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邳州梁王城遗址

    梁王城遗址位于江苏省邳州市北部,南距市区约37公里,向北约6公里即为山东地界。遗址隶属于戴庄镇李圩村,东南约1公里处为胜阳山和禹王山,西南约2公里处为望母山,东北处有运女河并流经遗址东面。从李圩村向西走,至京杭运河(即中运河)大堤之上,就可一览梁王城遗址的全貌。大堤向下立着两块高大的石碑,一是梁王城遗址江苏省重点文物保护碑,另一是京杭大运河国家重点文物保护碑,两块文物保护碑提示着人们这里是一块风水宝地,实际上“两山夹一水,依山傍水”正是梁王城遗址周围环境的真实写照。

  关于梁王城的诸多传说,在别人看来也许是神秘的,而对戴庄镇李圩村的老人们来说则是亲切的。几乎每位老人都能告诉你一段不怎么连续却非常有味道的故事。“当年梁王与山东兰陵王之间不时进行战争,后来梁王将自己的女儿下嫁给兰陵王的儿子,为此事还专门开挖了一条河,就是现在大堤之外的运女河”,“梁王与别的国家之间进行战争,为了取得胜利,梁王养了大群玉蜂,并懂得驾驭这些玉蜂,以备在战场上杀敌至胜,这是他的秘密武器。有一天,梁王外出,回来后发现玉蜂不见了,原来他的小女儿好奇,放跑了玉蜂。梁王大怒,将其所有的女儿均活埋,葬于山上,就是现在的九女墩”。除此之外,点将台、梁武庙等等都有美丽的故事。

  梁王城遗址中心地理坐标为东经117 °47′629″,北纬34°30′713″,高程24~28米。早在1957年的建国之初,江苏省考古界的前辈们在文物调查中就已经发现梁王城遗址,并对遗址做出了初步的判断,认为上部是汉到春秋战国时期的堆积,下部是商周时期的堆积;到1995年,为配合淮河水利委员会东调南下河道取直工程,由徐州博物馆和邳州博物馆联合对梁王城遗址进行了小范围的抢救性考古发掘,出土了一批重要的遗物遗存;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作为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沂沭泗河洪水东调南下(韩中骆)工程在21世纪初陆续启动,根据规划,梁王城一带中运河河道将向东拓宽40~50米,如此一来,梁王城遗址文化层堆积最为丰富的“金銮殿”高台将有近一半的面积在河道开挖后不复存在,梁王城遗址的西侧也将被削掉一部分。面对这种情况,对梁王城遗址进行大规模的抢救性考古发掘保护势在必行。

  而实际上先期的考古调查工作从2003年就已经开始启动,首先由徐州博物馆对遗址展开调查,2004年在江苏省文物局的统一领导下,又由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调查队对遗址进行了复查。调查发现:梁王城遗址由东、南、西、北四面城墙围合而成,平面近长方形,遗址上现仍存有高出周围地表约1~3米的城墙,其中南、北、东城墙均保存较好,西城墙情况不明,经测量,梁王城遗址南北长1100余米,东西宽约900米,遗址总面积约100万平方米。城内西部有一高出周围地表1~2米的高台,当地居民通常称之为“金銮殿”,金銮殿高台西部已被中运河施工破坏,现平面近梯形,南宽北窄,东西残宽约120米,南北长约160米,总面积约20000平方米。从运河岸边的断面观察,“金銮殿”高台文化层堆积厚度达5米多,发现有大量的扁凿形鼎足、鬲足、罐口沿、豆柄 、板瓦、筒瓦等陶片。江苏省文物局专家组组长,江苏考古届的老专家邹厚本教授说:“梁王城遗址就像一本厚厚的书,一本活教材,各个时期的堆积都有,向人们展示着其魅力。”

  正式的考古发掘工作从2004年的4月份开始,发掘工作由南京博物院主持,徐州博物馆和邳州博物馆三家单位联合组成梁王城考古队,期间南京大学考古系、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的学生在工地实习并不同程度地完成了部分发掘任务。而由于发掘任务的繁重、遗址堆积的复杂,考古队还从陕西、河南、山西、山东各地聘请考古技工参加发掘工作。以下是历次的考古发掘情况。

