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三秃子”传奇

一、“翟三秃”其人

本是黄帝后裔,家族图腾夏翟。中华西疆封国地,屈指千年历史。

忠勇刚直当先,义气仁爱需记。身置天地有忠孝,一身刚然正气!

—— 西江月

各位家人,开首一篇《西江月》说的是我们翟姓,自古以来,我们翟姓家族人丁兴旺,人才辈出,古有翟璜翟公做过宰相、翟义翟方进也是当时重臣,现代航天英雄翟志刚是太空漫步第一人,著名军旅导演翟俊杰拍的《大决战》系列更是电影的精品,还有更多我们不知道的翟姓族人在各个领域崭露头角。有的家人可能会说,那些都是别处的,我们家里有吗?你还别说,这话还就让你说对了,远处不说,说说我们岠山翟氏,自明洪武年间,我们家族从山西洪桐移民至今五六百年,繁衍二十多世,虽经过几次迁徙,形成现在村庄布局。我们家人每到一处,勤劳淳朴,耕读治家,教育子女习武读书,还真有一些名人耀祖光宗。四户曾庄的武进士翟鹏图,本是铁富涧沟分支,鹏图公是我们家族十五世先祖,武艺高强,力大无穷,且聪明机智,道光乙未科武进士,山西大同府守备,官正五品,各村都有他的传说,这里不表;楚墩克勤公做过布政司理事,他的两个儿子金镶金鑪做过营千总等等,还有获得武举武庠生、读过太学生甚多,这里不一一赘述。今天我要说的却不是官方获得功名人物,但是,他获得了当地百姓的爱戴,他视百姓为亲人,在百姓心中他是救星,他同样是我们家族的骄傲,他,就是被清朝咸丰称为“土匪”并蔑称为“翟三秃子”,而在百姓心目中被称为“三爷”、“徐三爷”的翟成友,我们的十四世祖!

翟成友,今邹庄镇池墩村人,池墩家人也是涧沟分支,他们从涧沟迁出较早,后来汉庄又从池墩分出。汉庄与涧沟交往尚多,想当年,涧沟翟姓与王姓发生冲突,倒是汉庄家人出面,那时汉庄在县衙做官甚多,不仅摆平事由还让王姓给我们翟家唱了三晚上大戏以示道歉,壮了我们家族威风。当然这是外话,暂且不表。那成友自小习武,为人仗义,又学得一身功夫,常打抱不平,自有一帮兄弟跟在身后,于是成友便成了小弟兄们心目中的大哥,他为人正直,善待他人,于是弟兄们便尊他为领袖。这奠定了将来做一番事业的基础!

各位,你若问我们三爷为何叫三秃,此名何来,他又做了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且听下回分解!

 

 

二、起兵呦鹿山

 

各位家人,上回说到池墩翟三爷翟成友自幼尚武,为人义气,爱打抱不平,赢得众乡亲一致好评。那些光着屁股一块长大的弟兄,有事没事都要聚在一起谈天说地,如果有谁遇到了解决不了的事,只要交给了三爷,哪怕是赴汤蹈火,三爷也要给他一个满意的结果。这就是三爷的“义”了,暂且不表。

且说三爷所处的时代,正是十九世纪中叶,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腐败无能的清政府为了支付战争的费用和赔款,加剧对百姓残酷剥削。但那时灾难连连,养育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也在那个时代发怒——黄河、淮河一再泛滥溃决,国难与河患同作。而鲁南地方官吏不恤,饥民无以为食。

对于当时民不聊生的惨状,《峄县志·灾祥志》有所记载:“咸丰元年春二月乙亥,雷电大雪……庚子夜,地震,声如雷。卯时又震,一月之内数震……秋八月癸酉,黄河决盘龙集。”“二年(1852年)春,大雨,三月大雨雹,岁大歉。冬十一月壬寅,地震。”“三年(1853年)春正月,大饥,人相食。丁卯大风。……三月辛亥,地震。”“六年(1856年)春,大旱,蝗败稼。…… 秋旱,虫害稼,苗几尽。”“七年(1857年)春,大饥,滨河民采菔为食,露宿,多冻死。夏旱,蝗蝻生,败禾稼。”

各位,你道菔为何物?菔即莱菔,就是我们说的萝卜,那萝卜本来有通气化食之效,但性偏寒,时值春季,百姓无以为食,能吃到萝卜恐怕也是万幸,饥民食后再露宿街头,冻死者不难理解也,人吃人之惨状时有发生。但咸丰正和叶赫那拉氏过着骄淫奢侈的生活呢,正所谓: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闲言少叙,书归正传。且说那时三爷已三十多岁,因家境贫寒单身一人,经常和伙伴们一起给人打短工。身材高大的他却几时混得一顿饱饭?闲暇下来和兄弟们说到这吃人的世道,眼里瞪着一团怒火,拳头攥的紧紧,牙齿咬得嘎巴响。

一天,有个在运河做纤夫的弟兄带来了振奋人心的消息:南方正在闹捻子运动,都是穷人,打败了官府,穷人有了饭吃,台儿庄附近的靳豹、朱有谷都运动了,北边的磨山层山的李其孟也闹起了运动。

几个弟兄坐不住了,一起望着三爷:“三哥,你也带我们运动吧!”其实,这些事三爷是早有耳闻,自己也曾有此心,可这是杀头之罪呀,三爷不得不慎重。一旦失误,不仅自己和弟兄们的脑袋保不住,还要被灭九族!三爷犹豫着。

“三哥,饿死是死,跟皇帝老儿拼死也是死,同样是死,男子汉大丈夫,哪能等着饿死,你就带我们运动吧!”几个弟兄一齐喊到。

“三叔,干吧,这总比坐等饿死有骨气。”这是三爷大哥的三子,乳名三美。他向来稳重,极少言语。

三爷看着已经二十的侄子,虽然身个已经长了起来,但是长时间的填不饱肚子,让这个孩子显得有些瘦弱。他再也蹲不下去,从地上噌的站了起来,大声喊道: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不求荣华富贵,但愿肚里有米。有种的,明天太阳升起的时候,呦鹿山上见!

