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乡长”老于(”职场故事”有奖征文):刘波涛

“自行车乡长”老于(”职场故事”有奖征文):刘波涛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我在乡镇供电所上班。因为工作关系,认识了一位姓于的副乡长。虽然他很年轻,刚过而立之年,但十分低调谦和,不愿人叫他“乡长”,于是大家都叫他“老于”。那时候没有八项规定、车改之类,他上下班和下村开展工作可以享受“公车”待遇。但我极少见他坐过公车,而是天天与自行车为伍。

那个时候乡里各项工作百废待兴,况且所在乡地广人众,是个农业大乡。作为分管农业的副乡长,老于深感重任在肩,为全面掌握全乡农业发展实际状况,他天天骑着心爱的自行车,深入各村实地了解情况,聆听广大群众意见、建议。由于老于每次到村组都是骑自行车,所以老百姓给他起个绰号叫“自行车乡长”,这个外号一直叫到他调离陈楼。

在走访调研过程中,老于了解到该乡院许村有一块四百多亩沙土地,因土质原因,所种农作物年年减产,村民们叫苦不迭。老于专门从城里请来专家,对土质进行认真检测分析,认为种植油栗非常合适。随后他将自己的想法向乡主要领导作了汇报,并递上可行性报告。经乡党委会研究,一致同意推广油栗种植。四百多亩油栗园在院许村村民的精心护理下,第三年便果实累累,一亩油栗收入达六千多元,村民们都拍手称快,齐夸老于是真心为民的“好乡长”。

老于不仅工作认真负责,而且还是个热心肠。一次他骑车到各村检查水稻栽插进展情况,当来到左东村时,看到一位六七十多岁的老大娘,正独自一人在稻田里插秧。当他问起老人为什么一人在忙时,老人回答:“丈夫前两年因病去逝了,唯一的儿子带着全家到南方打工没有回来,所以家里只有自己在忙。”老于二话没说,便放下自行车卷起裤腿,赤脚来到老太太的稻田地,帮助老人一起插秧。老于整整干了两个多小时,一直到乡里来人通知去乡上开会方才离开。

乡政府小车司机看到老于每天忙于工作非常辛苦,同时他家住县城,回家一次骑车行程近40里路,所以经常主动要接送他上下班,都被老于婉言谢绝。他常说,在乡里工作,骑自行车可谓好处多多,一是锻炼身体,二是欣赏乡野风光,三是容易走进群众中间,和群众没有距离感,好建立感情。

据有心人测算,在乡里任职5年时间里,老于骑行每年不低于一万里,相当于一年一次万里长征。直到今天,提起这个“自行车乡长”,当地许多干部群众还还记忆犹新、津津乐道。

 

 

(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