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峄烽火 :连载(作者: 顾勤功)

葛峄烽火 :连载(作者: 顾勤功)

1938年5月19日,徐州沦陷。日寇首先派重兵打通东陇海(徐州—–连云港)铁路线,沿途设立据点,重兵守护,把掠夺我国的煤炭、钢铁、粮食、棉花等物资,源源不断地用火车东运连云港码头,装船出海,运往日本。

日寇控制、封锁了铁道线,邳南邳北被分割开来,这对于我邳睢铜地区刚刚组建的青年救国团、抗日义勇队的活动带来了极大的障碍。

1942年10月,日军频繁调动,准备进行冬季扫荡。根据地军民积极准备反扫荡。一天下午,在邳县青年救国团抗日义勇队的组织发动下,岠山根据地(即邳三区)近千名民工有的肩扛铁棍、木棒;有的拿着斧头、钳子;有的赶着牛车,自带食物,多路纵队向碾庄—–赵墩铁路中间段行进。过了土山镇,隐蔽休息,待天黑后,继续前行。途中,任何人不准讲话,不准咳嗽,不准抽烟,不准发出响声,一路上只听到沙沙的脚步声。接近二更天,破路人员到达指定地点,青救大队的武装人员两端掩护,警惕日军的巡道车和两端据点敌人的来袭。民工们便分头行动,动起手来,他们有的拆除铁轨接头处的夹板,有的掏空轨道地基,然后在铁轨下一排溜插上翘棍,统一号令,大家肩上一使劲,一段段铁轨枕木便扭曲变形,给卸了下来。此时,抗日复仇的怒火在人们的心中燃烧起来,民工们干劲倍增,一气掀翻500多米。为了延迟日寇修复时间,民工们把枕木、铁轨装车运回根据地,装不完的就地掩埋,或丢入水中。运回的铁轨供新四军造地雷、手榴弹;枕木用作烧火做饭。此次破路,大长了邳睢铜根据地军民的抗日斗志,使东陇海铁路中断数月,有力地配合了我军的反“扫荡”战斗,沉重地打击了日寇的嚣张气焰。

葛峄烽火 :连载(作者: 顾勤功)

1945年8月,日寇宣布无条件投降。此时,远在峨眉山的蒋介石,为了抢夺胜利果实,命令八路军、新四军原地待命,下令日寇、伪军固守据点,不要向八路军、新四军缴械投降。同时还指使伪军打起国军旗号,带领日军进攻解放区,杀人放火,无恶不作。我军遵照毛主席《对日寇的最后一战》指示:“八路军、新四军及其他人民军队,应在一切可能的条件下,对于一切不投降的侵略者及其走狗实行广泛的进攻。”和朱总司令的命令:“华北、华中和华南各解放区的人民军队,迅速前进,收缴敌伪武器,接受日本投降”。为了迟缓国民党军沿铁路线抢占我邳睢铜根据地,逼迫陇海铁路沿线日伪据点之敌向我投降,邳睢县总队、武工队、及区乡武装、民兵深入敌区,对各据点进行包围袭扰。同时组织民工对这条只有利于敌而不利于我的东陇海铁路进行破坏,数千名民工一夜之间掀掉铁轨数段,锯掉电线杆、掐走了电线。起初,我们夜间破坏掉的,敌人白天就运来材料进行修复。为了达到更好的效果,民工们便采用了新的办法,两条铁轨只掀一条,并沿轨迹挖纵向深沟,即使敌人修复填平,两条轨迹也是一软一硬,使火车车身倾斜,容易翻车。为了使敌人不能通电话,采取了不锯电线杆、不割电线,而是先用细麻绳将电磁壶两边电线固定好,然后沿瓷壶把电线从中剪断,隔几棵电线杆就搞一个,电流多处中断,敌人也很难发现。此举,使敌人交通、通讯中断,各据点处于孤立状态。1946年春,东陇海铁路沿线几个据点全部被我军攻克。

1948年秋,新四军副总指挥粟裕上报中央军委,建议在徐州一带和国民党军决一大战,防止其主力退回江南,不好收拾。时驻新安镇国民党黄百韬第七兵团及驻连云港的国民党一00军、四十四军很可能西窜,向徐州刘峙部靠拢而不利我军作战。9月17日,我邳睢县委根据总前委指示,为防止黄百韬率部西逃,阻止徐州之敌东援,于是我邳睢县委迅速组织近千名民工在邳睢大队的掩护下进行破路,一夜之间,便将八义集至碾庄间的铁路切断,致使黄百韬兵团西撤未遂,被困于碾庄一带,为我军围歼黄兵团作出贡献。

(2)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