第二天太阳升起的时候,一杆绣着“义”字的大旗在呦鹿山上空飘扬着,几十个汉子拿着铁锨木棍围在三爷翟成友身边,一场飓风将从呦鹿山形成,扫向鲁南苏北,扫向远在北京的清廷。

欲知后事如何,且待下回分解。

 

 

三、智勇“徐三爷”

 

上回说到,邹庄池墩的三爷翟成友因生活所迫,在呦鹿山举起义字大旗,喊着口号“不求荣华富贵,但求肚子有米”,“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公开反对清廷,那三爷剪掉辫子,把头剃的光光,意为反清复明,以至咸丰把三爷蔑称为“秃子”,这是“翟三秃子”的由来。暂且不表。

且说三爷起兵的呦鹿山乃苏鲁交界之处,北四五十里为兰陵县城卞庄,向西四五十里是台儿庄,向东四五十里是郯城,向南四五十里是邳州城,正处于几县交界地方。那三爷起事初期,名声不响,三爷有身好功夫,就带着弟兄们在山上练兵。

一天,有个弟兄说,“三哥,我们练兵也近一月,弟兄们都摩拳擦掌了,你带我们干一下吧!”三爷笑着说,“我正有此意。我想问你,你认为怎么干好?”那个弟兄说“找个小的坏财主,我们几十个弟兄弄他,不愁我们没有粮食。”三爷摇摇头,沉默了片刻,骤然起身,“要干就干大的!你敢去给送信吗,我明着干!”。

且说呦鹿山向东十多里有个大镇叫重坊,重坊南头有个刘姓地主,那刘地主家有土地百顷,加上重坊本来是大镇,粮食骡马的买卖刘财主他还要抽取买卖彩头,多年下来粮有万担,方圆百十里都知晓。刘财主也知道自己名声不好,家里有十几个家丁护院,平时大门有两杆火药枪站岗。

这天,守门的家丁收到一封信,说是给他家老爷的,家丁不敢怠慢忙把信递给老爷,那老爷看后脸色不悦,怒道,“拿我当三岁的孩子?两句大话就能吓唬了我。没听说你什么三爷四爷的,竟然想打我的主意。”转身对守门的家丁说,“这三天给我盯紧了!”。

两天内,家丁们都打起十二分精神,特别是夜里,所有的家丁都不许睡觉,院子里的各个角落都有人举着火把站岗,可是什么动静都没有。第三天重坊逢集,由于财主早有准备,门前摆摊的都被撵的远远的。早饭刚过,过来两个要饭的,老的五六十岁,小的十六七岁,都蓬头垢面,步履蹒跚。还没到门前,两个家丁都大声叱到“滚,也不打听这是什么地方,到这里要饭。”老人蹲下来,从口袋里拿出烟袋,孩子摸出火石,却怎么也打不着火,老人骂那孩子,“这么大了,连个火也打不着”拿来火石自己打了起来,可是老人也打不着,老人转身向着门卫,“兄弟,借个火。”两个门卫还没有反应,却见老人和孩子一个健步蹿了上去,每人一个门卫,连人带枪给揽了起来,手里多了一把尖刀。

各位,你道这两个主儿是谁吗?我不说大家也清楚了,那要饭的老人是翟三爷扮的,那个孩子就是他的侄子,后来被人称为小三爷的三美。他们爷儿俩控制住了门前站岗的,吓得那两个人只求饶命。这时从远处跑来二三十个汉子,跟着翟三爷,迅速冲进门里,还没等到院子里的人反应过来,堂屋里的刘财主早已在“要饭的老人”翟三爷的手里。

“我就是呦鹿山的翟三。我们不是要命的,你给我十担粮食,用大车送去呦鹿山。另外再把十担粮食就在你大门前分了,不然就跟我们走!”三爷的每个字都像洪钟般响亮。

刘财主看了一眼翟三爷,这是怎样的一个主呀?土匪抢劫都是偷偷的,他翟三传信明说三天之内来打,所以弄的他连续两个夜里家丁都没有睡觉,刚刚家丁吃过饭迷糊去了;再者土匪都是夜里活动,本想他翟三天大的胆子也不敢明着干,怎么这么不按常理出牌呢?看着翟三爷也只是奔着粮食来的,既然在人家手里,那还有什么话说!

片刻,一车粮食从大门拉出,不到一个时辰,十担粮食也在门前分了出去,满大街都在喊着“翟三爷”。

时间不久,坊间有种传说,翟三爷是瓦岗寨徐茂公转世,有勇有谋有义,后来,三爷又多了一个名字—“徐三爷”。

这正是:

初战非常理,有勇有智谋。未敢龙虎志,大义颂千秋。

毕竟不知翟三爷后来还会做出怎样的事来,下回分解。

 

 

 

 

 

 

四、计赚武贡士

 

各位家人,上回说到三爷首次带了弟兄们打了刘财主,有勇有谋,被世人尊称为“徐三爷”,实际上,三爷在谋略上确实高人一筹,咱们家族里还传着一段他“计赚武进士”的故事呢。且听我慢慢道来。

家人们知道,武进士鹏图公十五世,四户翟家人,道光辛卯(1831年)武魁,乙未(1835年)科进士,任山西大同镇驻马路守备,官正五品,那武进士武艺超群,力大无比,据说楚墩、涧沟、四户等地石碑碑帽大多是武进士捧上去的,很多老人这么形容武进士:那武进士扎腿束腰,双手抱起,举过头顶,置于碑上,面不改色。武进士天上武魁星转世,有神力。翟家人提起武进士,那是满脸的自豪和骄傲。这是外话,暂且不表。

且说那年,三爷在码头帮地方收皇粮,其实,这皇粮也就是我们以前说的公粮,自古以来,种国家的地缴国家的税这是天经地义的事,前几年我们国家取消了农业税,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和国家的政策。不提。

这天,有个弟兄向三爷汇报,三爷的事有人密报了官府了。三爷心中一惊,不动声色。书中暗表,三爷一生耿直、正义,看那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便产生了想推翻这个世界,让老百姓能“身有衣,肚有粮”的想法,便秘密加入了“天地会”,等待有一天能为百姓做点事。各位家人,在那个时候,这是反动组织呀,抓到是被杀头的,现在已经有人密报给官府,会有三爷的好事吗?但三爷表面不动声色,计上心来,用了一个“李代桃僵”的计策来。

且说三爷晚上找到武进士鹏图公–准确的说,那时鹏图公已是贡士,因那年殿试较晚,已经进入五月尚未殿试,那鹏图公新中贡士,又年纪轻,就闲呆在家。从年龄上讲,鹏图公小三爷三五岁,按辈分,二人是叔侄关系,由于二人都是我们家族精英,且都尚武,性格也相近,所以二人交往甚密。

