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波涛:我的家乡——官湖古镇

养育我30年的官湖古镇,它的一草一木、一河一道等,每天不时都要在我脑海浮现,我为生在官湖镇骄傲,为养在官湖镇自豪。因为今天的官湖镇和以往相比较,那可是今非昔比啦。现在它是全国500家小城镇建设试点镇,是江苏省重点中心镇,也是全国五大板材加工基地之一,经济发展名列徐州市第一,是邳州市经济发展领头羊,现在走遍全国各地,每一提到邳州市官湖镇,那可以说基本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在此我要为故乡惊人的变化,大大的点个赞!

1986年官湖镇撤乡建镇,它位于邳州市中部,邳苍“天下水杉第一路“,纵贯南北,穿镇而过,省道250环抱镇区,南部距离邳州市13公里,北邻山东省苍山,地理位置十分显耀。自古以来都是邳北农贸中心,有邳州“北大门”之称。官湖古镇在明朝中期就闻名于世,嘉靖十九年(1540年),诗人黄辉作《官湖春日即事》诗二首,有“官湖柳色佛人衣”之句。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学正方言启记曰:“官湖、当邳州新城(邳城)之东十里,而近入都之孔道也,康熙年间辟新驿道,自江淮以南,南抵交广,东及浙闽,陆行者率绾軲于此,而官湖时为顿宿之区,以故北货委输,商贾骈溢于邳称巨镇”。明朝时期建有官湖木桥,清朝乾隆九年(1744年),改建石桥,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又建筑南门大桥。

官湖镇在民国初期,为邳县二区区公所驻地。建国后,先后为区、乡、公社和镇政府所驻地。

80年代改革开放浪潮冲击官湖镇,为赶上时代潮流,该镇积极行动起了,要想富先修路,首先他们整修主街道8条,总长5860米,安装路灯150盏,架设桥梁6座。当时,这个镇有汽车站一座,每天客运汽车56班次,年客运量100000人次。当时该镇为方便用户饮水,克服多方困难,在镇区建自来水塔两座、供水能力每眼井30吨/小时、平均日供水量150吨,收益人口1600人。当时自来水排水主要靠自流,最后排入官湖河和汪塘。当时,该镇有邮电所一所,电话装机56门,变电所一个,主变一台,容量为3150千伏安,供电所一处,全镇共有变压器12台,总计容量1286千伏安,全镇当时装机容量1300千瓦。

八十年代,该镇总建筑面积269910平方米,其中居民住房173.360平方米,人均住房13.37平方米/每人。生产用房78402平方米,公共建筑18148平方米。

官湖镇党委、政府领导审时度势,针对以上情况,他们不能坐以待毙,为更好发挥经济领头羊作用,他们想法设法,做到走出去引进来的招商方法,针对该镇现有情况,大力发展板材行业。将1993年尚有13家发展到至今1000多家板材私营企业,现在该镇已有高档装饰板材生产线6条,年消耗木材400万立方米,年加工板材250万立方米,约占全国总产量的十分之一。近年来,官湖镇经济建设突飞猛进,各项建设快速发展。

“几重芳树点春辉,官湖柳色佛人衣”。又云:“歇鞍桥侧酒方暖,柱杖林端莺啼飞”。均系明末诗人黄辉的赞句,从这就说明官湖在历史上就是风光旖旎,景色诱人的古驿道要站。1934年,国民党驻官湖团长吴云成,集富户之资,于官湖镇西山西会馆内,建图书馆、修鱼池、造假山和莲圹。圹内建有“云成”、“端臣”二亭,圆柱雕有“二龙戏珠”、“狮子滚绣球”,这些景点与“九曲桥”相连,为人们休息场所,可惜的是在“文革”期间毁灭殆尽。

2000年,市委、市政府统筹安排,区域划分后,将白龙埠乡并入官湖镇。现在的官湖镇正以崭新的面貌,以地多人广、人杰地灵之源,挑战21世纪,为”一带一路“建设做出应有贡献。

 

刘波涛

2017.7.14

(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