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的守护者王如坤(作者:闻仁)

历史文化的守护者王如坤(作者:闻仁)

王如坤、男,汉族,1950年2月出生于邳州市岔河镇良壁村,大专文化,退休教师,江苏省邳州蓝印花布非物质文化保护项目及传承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江苏省收藏家协会会员,邳州市第十二届、第十四届政协委员。曾多次被邳州市评为先进工作者、优秀班主任,2次特邀为全国中学生文学夏令营辅导员,授“园丁奖”,10多个国家级协会联合授于他“德艺双馨艺术大师”荣誉称号。

历史文化的守护者王如坤(作者:闻仁)

一、他坚守执著保护传承了祖传邳州蓝印花布印染技艺

他是邳州蓝印花布印染世家的第四代传人,凭着对蓝印花布印染技艺的痴情与守护,在20世纪70年代破旧立新的时期,他从火堆中抢救了百余片祖传的明清至民国时期的蓝印花布印花版和染坊用具。并到邻近村染坊艺人手中抢救了数十片印花版,使200余片(全国藏版最多者)印花版未遭劫难,又象宝贝一样保存珍藏。为使蓝印花布印染技艺传承下去,他精心研究,日以继夜的凿刻复制了印花版,而且在传统文化的骨髓中注入新时尚的元素,凿刻了200余种印花版纹样,拓宽和丰富了蓝印花布使用范围、花纹样式和内容,体现了蓝印花蓝白艺术的精华。2004年,他恢复了家庭染坊,使粗犷、简洁、淳朴、亮丽的蓝印花布再现人间,他是苏北地区系统传承和实施了传统蓝印花布民间技艺的第一人。

2008年、2009年邳州蓝印花布分别被列入徐州市、江苏省非遗保护项目和传承人。2008年10月16日,由文化部非遗司,中国艺术研究院、国家非遗保护中心、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宝马集团等60余家媒体、艺术机构的领导、记者、专家组成的“宝马中国文化之旅”大运河一行,前来染坊参观、采访,给予高度评价,并拍了专题片,于是国内外报刊、网站都进行了报道、宣传,轰动全国,邳州人们为之骄傲。邳州电视台拍摄的《王如坤与他的蓝印花布》专题片播放后,得到全市人们的好评,此片获全国大奖。为更好的传承和宣传这一传统技艺,他主编了《邳州蓝印花布》,邳州政协作为文史资料出版此书。他的蓝印花布作品,在国家民间工艺、非遗精品展演中多次获金银奖,并被10余所院校、博物馆及外国友人收藏。他也被编入“中国2009年度人物”和“德艺双馨艺术大师”艺术人物辞典。为供人们参观学习蓝印花布技艺,他开办了“邳州蓝印花布展馆”,每年都有很多的学者、教授、学生和外国友人前来参观。

历史文化的守护者王如坤(作者:闻仁)

二、他不畏艰难挖掘和整理邳州历史文化

邳州历史悠久,历史文化丰厚,他潜心挖掘钻研邳州历史文化,勇于与古人今人挑战,他30多年如一日,利用所有的节假日时间走遍了苏北、鲁南大地,走遍了邳州各个乡镇,采访村民、采集实物和资料,完成了2件大事:

第一件是“黄石公授张良兵书处——下邳圯桥考”,这是千年之迷,从古至今的古籍史书记载和人们的观念意识,大都认为“下邳圮桥”在今睢宁县古邳镇秦汉时的小沂水上的小桥。而他通过对境内村名、河名、山名的命名来历的研究、实地考察、收集资料及实物的采集,提出了推翻古籍的记载和古代名人的结论,即黄石公授张良兵书事件的下邳圯桥不在睢宁古邳镇,而是在邳州市岔河镇内的牧猪河上的古石桥上。为此研究,他30多年走了数万里路,查阅了大量的古籍史书,最终完成了25万字的论述《黄石公授张良兵书处——下邳圮桥考》,并于2013年4月5日,在岔河镇召开了“下邳圯桥考研讨会”,与会者有徐州8县、市及山东部分地区的文人学者近百人,大家很受震惊和鼓舞,评赞声不断:“探究邳州历史文化他是敢与古人今人挑战的第一人。”“他才是邳州历史文化探索研究脚踏实地的文人学者。”在《邳州市报》和《邳州文化研究》报刊发表后,影响很大,评价很高,同时完成了《黄石公与张良传说》30余万字的收集整理工作。大家认为为了一个事件他默默无闻地探索研究30余年,其艰辛可想而知。