那三爷找到鹏图公说:新年皇粮征收明天开始,可我明日有事不能前去,据说我若不去,以后也不让我去了,这好不容易找了个差事,我还舍不得丢掉,你也闲着在家,不如你替我一天,也让别人认认你这个未来的进士。

武进士生性豪爽,三爷又暗暗夸了他,心里自然高兴,自己在家也无事可做,也能到集市上玩耍,毕竟是自己小叔公相求。于是便一拍胸脯,满口应允。

次日,武进士当道集市上,便有许多官兵围了上来,大喊:“不要放走天地会翟三”。那武进士何等聪明,已知事情原由,但为了配合小叔公三爷,况且又新中了贡士,自由显露之心。恰有一个不知道高低的兵丁伸手去拿鹏图公,早被鹏图公抓住,用了一个“顺手牵羊”,轻轻一拨,摔出十步开外,其他兵丁见状,不敢贸然,便收纳兵器团团围住,只口中乱喊,不敢上前,那三爷微微一笑,一个“鹞子蹿天”,旋即跃起,口中一句“风卷秋叶”话音未落,身边的人纷纷倒地。

那领兵的小头目见状,不敢出手,双手拱起:你是何人?我们奉命捉拿翟三,与他人无关,你不要为难小人。鹏图公哈哈大笑:“武贡士翟鹏图”。那小头目一惊:贡士爷,您别为难小的,麻烦您和我们走一趟。

鹏图爷自仗无事,便和他们去了县衙,那县官虽不敢如何,却把贡士爷留在县衙,正巧赶上殿试,县官不得不放,鹏图爷就是那年中的二甲,钦点山西大同守备。

据说进士公武艺超群,当属一甲,但是因为三爷之事。被降为“赐进士出身”,最后点了山西大同守备一职。

这正是:

心存凌云志,浩气贯长虹。翟家好男儿,黑白皆英雄。

欲知后事,下回分解。

 

 

 

五、生擒兰山县

话说三爷起兵之后,凭其智勇,带领弟兄们连续打下几个大户,声势大振,官府悬赏捉拿“匪首翟三秃子”,老百姓都称呼三爷“义匪徐三爷”,每天都有入伙的弟兄。咸丰七年(1857年),山东巡抚崇恩到沂州督查清剿幅军情势后,这样上奏清廷:幅酋李希孟(李其孟)、贾玖等十数股,以邳州人翟三秃子一股为最悍……。其后几个月间,清廷大肆搜捕,各路幅军损失惨重:李武卞庄集被俘、邵三成郯城被杀、李洛窑湾被捕、马汶标部将任春南泰安被俘、任大麻子铜山被抓等等,一时间血雨腥风,起义斗争处于低谷,此时我们家三爷隐蔽在郯城重坊镇马头一带百姓家中,十二月十二日,方从容南去。

翌年春,清廷不仅加大围剿力度,同时收买叛徒,或委派奸细混入义军。李其孟及其兄李其孔、弟李其贤均因叛徒出卖被俘,后被杀害于济南,可怜弟兄三位英雄壮志未酬身先死,而马汶标亦被叛徒杀害。

后有人读至此,不禁拍案叹曰:

举义自有后来人,何惧屠刀阴森森。

壮志未酬身先死,惟使英雄泪沾襟。

此时三爷并未被清廷屠刀吓到,他一边更加积极打击与义军作对的地主顽劣,一边收容起义军的其他各部,壮大自己的队伍,寻找机会以进行更大的战斗。

时至七月,起义军仍处在低潮,三爷心里盘算,光这样下去起义军的士气低落,躲躲藏藏总不是办法,他想改变眼前局势,一个大胆的计划浮出脑海。

这正是:

有勇高山能打虎,有智深海可擒龙。

这天他叫来了他的侄子,人称“小三爷”的三美,低声对他说,你去见一趟九爷,须这般这般交代了一番。当然,三美是三爷的亲信,再者三美做事细心有智谋也令三爷放心,一般比较的大的事情,三爷都交代三美去完成,今天又委派出去想必又有大事了。

各位,这里的“九爷”是邳州的另一位首领贾玖,当时因为义军活动处于低谷,贾玖也领兵藏于邳州宿羊山一带,以避清廷的锋芒,而兰山县令刘锦堂已到兰陵,与分防县丞姚凤长扬言势必捉到“翟三秃子”。自古道“骄兵必败,哀兵必胜”,弟兄们听到李氏三兄弟及马汶标被清廷杀害,更加激起了他们的斗志,遂决定联络各路弟兄攻打兰山县令刘锦堂。说来也巧,那贾玖亦有此意,便派人联络王锅、于洛、邱春等部,汇集千余人,交由翟三爷统一指挥。

却说三爷领王锅、于洛等浩浩荡荡,高喊口号“活捉刘锦堂,为李家三爷报仇”,高调进入兰陵,兰山县令刘锦堂闻兵丁来报,说翟三率五六百人来攻,他也知道三爷足智多谋,做事不按常理出牌,但是他一来取功心切,二来也确实没把三爷放在眼里,遂派人去临县郯城、费县请求援兵,自己与县丞姚凤长率丁役300多迎击,三爷举刀出击,直奔刘锦堂,清兵依仗火炮,义军伤亡数十人。战未多时,郯、费援军赶到,三爷见不敌,只得后撤,刘锦堂生怕功被郯、费援军抢去,便婉谢他们回去,自己与县丞姚凤长领队追击。当清兵追至塔子山西沙河,忽地从两边高粱地里窜出四五百人,正是贾玖、邱春,此时三爷复又回头掩杀,刘锦堂猝不及防,众寡不敌。

原来,三爷高调攻打兰山县,依其性格,刘锦堂自会不疑,三爷亦估计刘锦堂会搬来援军,那样三爷不会是他的对手,必然败走,此时刘锦堂会贪功追杀,于是三爷便在路边埋伏贾玖、邱春一支杀他个措手不及 ,果然刘锦堂上当。众首领把刘锦堂团团围住,县丞姚凤长如笼中困兽,称还要单挑翟三爷,早被众弟兄乱刀砍死。刘锦堂由其亲信四五十人护卫杀出重围,且战且走却哪里走的了?众义军把刘锦堂围在一个废弃寺庙,妄想负隅顽抗,已有义军弟兄搬来柴草,点燃火把,投入寺庙,清兵被迫投降,众人把刘锦堂押到三爷面前,大家高喊:杀了刘锦堂,给众家兄弟报仇!倒是王锅手更快,一把抓住刘锦堂,高声说道:“三爷,把这狗官交给我吧”,说着,举起钢刀。

