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育之恩重泰山——江革下邳行佣供母

养育之恩重泰山——江革下邳行佣供母

东汉初年王莽政权刚刚被推翻,天下还处于割据局面。当时临淄有个人名叫江革,字次翁,从小失去了父亲,家里剩下母子俩相依为命的生活着。那时各地战乱不断,盗贼四起。盗贼不仅抢财物,还常常把家中的男子抓去,逼着他们入伙,为匪作歹事。善良的百姓们受不了盗匪伤害,只得成群结队惊惶逃避。江革的母亲年老体弱,而且是一个不能受惊吓的人。江革于是背着母亲逃离家乡到外地求生。母亲年迈腿脚不方便,江革整天背着母亲奔波。俗话说: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时难。江革背着母亲,一路上风餐露宿,还要躲避盗贼。长途跋涉,一般人宁愿少带行李,以避免路途上的辛苦。而江革的母亲虽然年老体重较轻,但走一段长路之后,江革往往累得满头大汗。母亲心疼儿子,要下来自己走,江革却说:孩儿背着母亲,就像回到了小时候一样,感觉到母亲的温暖,孩儿心里很欢欣,感觉自己很有福,可以随时侍奉母亲,所以就会越走越有力气。母亲渴了,江革马上到处讨水给母亲喝;母亲饿了,他竭尽所能为母亲准备可口的食物;天色将晚,他想方设法找住处,使母亲能踏实地安歇。在仓皇逃难的人群中,江革念念想到的是母亲的安全,全然忘记了自己的饥饿和疲劳。

在逃难的路上,许多人见到江革都肃然起敬,但也有少数人对他不理解,因为在这样艰难的境况中,一个人连逃生都很难,更何况背负着白发苍苍的老母。无论是称赞还是讥讽,江革都淡然处之,在他看来,一个人活在世上的头等大事是孝顺父母,别人的评价无足轻重,不用放在心上。一路上不知道吃了多少苦,没有吃的时候,他常常采野生的果实充饥。

由于盗贼猖獗,时常在路上碰到他们,有些强盗见他们母子俩孤单贫穷,没什么东西可抢,便放了过去。可是,有些盗贼见江革年轻力壮,就要把他捉去一起做强盗。每当遇到这种情况,江革总是向盗贼跪着痛哭流涕苦苦哀求说:“我从小失去了父亲,孤苦伶仃,是母亲茹苦含辛,把我拉扯成人。如果没有母亲,哪会有今日的我。如果我随大王去了,留下孤零零的老母亲,兵荒马乱,举目无亲,母亲如何保全生命,如何度过余生。恳请大王念我有老母在,我若是跟着你们一块儿去,我这年迈的母亲就没有人奉养,求老太老爷您饶了我吧!……”。那些盗贼原来也多是被逼无奈的贫苦人,其中不乏杀富济贫的绿林好汉,都被江革的孝心感动。不忍心再为难他,便放他们母子俩逃生而去。经过千辛万苦,好不容易逃到下邳这个地方,虽然逃出险境,但他们母子俩已身无分文,衣衫破旧,江革没有鞋子穿,只好打着赤脚,没有衣服穿,光着上半身。为了奉养母亲,毅然跑去替人家做苦工。他把辛苦赚来的钱,先拿去供养母亲,使母亲穿的暖吃的饱,连母亲的日常用品都准备得很齐全。而自己却连穿的鞋子都舍不得买,吃的东西则很粗糙的食物。江革的孝心,感动了下邳乡民,传遍了邻里,于是大家都纷纷解囊相助。这样他们母子就在下邳生活着。

建武三十二年(公元55年)局势太平了,他和母亲才离开下邳回家。母亲年纪大了,受不了车上的颠簸,江革就亲自拉车,不用牛马。人们都称赞他,管他叫“江巨孝”,也就是“大孝子”的意思。地方官听到他孝顺的故事,也很敬佩他。派人带了礼品去,请他出来为百姓做事。江革以母亲年迈,需要人照顾为由,婉言谢绝地方官的好意。

后来,江革的母亲去世了,他非常哀伤,在庐墓之间大声哭泣,就像找不到父母而无依无靠的孩子一样。他的哀恸,超过一般的人,感动了邻里。整整三年,江革结庐住在母亲的坟旁,因为他挚诚地思念母亲,连晚上睡觉的时候也不愿把孝服除去。三年的服丧期满,他还不忍脱去孝服,感动了地方的父母官,派人去安慰他,又举荐他为孝廉。但是江革淡泊名利,屡屡拒绝做官的机会。后来皇帝还聘他为谏议大夫,谏议大夫做了不久,他就辞官去了。汉章帝非常思念江革的为人,制诏谓齐相曰:“谏议大夫江革,前以病归,今起居何如?夫孝,百行之冠,众善之始也。国家每惟志士,未尝及革。县以见谷千斛赐‘巨孝’,常以八月长吏存问,致羊酒,以终厥身。如有不幸,祠以中牢。”虽然他已辞官,还是由朝廷来供养俸禄。因为江革的孝行足以为天下楷模。可见一个人能行孝,他影响所及,有多广、多深、多远。于是,“巨孝”之称便扬名天下。

元代郭居敬辑录古代二十四个孝子的故事,编成《二十四孝》,后来的印本都配上图画,通称《二十四孝图》。江佣下邳行佣供母被收录其中,江革孝顺的故事一直影响着、教育着多情多义的邳州人。

(1)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1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