  2004年4月~2005年1月,梁王城遗址进行第一次大规模的考古发掘,历时近9个月,发掘面积约1100平方米。基本搞清了梁王城遗址“金銮殿”高台的地层堆积情况及主要的堆积遗存、梁王城遗址城址本身的年代及城墙的结构特点等。

  2005年3月~5月、2005年10月~2006年1月,梁王城遗址进行考古调查和勘探工作,历时5个月,勘探面积约100万平方米。主要对梁王城遗址城址内进行钻探,了解了城内的地层堆积情况。

  2006年4月~2007年5月,梁王城遗址进行第二次大规模的考古发掘,历时近11个月,发掘面积2100平方米。发掘发现一处大汶口文化时期的大型作坊遗迹、西周墓地及与梁王城城址同时期的一处大型夯土台基。

  2008年1月~2009年1月,梁王城遗址进行第三次大规模的考古发掘,历时13个月,发掘面积约5500平方米,此次发掘区域主要处在“金銮殿”高台西侧紧靠运河的施工范围内,另外根据工程的实际需要,考古队又抽调人手对导流河施工区内进行抢救性发掘,并对梁王城南、北、西三面城墙进行探沟解剖发掘。发掘取得重大收获,发现大汶口文化晚期墓地,搞清了梁王城遗址西城墙的确切位置,并在导流河处清理出一东西向的战国时期的排水沟渠。

  鉴于梁王城遗址的重要性,2002年江苏省人民政府将其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苏政发[2002]130号,遗址编号为389,分类号为Ⅰ-11)。2004~2009年,梁王城遗址的多次发掘均取得了重要收获,发掘成果显著,国家文物局南水北调专家组、淮河流域文明研讨会专家组及江苏省文物局专家组等均对梁王城遗址的发掘成果给出了高度评价,人民日报、新华网、新华日报、江苏卫视、扬子晚报、现代快报、徐州电视台、都市晨报、彭城晚报等分别从不同角度对历年的发掘成果给与了不同程度的报道。梁王城遗址也在2005年入围34项中国重要考古发现之一,2007和2008连续两年成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入围项目之一。

  多年的发掘工作主要集中在遗址西部的“金銮殿”台地之上,发掘证明,梁王城遗址文化层堆积深厚,普遍在3米以上,最深处达5米。内涵丰富,地层堆积从早到晚依次为大汶口文化层、龙山文化层、西周文化层、春秋战国文化层、北朝—隋文化层以及宋元文化层等。在此,简要介绍一下“金銮殿”的文化层堆积情况。

  “金銮殿”高台地表基本平整,按照土质土色及包含物的不同,地层堆积共可分为11层。分述如下:

  第1层:耕土层,黄褐色土,厚18~35厘米。

  第2层:灰褐色土,土质略硬,均匀分布于探方内,层面距地表18~35厘米,层厚15~25厘米,出土有青花瓷片、青瓷片、瓦片,另外出土有零星的铁器。文化层属明清时期。

  第3层:黄灰色土,土质疏松,该层在探方内分布不均,由东向西渐薄至消失。层厚0~30厘米,出土有白瓷片,上饰酱色釉花纹图案,另有灰陶罐残片、瓦片等。文化层属宋元时期。

  第4层:淡灰色土,含黄沙颗粒,土质较疏松,由东向西略呈斜坡状堆积,层厚33~54厘米,出土遗物包括有青瓷片,可辨器型有青瓷碗、青瓷盘、青瓷豆等,另出土有较多的灰陶片,可辨器型有四系罐、缸等,纹饰以绳纹为主。文化层属北朝至隋时期。

  第5层:灰褐色土,土质略硬,该层堆积较厚,在探方内均匀分布,层厚38~65厘米,出土遗物中包括有青瓷片、灰陶罐等,另外有较多的素面板瓦、筒瓦等。文化层属北朝至隋时期。