未知这刘锦堂性命如何,且听下回《避难葛家庙》。

 

 

六、避难葛家庙

:

书接上回。却说三爷与其他义军联合,攻打兰山县令刘锦堂,那刘锦堂果然中了三爷的计谋,县丞姚凤长被杀死,刘锦堂被三爷活捉。众家弟兄对清廷恨之入骨,欲杀刘锦堂给死去的弟兄报仇,那王锅手更快,抓起刘锦堂举刀就砍,三爷大呼贤弟且慢。那王锅急道:“三爷,留他何用?杀了这狗官,以解心头之气!”三爷缓缓说道:“各位贤弟,我们在刀头上舔血,别说杀他一个小小的县官,就是杀了皇帝小儿,也没有什么顾虑。我想问大家,我们为什么和官府对着干,不就是想让父老乡亲能吃上一顿饱饭吗?虽然杀个刘锦堂不比杀一头猪费事,可是这刘锦堂比一百头猪值钱呀!”众人恍然大悟,贾玖说道:“三爷,依你之见呢?”三爷果断的说:“换粮!”那刘锦堂听说三爷愿放他一条生路,如大海中抓到一根稻草:“三爷,只要您老人家放我一条生路,我愿送三爷粮食三百担。”三爷略一沉吟,那刘锦堂脱口而出:“再加百两白银”。三日后刘锦堂被兰山的宁商人赎回,三爷也安排人把粮食分给百姓,不提。

义军生擒兰山县令,斩杀分防县丞,大大鼓舞了义军的士气。清廷甚为恐慌,清咸丰朝(咸丰九年)实录这样记载:上年六月间(注;这是农历,公历当属七月),匪首翟三秃子、贾玖等,曾窜至兰山地方,焚掠一空,县丞被戗,知县被贼缚去赎回……

时至八月,三爷组织义军攻打兰陵东的长城、南桥一带,由于守军沂州协副将郝上庠早有准备,先用火炮轰击进攻的义军弟兄,义军伤亡100多人,三爷遂率军后撤至邳州良壁境内,但清兵仅仅咬住,追至良壁,又伤亡数十人,三爷只得把队伍化整为零,分头隐蔽。

却说三爷带两个护卫向东转移,未想到高板桥,早有清兵埋伏,三爷苦战得以脱身,两个卫兵阵亡,三爷也左臂重伤,鲜血直流。三爷马上一路狂奔,至邹庄葛家附近,又累又饿的三爷从马上跌落下来,连续征战两日,三爷滴水未进,再加上负伤流血,即使铁打的人也难以支撑。三爷私下看看,见不远处有个旧庙,他知道这是葛家庙,里面供的是关公,由于连年灾难,葛家庙的烟火已断,僧人也离开多年了,现在的葛家庙已经破败不堪。三爷回头一看,隐约看见追兵已至,附近又无遮掩,三爷心想,也罢,就是死在关公老爷面前,我心里也踏实,遂提起手中刀,用刀背对准马屁股拍了一下,马一惊,尖叫而去,三爷挣扎走进葛家庙。

三爷来到大殿,正殿里大门敞开,殿内蛛网遍布,满地灰尘,坐着的关公像失光落彩,黯然无神,左手扶着的大刀也仅余半截。三爷双膝跪倒关爷像前,低声说道:“关二爷,我一声最敬佩您,如您今天能保佑我平安无事,我给您重塑金身。”三爷说完,四下一看,殿内并无遮蔽之处,唯关爷后身手臂下有空隙,三爷轻轻靠近,贴住不动。

不一会,外面清兵追至,满院子吵吵嚷嚷,其中一个公鸭嗓子道:“爷,我亲眼看到翟三秃子就跑进庙中的,你看门前还有血迹呢!”另一个说:“这大庙里被我们搜过了,根本没有人影。”一个当官的模样说:“去大殿看了吗?”那个兵丁说:“老爷,这是关帝庙,我们带刀进去不好吧?”还有一个兵丁说到:“老爷,这大殿里都被蜘蛛网封住了,地上全是灰尘,进来个人起码得有痕迹吧?”那当官的说:“别说废话,跑了翟三秃子谁担当的起?你门两个爬上泥像上看看。”

话音刚落,果然有两个人爬上关爷像上伸头向里张望,三爷看的清楚,那两个人被缠着满头满脸蜘蛛网,一边用手划拉拨着,一边搜寻,三爷屏住呼吸,忽然其中一个士兵啊的一声尖叫起来。

不知三爷生死如何,且听下回分家。

 

 

 

七、重修关帝庙

 

各位家人,上回书说到,长城一战失利,三爷躲到葛家庙关帝爷像后,清兵追来搜捕,有两个兵丁还爬上关二爷身上向后窥视,其中一个“啊”的一声,引得众人一阵慌乱,以为发现了三爷,却听那个兵丁结结巴巴地说:“关老爷身后有条长虫,有碗口粗细。”众人哈哈大笑,以为他胆小夸大。书中暗表,我们这里把蛇叫做长虫,尊称为地龙。这兵丁没有看到三爷,却看到的是一条碗口般的地龙盘睡在关帝爷身后,想必三爷就是人间一条地龙吧。那关帝爷神灵庇佑三爷,才出现兵丁看到的一幕。

闲言少叙,书归正传。却说清兵正笑之际,忽从大厅外跑来一个清兵报告:“爷,庙正东二三里高粱地发现翟三秃子所骑的红马。”那公鸭嗓子又尖叫:“老爷,我明明看到翟三秃子跑进庙里,怎会没有?”那当官的说道:“放屁,翟三秃子生性狡猾、诡计多端,他若跑进庙里,会让我们看到门前有血迹吗?他无非想让我们在这里搜查耽误追捕时间,以便他好逃脱。听我命令,速向东追击翟三秃子,跑了翟三,我拿你们是问!”

