邳州溯源:“邳”字解诂

  邳,本作“不”、“丕”。《诗·周颂·清庙》:“对越在天,骏奔走在庙。不显不承,无射于人斯。”(遥对文王在天之灵,奔走在庙疾如风。光照上天延后嗣,人们仰慕无时穷。)段玉裁曰:“丕与不音同,故古多用不为丕。如不显即丕显之类。”高亨注:“不,通丕,大也。”郭沫若在《管子》集校中引丁氏涵云:“古字多以‘不’为‘丕’,此‘不’字当读为‘丕’,丕,大也。”在甲骨与金文中,‘丕’皆作“不”,我国考古学家对此曾作精辟的考论。王国维谓“丕”像花萼全形(《观堂文集》卷六),郭沫若谓“不者房也,像子房犹带余蕊”,“房熟则盛大,故‘不’引伸为大,其用为‘不’,是字者乃假借也。”(《甲骨文研究》)高鸿缙谓“按‘丕’即今所谓蓓也”,“‘丕’从一蓓硕特,故引伸有‘大意’。”(《字例》)令人惊异的是,邳州大墩子遗址出土而被认定为新石器时期的彩陶器,均施有红白黑三彩的图案,这些图案皆为蓓蕾状或蓓蕾状的连缀,有的蓓蕾呈绽放状,色彩鲜艳协调,线条舒展流畅,造型美观大方。居住在这里的远古先民将这些蓓蕾状的图案绘制在器物之上,其用意与本地氏族部落的族徽(图腾),抑或与‘不’或‘丕’字有关?由此联想到,距大墩子遗址数公里的鲁南兰陵古镇有个村庄,名叫“作字沟”,村里有仓颉庙,相传仓颉(出生于今陕西省白水县)为黄帝史臣,随黄帝西征东伐,曾在此定居,“见鸟兽之迹,知分理之相异也,初造书契”(许慎《说文》序),形似蓓蕾的“不”或“丕”字乃似为仓颉所造?

  “丕”字加上偏旁“邑”(阝)而为“邳”,大约是春秋时期出现的。邑,古代称侯国,称城邑。现代有研究者认为,“丕”演化而为“邳”,当与城邑有关。《邳州志》记载,周“襄王十一年(公元前641年),宋襄公伐齐,于下邳筑城邑。”邳国修筑了城邑,于是将“丕”字加上“邑”旁而写作今日“邳”字,此说似乎颇有道理。

  “邳”作为侯国或地名,夏商时无分上下,薛邳互迁皆曰“邳”,以致后世典籍辞书众说纷纭。邳分上下,最早见于《史记》:齐威王二十二年(前335年),邹忌“封以下邳,号曰成侯”(《田敬仲完世家》);吕后二年(前186年),“封楚元王子郢客为上邳侯”(《惠景间侯者表》)。下邳故址在今江苏睢宁县古邳镇(原属邳州),上邳故址在今山东微山县仲虺城(又名驩城)。自此,“下邳”始名于世。

(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