邳州民俗-社会传统尊称

邳州民俗-亲戚称谓

第一章第三节:社会传统尊称

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尊称、谦称是传统礼仪的一部分,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体现;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并流行邳州各地,用于书面语及口语。

1 一般交往尊称和谦称

对男子的尊称:公、子、君;或公子、君子;

对师长、有德行老人的尊称:老师。师父、长者、卿、先生、阁下、君、足下;

称对方父亲的敬称:令尊、尊公、尊翁;

称对方母亲的敬称:令堂;

称对方儿子的敬词:令郎、令嗣、令子、公子;

称对方女儿的敬词:令爱、令媛、爱女;

称对方兄弟的敬词:令兄、令弟;

称对方女婿的敬词:令坦、东床;

对同辈 友人的敬称:仁兄、贤兄、仁弟、贤弟;

对别人称自己儿子谦词:犬子、豚犬、贱息;

对人称自己妻子的谦词:贱内、荆室、内贤、内人;

男子自称谦词:小生、小子、晚生、侍仆、不肖、不才、小徒、小可、门生、门下;

妇女自称谦词:奴家、奴、妾、奴婢;

对人的敬称:您;

一般称自己的词:第一人称,我;

对第二个人的称谓:为第二人称:你,也称同志;

对第三个人的称谓:为第三人称他;

多人面前亲近称呼:咱、咱们、俺、俺们;

众人称为:我们、你们、他们、大家、同志们。

2  师徒朋友尊称

⑴老师:称为夫子、先生、函丈、西席、山长、蒙师等。

⑵父亲的老师或老师的老师称太老师。

⑶老师的父亲称师祖,老师的妻子又称师娘、师母。

⑷老师的兄弟称师叔,老师之子或徒弟称师兄弟。

⑸学生:称为弟子、门生、受业、小生、门徒、生徒、小子等。

⑹朋友同窗:称为友好、友朋、友人、友生、知已、心期、老友、刎颈交、莫逆交、忘年交、世交等。

3  官场尊称

⑴现今对做官人的称谓在姓后面一般都带上官职名,如王书记、李市长、冯主任、马科长、包乡长、石校长等。

⑵古代各朝代官职名称不同,称谓也不同,同时反映了官职、身份、地位。如:太子,继承皇帝之位的儿皇帝。公主:皇帝的女儿;附马:皇帝的闺女婿;国丈:皇帝的岳丈;中堂:宰相代称;员外:正员外的官职,对富有之人称谓;秀才:府州县学的生员,知识分子;博士:古代学官称谓;大人,对高官权贵称呼;夫人:命好的称号,对已婚妇女尊称;公子:富贵人家、官宦人家的子弟的通称;一般平民、仆人称为奴才、小厮、丫头、家人、管家、婆娘、汉子等。

4  传统年龄称谓

年龄的称谓,根据其称呼对象,使用范围不同,大体可分三类,一是基本称;二是概称;三是特称。基本称是年龄最一般的称呼,如年龄、寿、秩。比如说:“年方十八”、“年高八十”、“九龄童”、“八十高龄”、“寿八十”、“寿几何”、“三秩”(即30岁,一秩10岁)。邳州一般称岁,如十八岁、三十岁、六十岁等。

概称有:童颜(少年)、朱颜(青少年);留头(指女童、幼年留顶心头发);总角(儿童留在两边并扎成两小股发角);总发(垂于脑后的发根);鬓(儿童头上垂下的短发);龄(儿童换牙);笄年(15—16岁女子);冠年(20岁男子);待年(待嫁的女子);皓首(指老年人)。

特称有:花甲(60岁);古稀(70岁);而立(30岁);不惑(40岁);弱冠(20岁);壮(30岁);艾(50岁);耆(60岁);老(70岁);耄(80—90岁);期(100岁);下寿(60岁);中寿(80岁);上寿(100岁)。

邳州中年人对忌岁年统称腌攒年,如41岁,俗称腌攒岁。戏言“属驴的”,主癞、凶年岁,一般都避开这个岁数,可少说一岁或多说一岁。如47岁、51岁也称腌攒年,俗话说:“四十七、五十一,家有长子不娶妻”,这两个年内娶儿妻,传说主娼主凶;大都避开。

邳州的老年人对73岁、84岁称为旬头年,俗言道:“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去”。据说圣人孔子七十三岁仙逝,孟子八十四岁驾崩,我们平民活到这样岁数也该回地府了,更是百姓平民该死的年岁了,过去60岁的年龄已是高寿之龄了。俗说:“六十岁不死,就活埋”,人活到六十以上,是享年天命了。随着社会的进步,生活的富裕,卫生、保健、医疗等方面的技术的发展,中华民族人的平均享年已到72岁之龄了,过去认为六七十岁的人是无用之人,现今六七十岁的人是社会的财富,他们仍为社会贡献余热。

(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