须臾,大厅内没有动静,三爷从关帝爷身后缓缓走出,来到关二爷像前又磕了三个头,方起身而去。

刚立秋不久,葛家庙就运来了砖瓦石料,葛家关帝庙重修正式开工,附近百姓都传开了:义匪翟三爷重修葛家关帝庙。正殿关帝爷像重新修筑并绘彩,东西新建厢房,作为僧人居住和修课的地方,院中新浇铸了一尊一丈八尺高的关爷铜像:关二爷全身盔甲,座下赤兔马,右手青龙偃月刀,眉若卧蚕,凤眼圆睁,不怒自威。大门楼上四个金色大字“关帝神庙”。翌年三月,葛家关帝庙重修工作基本结束,定于二十四日开光。到了那一日,葛家关帝庙附近人山人海,都来看看翟三爷新修的关帝庙,还有的百姓把自家的农产品拿出来买卖,于是,每年的春夏之交的农历三月二十四日,便被约定为葛家关帝庙会,这个传统的古会延续了近百年,新中国成立后,葛家庙会迁到了镇政府所在地邹庄。而米滩村的已近八旬的希贤兄幼时读书于葛家,也见过葛家庙碑,依稀记得“义匪翟三捐资修建”等文字,但遗憾的是葛家庙毁于文革期间,现在到原址只能见到残瓦断砖了。

这正是:

世上不知仁善心,谁信泥胎保肉身?

众人若把义当头,莫问前程自有神。

闲话休提,书归正传。却说三爷避难离开葛家庙,大难不死,三爷感恩关二爷的庇护。他回到老家池墩隐蔽起来养伤,并让大哥家里的人想办法通知其他弟兄,告诉他们自己平安,期间有弟兄过来看他,他把自己避难经过说了一遍,并安排重修葛家关帝庙一事,让方便的弟兄操办此事,所以,修建葛家庙很快就开始的。而这次三爷胳膊受伤深及骨骼,俗话说伤筋动骨一百天,但是,由于弟兄们不断来池墩,三爷怕被清兵发现,于是决定带着弟兄们转移,三爷正思考去何地,一个弟兄说到,我们去郯城东南马陵山吧,三爷应允,于是三爷就到了马陵山附近的红花埠,一边养伤,一边指挥弟兄们操练,说来有趣,那三爷在养伤期间,竟交了一次桃花运。你若问何事,且听我慢慢道来。

三爷到了红花埠,住在一个王姓一户人家,这本来是一个弟兄的亲戚家,知道底细,另外三爷义字当头,恩泽苏北鲁南,那些贫穷的人家哪一家没有受过三爷的恩惠,所以三爷不仅名气响亮,也与乡亲们情切心贴,三爷自是放心养伤。那王家大妈已近六十,平时给人家接生,走家串户,认识的人也就多了,那天她和三爷闲聊,问及三爷家口情况,三爷说道:“年轻时家穷,娶不上老婆,现在四十多了,整天打打杀杀,脑袋挂在裤腰上,哪里还能讨媳妇呀?”那王婆说:“三爷,您也是人间的英雄,像您这样怎么可以没有家口,那将来谁给您养老送终呀?”三爷看着站在身边的三美,笑着说:“那倒不怕,我死了有我侄子给我送终。”各位家人,本来三爷的一句玩笑话,却在将来变成了真事。此话不提。

那王婆却说:“哎,怎么可以这样,男子无妻不成家,三爷是人中龙凤,我看给您找一个配得上三爷的女子吧。”

几天后,那王婆笑嘻嘻的说:“三爷,我真给您找到一位好女子。那女子是张秀才的女儿,名字叫采葛,今年已经十八九了。”

欲知后事,且听下回分解。

 

 

八、大义收干女

 

上回书说到,三爷在马陵山畔红花埠养伤,房东王婆要给三爷说亲,三爷习惯了鞍马生活,婉言推辞,王婆却说:“三爷,有道是男儿无妻不成家,像您这样人中龙凤,怎么能没有女人呢?我打听了,东海县有个张秀才,女儿采葛长得亭亭玉立,这孩子不但人长得好看,还知书达理,一肚子学问呢。这样的女子,配得上您吧?这样吧,三爷,明天我就专门去一趟。”

书中暗表,这张秀才原来也是穷人家出身,从他爹手里继承了几亩薄地,但这张秀才懂得勤俭持家,忙时耕种,闲暇读书,天不负人,读书得到了功名,也凭了多年的辛劳置了一两顷地。得了秀才依然亲自下田,农忙时实在忙不过来,就临时雇工几个人。张秀才人整体还好,为人和善,也不算刻薄,能理解穷人苦处,平时左邻右舍谁家需要写写画画,那张秀才都主动帮助的。

说实话,三爷真的从没有注意过这个张秀才的:一来,这张秀才不算个大户,家里只有一两顷地,不够三爷关注的标准。那三爷有句口头禅:三顷两顷好种田,十顷八顷拿点钱。这三爷是说,你家里有三顷两顷的地,正好够自己生活的,而你家有十顷八顷田的,你就要拿出一些钱,分给穷苦老百姓了,这是三爷制定的被“运动”的标准吧,也许正是三爷一些独特的思想,才有他在百姓心目中的“义匪”的尊称。闲话不提。其次,张秀才为人不错,在百姓心目中威望尚好,所以三爷的队伍从来没有惊扰过张家,他家的情况也不是太清楚,现今王婆一说,三爷真的有些心动了。

却说第二天,王婆早早离开家,傍晚才回来,笑嘻嘻地对三爷说:“三爷,我擎等着吃您喜糖了!”

你道王婆为何这么说?原来她今天去了张秀才家,对张秀才说:“秀才公,翟三爷看中了你家的采葛姑娘,托我过来说媒的。三爷不过年龄大几岁,人家可是人中豪杰,手下有几百个弟兄呢!”那秀才是个读书人,对三爷的名声还是了解的,虽然他听世上传言翟三的义气当头,但对于让这个和自己年纪相仿的人做自己的姑爷,他接受不来。可这张秀才毕竟有城府,对王婆说,我去和闺女说一声,张秀才去了后厢房,回来对王婆说:“闺女说,想让翟三爷亲自过来。”你还别说,这是姑娘的原话,那张秀才心中不肯,王婆的一句话“三爷手下有几百弟兄呢”虽是实话,也是恐吓,如果不答应,说不定哪一天那翟三带几个人来,不仅带走女儿采葛,如果他翻脸,这个家业保不住的,张秀才把这话说给了女儿采葛听,没想到那采葛竟然没有一点害怕的意思,对爹说:“爹,让那翟三爷过来,我要见他。”那王婆不知道采葛何意,只知道张家要三爷过去,以为好事成了。

闲话少说,书归正传。却说三爷挑了一个好日子,换了一身新衣服,骑上高头大马,由王婆带路,去张秀才家。那张秀才早已备好酒菜,并请了当地的几位社会名流做陪,三爷首位落座,众人寒暄几句,却从厢房轻轻走过来一个女子,来到三爷面前“噗通”一声双膝跪地,高声说道:“不知干爹今天来临,小女没能给您做身衣服,倒是给您做了一双鞋子,还望能合您老的脚。”说完,两手一举,把一双鞋子托在自己头上。三爷一怔,瞬间醒悟,一个何等聪明的女子呀,我三爷以仁义著称,若我此时强婚于她,今生还有何颜面对世人?三爷不露声色,接过鞋子,一把拉起采葛:“我儿辛苦!”

