潺潺、无声无息,几尾红鱼,摇头晃脑,悠哉游哉,旁若无人;再看道旁竹摇轻风,树吐碧翠,一辆三排座游览车匆匆而过,车上游人贪婪的目光四处寻觅,恨不得将街景一览无余。但他哪里看得见车下青石铺设的路面呢?经千人万众双脚往来的踏磨,滴水穿石,早把青石路面磨的明晃闪亮。行走间还不时见有花草点缀:几丛翠竹吐绿,数枝荷花添趣,门楼镶嵌金匾,院落绽放花蕾。在一座青楼的院中。一种不知名的花木,枝繁曼盛,叶茂花艳,参差披拂,肆无忌惮地攀爬满墙满院,顿觉楼失层台,屋无墙瓦,怒放的粉红色花朵像满天星斗,辉煌灿烂,一只长形红灯笼似有若无的掩映其间。我欣赏良久,留连往返,才怏怏别去,身后听谁还在那里炫耀,他的家也有这种花呢,说的花名可惜我忘记了。

拐了一个弯,又一座地标性的巍峨城楼立在面前,上面也嵌有”台儿庄”字样。我正好和周伯之老师走在一起,来到楼下,他正打开刚买的折扇扇风呢。我忙拉他站在楼前,请一旁的张梅文友给我们拍了张合影,留下这难忘的一刻。转身来到前面一个场地上,大家也拍了张集体合影,还是市影协主席的功夫呢。

走到这里,注目四望,忽然觉得似曾相识,这楼、这河、这桥、这景……,对了,我还曾在这楼前的桥上留过影呢,不外那是在晚上……前年也是夏天,孙子新婚后伉俪高兴,必然要带爷爷奶奶去台儿庄看夜景,可惜天不作美,半途竞下起了雨,好在小两口体贴地安排我们坐上游船,不雅观看台城夜景。雨中古城,神秘朦胧,红灯闪亮,树影婆娑,船娘盛妆,叶舟摇曳,橹声吚呀,双棹齐飞,灯影桨声,莺歌甜曲,组成了一组动听的小夜曲。夜雨棉棉、轻风送爽,座座虹桥,粉妆呈祥,楼台殿阁、灯火辉煌,更增加了我们的游兴。弃船登岸,在临河的一家小馆子里,还品尝了一下本地的特色船邦菜呢。回来的路上,大雨瓢泼,孙子开车在导航的指引下安然返回,孙媳妇秋雅抱怨”若不是下雨玩的会更好。”我们忙安慰:“这已经很开心了。有诗为证:

画 舫

古城不眠夜,运水串兰桥。

叶舟双棹飞,帆樯单橹摇。

绿树岸边笼,红灯河中娇。

船娘号子悠,弦歌上九霄。

没想到过了两年,今天又有幸来到台儿庄,并且是在白日,兴奋着呢!

书到临尾渐渐松吗?未必。看前面居然来到了天下第一码头所在地。在宽阔的运河之滨,临河的码头之上,立有高大雄伟的碑坊,穿过一片小广场,是一座斑斓清秀的“后宫”建筑,小广场西侧有个小舞台。知情人车福山文化站衡敦壮站长告诉我,这是专为游人表演用的,特别演乾隆皇帝南巡一折戏时,像真的一样。龙船从上游开来,靠上码头,一群文武大臣、嫔妃婷妾、宫娥彩女族拥着乾隆帝,出龙舟登黄岸,一时钟鼓奏鸣,龙旗招展,一呈天子龙颜,彰显大清国威;更含君喜民乐,河晏海清之意。最后乾隆帝进入后宫,大幕落下。衡站长说的绘声绘色,我听的津津有味。我想那戏里演的是康乾盛世的台儿庄。而今天毛泽东时代的台儿庄,今非昔比了。今日台儿庄的大戏更是声名远播,感动了全中国,震撼了全世界。

(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