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代表的“民意” (作者:周 波)

“人大代表”代表的“民意” (作者:周 波)

每年一次的“两会”,特别引人关注。会还未开,就有媒体报道说,全世界都在关注中国“两会”。这也充分表明,参会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地位、素质有多么重要。

建设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不是一句空洞的理论术语,作为党所确定的国家建设目标,它应该显现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而最重要的方面,当是如何让代表真正的代表“民意”,如何有效传达“民情民意”?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基本的民主政治制度,人大代表自然是最基本的民意传达渠道。可什么样的人大代表能够即时、有效代表民意、传达民意?

对一个普通市民、公民来说,有好的建议或想对政府提意见的时候,一般会有些选择。比如,满腹牢骚,说给周围的人听,天长日久形成怨气;向相关部门反映,希望获得重视;通过媒体传播促成问题解决。

上述几点,是中国当下老百姓最常见的思维定势。在这样的情况下,很少有人去找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作为反映沟通的渠道。何因?一个现实的问题,选民不知道去找哪一位人民代表来倾诉“心声”。

遇到难题,市民的心态,有时想直接找当地最高领导,又担心人家日理万机。那么,找一位人民代表吧,竟一时茫然。这是因为,每次换届选举人大代表的时候,投票选举候选人名单上大多是很陌生的,个别的也只是知其名不知其人,从来没有往来更谈不上交流,入选的代表们就更不知道选民是何许人也。再说,很多入选代表是官员,任内事务繁杂,大约也不会有充裕的时间、精力倾听并转达意见。

笔者愚见,对所有选民、公民来说,想委托人大代表作为代言人、反映人民“心声意愿”,其资质应有如下条件:不是政府官员(为了构成比例,官员要少),有较强的参政议政能力和素质,能够有“无冕之王”的勇气去收集、代表民意意见和建议,并形成议案,敦促政府重视和解决问题。

只有选出这样的代表,公民才能放心,才能敢于向代表反映问题。这方面的工作做好了,才能促进我国民主政治进程有实质性的飞跃。

(1)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