此时,三爷心中暗暗佩服采葛的机灵,赞叹之情油然心起,一招手,卫兵递过来两锭金块,对采葛说:“我儿,为父初次见你也没有什么礼物,这点东西有点俗气,就算为父给你的嫁妆吧。”采葛倒不推辞,双手接过:“女儿谢谢父亲!”然后从鞋子里抽出一把剪刀,袖于袖中,对三爷说:“爹,家里做菜不好,您慢用。”然后轻轻退下。

这一切,让王婆看的呆若木鸡,她不知道面前发生了什么,似乎也不相信这一切就在眼前发生。但是,这确实是真的。

这正是:

古有奇女花木兰,替父从军守边关。

今有女子张采葛,更显女子赛儿男。

三爷相亲又留下了一段佳话,欲知后事,下回分解。

 

 

 

九、大业梦难成

 

话说一八五九年末至一八六零年初,太平军英王陈玉成在安徽节节取胜,捻军重返淮北,进攻山东,邳北鲁南幅军刘平近十万人的队伍攻下了台儿庄城和汴塘的邳州大地主窦家圩寨,开仓放粮,救济贫苦百姓。起义军声势浩大,刘平也因此被太平天国天王洪秀全封为“北汉王”。

近来一段时间,三爷的心理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让家乡贫苦的乡亲们能吃上饱饭、穿上暖衣,凭自己的几百个弟兄出生入死浴血奋战能实现吗?三爷有些怀疑自己,论武艺,他不比那个副将郝上庠差,单挑,郝上庠绝对不是对手。但是郝上庠的背后是山东巡抚崇恩,崇恩的背后是腐败的清朝,那源源不断的清兵,他们数都数不过来,别说打了。他想把队伍集结起来,像北汉王刘平一样,像太平军那样有浩大的声势,也能和清兵大规模的拼杀。

一八六零年五月间,幅军洪佃一部与海州盛宗元部汇合,由峄县过大运河进往红山,击败兰山知县胡叔琳部和兖标游击范正坦部及峄县民团。此时,从苍山南撤的三爷、于洛、邱春等部,遇到沭阳幅军孔兆凤,便决计联合北上抗清。当义军进入郯城状口一带,此时,兰、郯、滕、费义军蜂起,那清兵更有准备,山东巡抚文煜急令德楞额、郝上庠率部星驰增援,联合郯城县令沈沅,阻止幅军北上。

却说三爷率部与郝上庠相遇,回想葛家庙落败一事,正是仇人相见,分外眼红,那三爷便举刀直挑郝上庠,早有其卫兵前来急救,被三爷砍翻三人,郝上庠只得举刀相迎,未及十、八回合,郝上庠招架不住,正待三爷逼近想擒拿郝上庠时,一侧清兵长枪刺中三爷胸部,另一卫兵举刀便砍,三爷用刀磕飞,砍断长枪,其他清兵欲近,早被“小三爷”三美带几名弟兄冲开,围住三爷,小三爷举刀断后,其他弟兄架起三爷,且战且退,退至武河西岸沙墩。谁知三爷这一走,竟然多年无踪迹,以致一八六一年八月五日,咸丰令军机大臣:据德楞额等奏,兰、郯等界剿办情形,现仍督饬兵勇蹑踪剿捕,并挑备马队,听候海防调拨一折。匪首翟三秃子、洪佃一尚未就擒,现在江北均无正当吃紧之际,难保不勾结为患,亟应乘胜歼除净尽,以绝根株。着德楞额等部分畛域,分路兜剿,务将翟三秃子、洪佃一二犯捕获,勿使一人漏网,以清余孽。文煜所调马队。。。。。。

各位家人,你到清廷为何对三爷、洪佃一两位义军首领这般切齿?三爷足谋多智、骁勇善战、轻财好施、深得民心,所以在百姓中影响极大;那洪佃一何许人,也被清廷痛恨?原来,清廷在太平军、捻军、幅军等反清势力沉重打击下,清军实力捉襟见肘,兵力日渐不足,到处招兵买马。一八五九年八月上旬,钦差大臣胜宝委派毕汝霖带兰山人洪潮到沂州招募新兵丁1000人,先期征募了于洛等300名新兵由洪潮带队赴安徽从军。书中暗表,这于洛就是幅军首领,那300名新兵也大多是苍山境内的幅军成员,因清廷搜拿紧急,俱改名换姓往清军充勇,而洪潮就是著名幅军首领洪佃一。那洪潮、于洛密谋举义,中途哗变,折返回乡抗清,以致在清朝弄个大大的笑话,重重的扇了清廷的一个巴掌,试想,清廷能不对洪佃一恨之入骨吗?那德楞额便全力捉拿三爷与洪佃一两位首领。一八六一年九月四日,兰山县令程绳武、郯城县令沈沅、清军郝上庠等率兵与邳州知州张富年、团总王恒清等在邳州高板桥将洪佃一部包围,洪佃一及其部将刘城、车光亮等24人被俘获,惨遭杀害。可怜一代英雄牺牲在清廷屠刀之中。后人有诗赞曰:

好汉洪佃一,立志志不移。

大业梦未成,英名鬼神泣。

此是后话,暂且不表。

却说三爷重伤后被小三爷三美公带领众弟兄死命抢出并退至沙墩,未及,清兵追至,便入芦塘、长城,那清军马队在郝上庠的带领下又搜至,三美公带领众弟兄掩护三爷到磨山、庄坞,未及两天,清军又搜到,三美公问及三爷,连续的征战与急行军,使得受了重伤的三爷体力严重透支,极度虚弱的身体难以站立,见侄子三美来问下一步打算,三爷喘口气说“折回邳州”。

你道三爷为何说这话?原来三爷、洪佃一等义军活动在鲁南邳北交界处,北有车辋崮、抱犊崮、成全山等各处均有义军,各山头之间遥相呼应,但清军都统德楞额令兰山知县程绳武“怀柔招安”,车辋崮圩幅军首领宋斌、杨元叛变投降,并带清军捕杀义军首领,那三爷、洪佃一等部失去了北部山区屏障,所以三爷选择了回到邳州以图后计。

