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过年(赵成海)

 

儿时过年(赵成海)

我们就一天天长大,长出了胡须和白发!年龄只是个数字,麻木地增加着。我们也并没有生活成小时候希望的样子,包括一年一度的“过年!”

    小时候的过年是神圣的,正规的,是要忙活很久的。现在的过年,也许你只需要去一趟超市,就什么都结束了!

      炸丸子、蒸馒头、做豆腐!这是每逢过年时老母亲一成不变的老三样,说起来简单,忙乎起来要好多天的,一般过腊月二十母亲就开始张罗这些了。过程就不再赘述,大家自行脑补,反正除夕之前,蔑拍子上是高高的一堆丸子,筐子里是满满的白馒头,大盆里是白嫩的豆腐!那才是我期望的年味!

     一套猪头下水是老父亲过年时的必备,那时买猪下水可是要托关系的!炉火烧红火剪,慢慢燎去猪头上的毛;把食用碱撒在大肠内外,,“打”干净大小肠;去掉蹄甲,烫干净猪蹄。一大锅热水放点大料煮熟,年后家里来亲戚,就什么菜都有了!

    堂屋大桌上总要有几包“果子”的,现在超市或路边随处可见,那些年可不是轻易能吃到的!金果棒、大芙蓉、羊角蜜、条酥……,那想想就流口水的感觉再也找不到了!

    几挂鞭炮,几副对联和门帘,这些都是老父亲带着我来完成的。那时没有透明胶带,估计就是有的话老父亲也不会用的!贴对联和门帘必须用自家打好的面浆糊,对联也没有现在的千篇一律的流水线印制,而是老父亲专门找人手写的,有的地方还滴着墨!我现在还记得有一年对联是“忠厚传家远,诗书继世长!”至于贴门帘的窍门——“红东绿西黄中间”,老父亲只告诉我一次我就记得了!而鞭炮,一成不变地每年都挂在门口杏树下,七岁之后都是我点的火!

     除夕饭后的时光也许是一年中最快乐的,大人们终于不再唠叨,弹“溜子”,打“元宝”,怎么疯就怎么玩。放鞭炮更是必不可少,倒霉蛋炸伤手更是每年都有。

    晚上的“守岁”是必须的,我们小孩子吃着瓜子花生,老母亲张罗第二天的饺子馅,一起聊着家长里短,直到老父亲说句不早了,睡吧!

    这几年好几次想按以前小时候的程序过一次年,但临近时每每作罢,今年也是如此。看来,还是懒了,也没那心情了!

     小时候的过年真快,也真快乐!现在的过年,只在超市和朋友圈里吧!“长大”这两个字真孤单,连偏旁部首都没有!

    小时候过年父母在身边,现在过年了父母在心里!小时候想起过年就流口水,现在想起过年就流泪水!

 

(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