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明任邳雎铜军分区司令员及在新四军的经历

我的父亲蔡明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1937年9月在陕北抗日军政大学学习之后,留校政治部组织科任职干事。自1938年5月从延安绕道国民党统治区西安到达河南省确山县新四军竹沟留守处任职政治协理员、党总支书记,开始了他在新四军的活动经历。这一时期的证明人蔡明在他的遗留文稿中有李志民、张际春和朱理治。

1939年10月父亲蔡明调去新四军六支队一团政治处任职政治处主任。关于这个老一团,很多新四军老前辈在回忆录中有很多文章描述。例如时任老一团三连指导员的吴克彬在他的文章“跟随张爱萍同志挺进皖东北—老一团一段不寻常的战斗历程”中,就较为详细的记述了老一团东进皖东北、大柏圩战斗、第三连危境脱险、两次自卫反击战和不要收条的慰劳品等不寻常的战斗历程。老一团是1938年6月彭雪枫组建成立的新四军抗日先遣大队,连长以上百分之七十以上是工农红军出身,战斗作风勇猛顽强,以擅打硬仗闻名,而身经百战的老红军蔡明任职该团政治处主任可见一斑。这一时期的证明人蔡明在他的遗留文稿中有肖望东、彭雪枫和张爱萍。

1940年2月,为加强赵汇川的三支队,该支队原属于国民党安徽省第六专员公署抗敌指挥部第三支队(简称六抗三支队),后并入新四军六支队四总队。蔡明任三支队政治委员,同时姜林东、廉祥云、肖潮、宋康谷等一批政工人员到三支队工作。同年3月上旬,三支队改编为新四军六支队四总队十一团,赵汇川任团长,蔡明任团政委,柯愈强任参谋长,孙朝旭任政治处主任。1940年9月1日该团编为八路军第五纵队第三支队九团,团长赵汇川。蔡明改任八路军第四纵队(八路军与新四军合编之一部)政治部副主任、党委委员。

1941年1月皖南事变后,为加强新四军,八路军第五纵队编为新四军三师,五纵三支队编为新四军三师九旅,赵汇川的团编为新四军三师九旅27团,赵汇川为团长,政委蔡明,徐志斌任副团长,柯愈强为参谋长,孙朝旭为政治处主任。这一时期的证明人蔡明在他的遗留文稿中有刘瑞龙、赵汇川和康志强。

自1941年1月28日新四军三师九旅成立之后,所辖25、26、27团在旅长张爱萍、政委韦国清的领导下,即在邳睢铜灵地区开展了打击国民党顽固派、开创和建立了邳睢铜灵抗日根据地。邳睢铜灵地区位于江苏省的邳县、睢宁、铜山、宿迁县等地的结合部。是战略要地徐州的东南,陇海铁路徐州至邳州站以南,海(州)郑(州)公路徐州至宿迁段以北,邳州至宿迁的运河以西狭长三角地带,东西长约100公里,南北宽约30余公里。1939年底成立了中共邳睢铜灵地委会,1941年10月成立了邳睢铜灵军分区和四县联防办事处,1943年初改为中共淮北第三地委、淮北三分区。这一时期的邳睢铜灵军分区或三分区司令员先后是蔡明、赵汇川,分区政委为李砥平和康志强。1943年1月蔡明和李砥平同去延安学习,赵汇川和康志强分别为三分区司令员及政委。1945年蔡明在延安参加党的七大会议,作为华中代表团正式代表参会。这一时期的证明人蔡明在他的遗留文稿中有李砥平、孔石泉和蓝桥等。

蔡明在邳睢铜灵军分区工作的经历是被网上有人冒名的主要争议之一。冒名一方提出这时期新四军有两个蔡明,27团的团政委蔡明不是在邳睢铜灵军分区任职司令员的蔡明。分析依据是团政委蔡明不可能越级提拔为旅级的分区司令员。而这时27团的团政委又被另一人王静敏担任,因此推论蔡明此时可能被上级领导又安排了新的秘密的任务,不能被公开,在邳睢铜灵军分区任职的蔡明司令员只能是一个化名蔡明的人在这个分区司令员岗位上工作。