毕竟不知三爷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十、英灵归故里

 

却说三爷带着弟兄回到邳州,他让三美把队伍分开,以便减小清兵搜查目标,自己带着三美在授贤的一个老乡家里养伤。由于伤势太重,枪刺中的地方距离心脏太近,加上连日行军奔波,伤口感染,大夫告诫三爷,半年之内不能动弹,毕竟也已五旬的人了。

这天,三爷精神好了许多,见三美和几个弟兄守在身边,说:“你们过来,我有个心事想和你们说。”他看见几个人围了过来,轻轻的继续说到,“我和太平军遵王有过交往,我想让弟兄们加入太平军,和他们一起干,你们看如何?”几个弟兄相互看看:“三爷,只要打这个腐败的清王朝,我们听您的!”三爷接着说:“这把匕首是遵王的信物,我想派人和他碰个面,谁去合适呢?”

大家听懂了三爷的意思,虽然路途遥远,还有沿途清兵,但是大家争着要去,最后决定由“小三爷”三美带着另一个首领过去,其余在家轮流护理三爷。

一个月后,“小三爷”三美从南边回来带来了振奋人心的消息,遵王欢迎三爷带着弟兄们尽快加入太平军,还捎来了亲笔书信一封。但是此时三爷身体并未见好转,由于天气炎热,多处累积的伤口有些化脓,另外三爷还咳嗽严重,大夫诊断后说可能是痨症。小三爷三美心情沉重,在这个关键时刻,那该如何是好?三爷招手让三美走近,声音很轻,但是很坚定的说:明天招呼弟兄们聚集。

第二天傍晚,二三百个弟兄聚集在一起,齐刷刷地等着三爷。三爷从床上起来,被两个弟兄扶到大家面前,三爷摆脱了两人的搀扶:“各位兄弟,大家为了让家里的父母、兄弟姐妹,为了让庄亲乡邻能吃上饱饭,穿上暖衣,跟着我翟三在风里雨里十多年,咱们把脑袋挂在裤腰上,随时都能掉下。可是今天大家能看到,单凭我们这几百条汉子根本做不到的,这是为什么呢?”三爷停顿一下,喘口气,“我们用一根手指捅不破坚硬的苹果,五根手指攥在一起形成拳头,就能砸碎坚硬的苹果和梨子。说真的,我们这两三百人,是打不过郝上庠的,别说山东巡抚了,只要我们全天下所以的受苦人齐心协力,就能推翻朝廷!”三爷说到这里,也许有些激动,咳嗽了一声,一口痰里夹杂红红的鲜血,众人想围上去,三爷用手止住,这时整个队伍寂静无声,就连围在附近的乡亲们也没有一点声音,几只虫子在叫,反而让这秋日的傍晚显得如此沉静。

三爷喘口气继续说:“我已经和太平军联系了,决定带大家一起加入太平军,当然,有人有妻儿,有父母,这我不勉强弟兄们,不能走的,我给大家准备了盘缠,愿意走的,和我一起走!”众人急忙上前,想阻止三爷,三爷看了看大家,身体晃了晃,一头栽倒在地。

书中暗表,郯城一战,三爷伤及心肺,加上未及时治疗,天气炎热,伤口化脓,另外三爷又感染痨病,就是今天说的肺结核,虽有中药却效果不佳,虚弱的身体加上生病,击倒了钢铁般的三爷。

一八六二年深秋的一个傍晚,一支二三百人的队伍将从邳州大地出发,领头的是一个躺在担架上,被几个弟兄抬着,清廷数次下旨捉拿,并蔑称为“翟三秃子”,而老百姓喜爱的“义匪”,并亲切称为“徐三爷”的幅军著名领袖翟成友。一群老人和孩子走了过来,孩子们用不懂世事的眼光看着这群衣衫各异,手持刀枪棍棒,和自己父亲年龄相仿的男人们;几位老人围到三爷担架旁,拉着三爷的手,泪眼婆娑,喉咙哽咽:“等你们早点回来。”

这支队伍走了,离开了他们奋战了十几年的家乡,他们将步步向南,融进反清大军的洪流之中。

二十多天后的一个夜晚,邳州北部池墩村翟成玉家,被一阵急促的拍门声惊醒,他披衣起来,门外七八条汉子,其中一个噗通一声跪倒在地,哭着说道:“大,三叔走了。”

各位家人,想必大家都能知道,这个跪倒喊大的人就是“小三爷”三美,三叔就是“三爷”翟成友,原来重病的三爷为了把弟兄们带到太平军,让弟兄们抬着走,他们为了路上顺利,选择晚上行军,也尽量走山区、湖泊等人少的地方,他们经过马陵山,从沭阳到了泗洪,穿越洪泽湖,又多在晚上赶路,条件十分艰苦,重病的三爷怎能经受如此的颠簸,当队伍到达淮河边汤沟附近 ,三爷昏了过去几次,小三爷和弟兄们围到三爷身边,三爷艰难地说:“弟兄们,我先走一步了。我答应遵王把队伍带过去,让弟兄们替我实现。”三爷用眼睛寻找三美,“我没能让家乡的父老乡亲吃上饱饭,”三爷拉着三美的手,看着满脸泪流的侄儿,似乎想说什么,嘴角动了动,只说出这几个字;“三儿,送我回家。” 便溘然长逝。

且说大爷成玉让人把三弟抬进家门,此时,听到动静的家人也陆续走了过来,大爷知道,最近清兵搜查甚紧,大爷全家还是听到风声就躲避,必须连夜安排老三。大爷不过六十岁,常年在田地里劳作,使这个高大的汉子特别苍老,黝黑的脸上布满泪珠,他叫过三美,哽咽着说:“三儿,你自小和你三叔亲近,情同父子,你三叔也视你如己出,他一直没成家,虽然未向我张口,但我懂得他意,今天我决定当着这么多人的面,你随你三叔这支吧。”大爷面向三美,“孩子,管你三叔叫大”。小三爷再也控制不住自己,噗通跪倒,大声哭起来:“大,一路走好!”