第二件是采访编写《邳州民俗》。此书的采访与《下邳圮桥考》基本同步进行,用了20余年的时间,一辆自行车、一个笔记本、一支笔伴随着他,走遍了32个乡镇的数百户村民,记下了百万字的记录,完成了百万字的书稿,又征求百余位邳州文人学者的赐教、修改,于2013年3月定稿,名为《邳州民俗》,字数55万余字,已交中央古籍出版社审定,国家出版署已审批书号,年底与读者见面。邳州民俗是大家喜闻乐见的生活中实践的事,但要系统的编辑成书,工程巨大,内容程序繁杂,不是易事,他用心血详实地记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邳州民俗,用心血铸写了一部留存后世的百科全书。从采访到出书,时间、人力、物资的花费,全是自已的,是难能可贵的,可歌可赞。

历史文化的守护者王如坤(作者:闻仁)

三、他苦心痴迷守护地方历史文化资源

岔河镇地处邳北中心地域,有山有水,山青水秀,自古就有徐偃王、黄石公、张良在此隐居,云台寺山、黄石公、牧猪河、西桥头村等都遗留下他们的轨迹,并存有大量的历代遗址、遗物,如云台寺山的徐王祭坛、徐王墓,黄石山上的黄石公庙古碑、赤松坛、牧猪河边的张良隐居的张家楼(西桥头村)和圯桥,良壁村的古唐槐、兴化院、汉代石羊等。可以说山上滩垄中都埋藏着古代遗址、文明、文物。他为了守护这些地上的地下的文化资源,费尽了苦心,他不仅宣传,而且去做,用行动感召大家,用事实启迪人们:保护文化资源,为子孙造福。

第一是号召人们保护文物,2002年他组织村民,把散落在邻近黄石公庙遗址的古石碑集中起来,竖立在遗址上。而且找到了埋在地下几百年的元代正元五年的《重修黄石公碑记》古碑,他动员并帮助了一位80岁的老人在遗址中搭屋居住看守,他也三天二头地去遗址察看和笔录碑文。2010年,他带领岔河邻近乡村的信士信徒捐资重建黄石公庙,现已建香火简易设施和活动场地,使黄石公庙得到更好的保护,捐资到位,辉宏的黄石公庙就会在遗址上屹立起来。2004年春,他带领良壁村民,捐资修建了村西的“无名烈士陵墓”,立碑刻录无名烈士的英雄事迹,作为镇青少年教育基地。是他又带领村民,捐资围建唐代古槐保护石栏,并把村头沟边的汉代石羊运到古槐树下,用水泥固牢保护,防止坏人偷去。同时又挨家挨户把散存在民宅的唐、宋、元代兴化院主持佛塔石刻收集起来。在兴化院遗址上重建了三座石佛塔,这些文物不仅得到保护,而且也成为村中的观赏点、风景点,更启迪教育了人们,提高保护文物、文化资源的思想意识。

第二是自已收集散落在民间的民俗器物。他是一位意识性超前的人,和一般人的想法、做法不一样,由于他采集编写《邳州民俗》所以他收藏民俗器物,30多年来,他收集的从古至今的民俗物品、用具达几千件,历史时间从6000年至今,有陶瓷器、古医书、古钱币 、文房四宝、地契证卷、紫砂壹、刺绣银饰、农具、纪念章等,只要是古旧件他都收藏,人家不要的他花钱买,人家砸烂的他买家来修复,为了这他花去数十万元。别人都说他傻,花钱买这些破烂货做什么,他总是这样说“不花钱买来,就消失了,这些都是历史文化的见证,能提供不少历史文化信息。”在他的家中,到处都可以见到民间老物件,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的收藏已成系列,可以开办一个民俗馆。

第三是宣传教育人们保护文化资源,由于他对收藏和守护文化资源的痴情,他对那些开山采石或在遗址中挖土用土的人,都去劝说动员。他还到黄石村、西桥头、东桥头中对村民进行保护山林资源的宣传,配合村委员动员干部保护山林与文化资源。在大家的努力下,云坛寺山和良壁10多处汉代古遗址保护得很好。

第四是鼓励民间艺人传承民间技艺,因为他是个民间艺人,对宣传动员民间艺人传承发扬民间技艺有较好的影响力和感召力,他积极配合市、镇文化教育部门挖掘采访民间艺人,推荐数十项市、县级非遗项目,使邳州非遗上了一个新台阶,仅岔河镇就有一个省级,4个徐州市级,20余个邳州市级非遗项目,同时他担任了《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邳州卷》(五部)主编。平时并带领民间艺人到全国各地去展演邳州民间工艺产品,为邳州争光添彩。

由于王如坤在守护邳州文化资源和非遗传承方面做出了贡献,人们也不会忘记他,他不仅得到人们的敬重而且受到各级领导的关怀和表彰,更受到各级媒体的关注、报道,他不仅是邳州文化人,而且善做公益事业、无私守护历史文化名人,更是最美的邳州人。

(1)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