首先,27团的团政委蔡明是不是调任邳睢铜灵军分区工作?这个问题很简单,时任27团团长的赵汇川在其《川汇大海》一书的自传体回忆录中,37页和83页反复提到了27团团政委蔡明在1941年1月28日新四军重建时任职27团政委,1941年10月蔡明调任邳睢铜灵军分区司令员时王静敏任27团政委。1943年1月蔡明司令员和李砥平政委同时调离邳睢铜灵军分区赴延安学习时,赵汇川本人接任邳睢铜灵军分区司令员(该军分区改为淮北军区第三分区,简称淮北三分区),康志强是分区的政委。此任职调动同时被记载在《新四军第四师编制序列》一书的284、285页上。

其次,1941年10月1日成立的邳睢铜灵军分区、地委和邳睢铜灵四县联防办事处,明确提出军分区下辖三大队和邳南、睢宁、铜山三个县大队,在当地活动的新四军三师九旅和四师十旅一部并未归属邳睢铜灵军分区,军分区下辖的三大队改称九旅独立大队。在该地区活动的九旅26、27团接受九旅和军分区的双重指挥,所以邳睢铜灵军分区由团政委蔡明担任是再合适不过的人选了,因为蔡明曾任27团政委,协调27团等新四军九旅的部队可谓水到渠成。1943年1月蔡明与李砥平调去延安学习,接任该军分区的司令员仍然是原27团团长的赵汇川,赵汇川1942年6月调去华中局党校学习。赵汇川接任邳睢铜灵军分区也叫三分区时,分区下辖三大队(独立大队)编入27团为二营。据此推论,邳睢铜灵军分区初创时期,蔡明作为团政委接手军分区,下辖几支县大队和一支(营级)独立大队,有什么越级提拔之不妥?后期原27团团长的赵汇川任职该分区司令员也是题中应有之义,随着加强分区建设的发展和壮大,分区的级别逐步提升在我党我军的历史发展中并不鲜见,这点是很基本的常识,没有必要拿现在的正规化的部队职级调配说事。

在其次,时任分区的李砥平政委在其《我的往事片段》一书的自传体回忆录中也记述了蔡明任职邳睢铜灵军分区司令员的详细经过。在该书83页至87页的一段文字描述中,不仅有邳睢铜灵军分区成立时的组织机构人选、地点及背景介绍,而且也提到了邳睢铜灵和萧东这块地区的游击战争之所以能够坚持,这与及时得到新四军九旅主力部队的支援分不开的。他在书中提到,在我抗日地区受到敌人侵略威胁较大的时候,我们便请求九旅主力帮助我们予敌人以打击,缓和一下对我们的威胁。(摘自该书86、87页)

最后,蔡明同志和李砥平、张洪夫妇奉命调离邳睢铜灵军分区赴延安学习,在赵汇川和李砥平撰写的回忆录中记载的也非常详细。李砥平书中这样记载,我们刚过春节后的1943年初,接到淮北区党委和军区的通知,调我和军分区司令员蔡明同志赴延安学习,并要爱人张洪同志陪我同去延安学习。我们先到睢宁县二区,军分区派骑兵夜间护送我们过海郑公路敌人封锁线,离开邳睢铜地区到达淮北洪泽湖畔城淮北军区司令部。淮北区党政军委员会书记、军区政委邓子恢同志和军区司令员彭雪枫同志为我们饯行,参加作陪的有区党委副书记刘子久、军区政治部主任吴芝圃、行署主任刘瑞龙等人。(该书87、88页)

综上所述,蔡明在新四军这段时期从未用过任何化名,与他同时期并肩战斗的战友、上级领导及下属也从未听说过蔡明用过什么化名在邳睢铜灵军分区工作过,更没有听说这个时期新四军有两个蔡明或两个黄春圃的人同时出现。老红军蔡明同志从延安来到河南省加入新四军工作的第一天起,整个时期的历史任职和经历、活动等清清楚楚,既有历史的见证人、证明人,有新四军老一辈亲笔写下的回忆录、文章和文献的详细描述(如赵汇川的《川汇大海》、李砥平的《我的往事片段》、孔石泉的《孔石泉画传》、《新四军第四师编制序列》等),也有党史、军史确凿的历史记载(如《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名录》等),所以,历史不容假冒和编造,蔡明同志在新四军的活动、任职及经历是历史的记载、党和军队史册将永远铭记。

 

(12)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