那一夜,家人们把三爷安葬在村北的一大块足足有一百亩的空地中,并用犁耙翻了一遍,看不出三爷埋葬之处,只不过在他的坟茔四角种了四颗核桃,当然,这也只有翟家人知道。

未及天亮,那七八条汉子跪拜了家乡父老,洒泪南行。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尾声、英雄终有后

 

公元2016年,邳州市岠山翟氏家族修谱,由希仲、秀岭爷孙两个操笔主修,本次修谱他们改变思想,注重发掘家族历史与文化的传承。岠山翟氏家族均知晓,岠山翟氏乃山西明初移民,先落脚于邳睢交界岠山,后未知何故,岠山翟氏家族举家北迁,分别以石桥、运河南岸、艾山东麓、苏鲁边缘等地为基,生息繁衍,后逐渐形成今天的村落,托祖恩庇护,家族兴盛,人口众多。奈彼时交通不便,族中虽有联络,但多有生疏,所用辈字,因村各异。

为了追寻历史,那希仲和秀岭一起访家人、查历史、找碑记,终究天不负人,在邳州北部几个翟姓聚居的村落,发现了刻于1835年至1894年间一些石碑,文字记载的有官至山西大同府守备的武进士、亦有作为文职的布政司理问等。总体来看,家族尚武,武举武庠生众多。

在这不足200年的历史中,碑文中的人名和族谱名却不能相符,这意味着碑文上有名的很多人的子孙不在本地,或升迁,或因为生活所迫离开家乡,时间的久远让他们迷失了回家的路。他们忽然萌发了一个念头,寻找离家出走的家人!于是,寻找家人的信息在翟氏宗亲群扩散出去。

2017年初,台儿庄马兰屯的翟卫忠发来消息,说他们的老家应该就是在邳州。经过接触,希仲、秀岭他们了解到:卫忠家庭尚武重义,爱打抱不平;太爷爷从宿迁沭阳一带迁到台儿庄,太爷爷成家后把父亲坟茔迁来,并迁来一批并非翟姓的坟茔;祖上人称“小三爷”;他们祖上对邳州北部的人特别有感情,或有来自于邳北的人登门都厚待之等。

那希仲秀岭获得信息,不敢怠慢,立即走家串户,询老人、查资料,他们去汉庄、访池墩,在廷标、希民叔侄的口传中,一个个血肉丰满、棱角分明、爱国爱家、义气冲天的翟家汉子成友、三美等先人浮现出来,于是,便铺通了卫忠回家的路:

当年,继子三美安葬了父亲—–一代英雄成友公,挥泪带领弟兄们南下,在淮河边,年轻的三美和弟兄们与追捕围剿的清兵决一死战,大多战死,三美重伤,但侥幸逃脱。他安葬了同生共死的弟兄,就在附近养伤。因伤势过重,三美也不久于人世。临死前,他告诉儿子家在北边,并要求儿子回老家。也许,那时把苏北鲁南捅破天的成友、三美等老人,因为清廷的追捕不敢直接回家,也没有把家的准确位置告诉后人。而他的儿子来到台儿庄落脚后,请来父亲与他战友的灵位,一起葬于台儿庄的马兰,才形成了卫忠一家祖坟中有那么多不是翟家人的坟,卫忠一家是离家一百五十多年的农民起义领袖的后人,是英雄的后代!

核实信息后,希仲、秀岭受家人的嘱托,代表家人去台儿庄接卫忠一家回老家,当希仲与年近八旬的老人拥抱,并在他耳边轻轻的一句:叔,我来接您回家。那老人老泪纵横,泣不成声,长叹一声:我们终于找到家了。凄苦中包含欣喜,喜悦中夹杂心酸。

各位家人,我想应该介绍卫忠给大家认识了:翟卫忠,中共党员,台儿庄区马兰屯镇月河坝村人,马兰屯镇党代表,台儿庄区人大代表,台儿庄区乡村英才,中旺养猪合作社理事长,台儿庄区农民专业合社联合社常务理事等。

那卫忠1998年开始创业,建起了养猪场从事生猪养殖,经过几年的摸爬滚打养猪场初具规模,并积累了一定养殖经验,2008年,成立了枣庄市台儿庄区中旺养猪专业合作社,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合作社先后被评为山东省农村信息化推广应用示范单位,枣庄市市级农民专业合作社,台儿庄区“乡村英才”培育示范基地。2012年CCTⅤ7《致富经》栏目曾做了专题采访,能文能武的卫忠也成为台儿庄区农民大学客座讲师 。

近年来,卫忠又推出了“江北明珠”牌生态黑猪肉,提高了养殖效益。并在台儿庄开设了枣庄市首家合作社直销超市—江北明珠农产品超市,深受广大市民的喜爱。2015年又在枣庄.临沂.潍坊.东营开设了四家“江北明珠”生态黑猪肉连锁店,大大增加了养殖效益,提高了社员收入。那卫忠也算得上我们翟家当代的一位英豪了。

这正是:

英雄从来豪杰继,将门岂能少虎子?

作为清末农民起义领袖的后人,卫忠无愧于英雄三爷成友,也无愧于“小三爷”三美以及几代为了老家而苦苦寻找的先人,当然,在寻找的过程中,我们借助家族口传,借助网络,借助测卷浩繁的档案,形成了我们家与国的共同记忆!

各位家人,《翟三秃子传奇》到这里就要结束了,感谢众多的家人在我写作时给我鼓励、建议、支持,也期待咱们家能有画师为这个故事插图,有机会我想出一个单行本。最后我把秀岭创作的这次寻亲有感作为故事的压轴吧!

与叔祖希仲寻亲有感

翟秀岭

2017年5月21日,与叔祖希仲代表岠山翟氏家族,去台儿庄区马兰屯镇月河坝(大运河北岸),探访叔祖卫忠全家,并成功接他们回家!幸福之至,歌以记之。

 

清末风云呦鹿山,英雄长叹离家园。

秋风秋雨秋夜里,孤灯孤影孤枕眠。

大运河畔五代人,乡愁相伴百十年。

马兰屯里传佳话,翟家代代出英贤。

网络相识整五载,今春修谱方深谈。

游子寻家心情急,吾与叔祖不怠慢。

骑车遍访村中老,终将两地信息连。

外世都说我俩痴,家人莫道书生闲。

百年寻祖梦将圆,喜极而泣不成眠。

天明赶往台儿庄,亲人相拥泪已干。

万语千言心头涌,月河坝上竟无言。

美公后人归家来,岠山翟氏谱新篇。

 

 

 

 

(4)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2条)

  • 4500
    4500 2022-11-13 19:52

    翟鹏图是邳县四户镇翟家村,清朝最后一名武进士,清道乙未科三甲(同进士出身)第十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