  第6层:灰绿色土,土质略疏松,水平分布,层厚13~32厘米,出土遗物中包含有大量的绳纹板瓦、筒瓦残片及一些云纹瓦当残片,另外出土有印纹硬陶片,灰陶片,可辨器型多直柄折腹豆、罐、盆等。文化层属春秋战国时期。

  第7层:深灰褐色土,土质较硬,夹杂有碳屑等,层厚55~72厘米,出土陶片以夹砂灰陶为主,可辨器型鬲、盆、豆、罐、钵等。纹饰以绳纹为主,素面次之,有少量的弦纹。文化层属西周时期。

  第8层:灰褐色土,土质坚硬,夹杂有碳屑、红烧土颗粒,层厚45~52厘米,出土陶片多为夹砂灰褐陶片,可辨器型中鬲的数量最多,另有罐、簋、豆等;纹饰以绳纹为主,有少量的弦纹、方格纹等。文化层属西周时期。

  第9层:黄褐色土,土质略疏松,夹杂少量的红烧土颗粒,层厚22 ~ 30厘米,出土陶片多为夹砂陶,其中黑陶略多,其次为红褐陶,有少量的泥质陶。纹饰以细绳纹为主,素面磨光者次之,还包括有篮纹、弦纹、附加堆纹等。可辨器型有鼎、罐、豆、杯、壶、器盖等,其中鼎足多为凿形。文化层属龙山文化早期。

  第10层:黄褐色土,夹杂大量红烧土颗粒,土质略硬,层厚32~38厘米,出土陶片中以夹砂灰褐陶为主,夹砂红褐陶的数量明显增多,另有一定数量的泥质红陶,纹饰以篮纹为多,另有刻划纹、弦纹、附加堆纹等。文化层属大汶口文化晚期。

  第11层:黄褐色土,次生土,有少量的红烧土颗粒。层厚20~26厘米。

  梁王城遗址的考古工作持续了5年之久,发掘总面积达10200平方米,至2009年1月中旬此项工作才基本结束,作为江苏省近年来最大的考古发掘项目,也属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历时最长、发掘规模最大的文物保护项目。梁王城遗址的发掘取得了重大成果,共发现各个时期的遗迹906处,其中包括灰坑537座、灰沟29条、墓葬274座、兽坑12座、房址27座、水井14座、道路4条、灶坑4处、窑址4处及大型夯土台基1处。发掘出土各类质地文物包括陶器、瓷器、石器、青铜器、铁器、玉器、骨器及蚌牙器类等4000余件,人体骨骸标本500余件。数据背后隐藏着梁王城遗址历年来发掘取得的重要学术成果和学术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苏北一座面积逾100万平方米的战国初期古城初现轮廓

  发掘明确了梁王城由大城和宫城组成,是东周时期都城级建制的双城制古城。确定了梁王城城墙四至及城外的护城河情况,并对城内布局有了初步了解。

  揭开了西周墓地的神秘面纱

  共发现西周时期各类墓葬66座,其中包括土坑竖穴墓57座,马坑7座、牛坑1座、狗坑1座,各类墓葬较为集中的杂错在一起,且多出现叠压和打破关系。

  墓葬均出现在西周地层的7层和8层层面上,较为集中的分布在一个区域内,其内还夹杂有兽坑,是一处西周时期的墓地。墓葬方向基本一致,规模均不大,有随葬器物的墓葬约占总数的40℅,鬲、簋、豆、罐等陶器或单个或成组合地出现在墓葬中,是典型的西周墓葬中随葬器物的组合,同中原地区出土西周器物比对发现这批墓葬从西周早期到晚期都有,有的甚至可以早到商晚期,也就是说此次发现的西周墓地延续时间较长,这对于研究西周时期的丧葬制度、器物形态、社会生活、年代序列等方面,提供了新的资料。

  在57座竖穴墓中,除M29、M40、M49号墓外,其余墓葬方向基本一致,在85~135度之间,即头多向东,墓葬平面形状均为长方形,长度在1.8~2.5米之间,宽度在60~80厘米之间。现以M27、M31为例介绍如下:

  M27,墓口距地表约1.5米,长方形土坑竖穴墓,墓口东西长2.05米,南北宽0.5~0.6米,深0.65米,墓葬方向94°。底部近平,没有发现葬具,在墓葬东端,即墓主人头部有一熟土二层台,宽0.25米,高0.2米,墓内葬一人,人骨架保存完好,墓主人仰身直肢,经鉴定为一成年女性。随葬器物主要放在东端的二层台上,均为陶器,包括有簋和罐各一件,鬲和豆各两件。另外在墓主人左侧肱骨和尺骨之间发现有一件小陶器和两件水晶饰品,其中一件水晶饰品呈六棱状长条形,残长4厘米,饰品晶莹剔透,制作较为精细,另外一件残缺,呈片状。

  M31,墓口距地表约1.65米,长方形土坑竖穴墓,方向97度,墓口东西长2.55米,南北宽0.75米,深0.35米,底部近平,没有发现葬具,亦没有二层台。墓内葬一人,人骨架保存较好,墓主人仰身直肢,经鉴定,为一壮年男性。墓主人身上佩戴有一串饰,挂在脖子上,从头部经胸前直到下腹部,总长约70厘米,约有160枚海贝,两两相对,用丝织品串在一起制成的。在墓主人左侧膝盖附近发现有一陶器,形制略小,用途不明。除此之外,随葬器物主要集中在墓主人头部,均为陶器,共7件,包括有陶鬲一件,陶簋、陶豆、陶罐各两件。其中在陶簋和陶豆里发现有兽类骨骼,经鉴定,包括有猪下颌骨、鸡骨头和鱼骨头。

  在发现的兽坑中,除S2为牛坑、S5为狗坑外,其余均为马坑,平面形状多近圆形,由于多数兽坑都遭到破坏,残缺不全,现以S1为例介绍如下。

  S1,马坑,是此次发掘兽坑中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坑口距地表1.7米,平面形状呈椭圆形,长径长2.1米,短径长1.7米,底部不平,从西向东渐高,深0.1~0.45米,方向35度,坑底铺有一草席,上葬有一马,马头向北,面向西,四肢伸直,坑内无任何随葬品。

  大汶口文化晚期房址、墓葬及大型作坊遗迹的发现,再现了5000年前史前人类的聚落生活场景

  大汶口文化晚期遗存是梁王城遗址中时代最早的一批遗迹,包括房址、墓葬及大型的作坊遗迹。通过发掘,认识到梁王城遗址“金銮殿”高台上均有大汶口文化时期遗迹,其中台地北侧为居住区和生活区,发现有房址12座、陶窑2座及一处大型的作坊遗迹,房址周围分布有儿童瓮棺葬6座;台地南部紧邻中运河河道为墓葬区,共揭露出大汶口文化时期墓葬142座,较有规律地排列在“金銮殿”高台西部1500余平方米的范围之内,发掘再现了5000年前梁王城先民们的生活场景,为研究大汶口文化时期的聚落布局提供重要的资料。

  龙山文化浅地穴房址中的罹难者见证4500年前的部落冲突

  到目前为止,梁王城遗址的田野发掘工作已基本结束,而室内整理工作才刚刚起步,随着研究工作的进一步深入,梁王城遗址的庐山真面目定会愈加清晰。而真正意义上的梁王城遗址考古工作绝不仅限于此,让其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得到更多人的关心和保护才是我们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

  (作者单位:周润垦系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原丰系徐州博物馆考古部)

 

 

(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1条)

  • 2786
    2786 2022-11-10 16:12

    发这篇文章的作者有点不了解实情情况吧,梁王城遗址跟李圩没有多大关系好不好,梁王城遗址都是我们王庄村的地,跟李圩有什么关系,而且最好的黑陶就出土在我们村的地里,几块国家立的遗址碑也是在我们村大堰上面,只能说不了解就不要发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