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时悯乱象 感叹身世中 ——杜牧诗歌艺术特色浅议(作者: 周 波)

忧时悯乱象 感叹身世中 ——杜牧诗歌艺术特色浅议(作者: 周 波)
说起晚唐诗人杜牧,文人们都不陌生。晚唐时期,中央王朝在宦官专权、朋党交争局面下,势力日益衰微,藩镇势力日益强大。此种形势,对当时的文学创作也有不同反映。杜牧恰逢其时,他在忧时悯乱、感叹身世之中,流露浓厚的感伤情绪,与此相适应,晚唐诗的形式也日益向着华艳纤巧趋势发展。

此时的杜牧,也许看到了唐帝国的种种内忧外患,政治上想有一番作为。他的某些作品,在当时也表现了一定的爱国忧民的思想感情。文宗太和元年,朝廷派兵镇压沧州抗命的藩镇,他写了《感怀诗》,慨叹安史之乱以来藩镇割据、急征厚敛造成的民生憔悴。他又写下了《河湟》一诗:“元载相公曾借箸,宪宗皇帝亦留神。旋见衣冠就东市,忽遗弓剑不西巡。牧羊驱马虽戎服,白发丹心尽汉臣。唯有凉州歌舞曲,流传天下乐闲人。”诗人通过河湟无力收复的事件,对朝政的昏乱和国势的衰微,表示无限的忧愤。

杜牧的咏史诗也很著名。有的诗是借历史题材讽刺统治者的骄奢淫逸。如《过华清宫三绝句》中的两首:“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新丰绿树起黄埃,数骑渔阳探使回。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来。”诗里通过人们所熟知的唐明皇杨贵妃的故事,含蓄而有力地讽刺了晚唐帝王们的荒淫无度。其创作意图和他不满“宝历大起宫室、广声色”而作《阿房宫赋》是完全一致的。他另一些咏史诗作,也都带有明显的史论特色。如《赤壁》诗:“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乌江亭》诗:“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都是对历史上兴亡成败的关键问题发表独创的议论。

还有杜牧的抒情写景七言绝句,艺术上也有很高的成就。例如《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这些诗句词采清丽,画面鲜明,风调悠扬,可以看出他才气的俊爽与思绪的活泼。

从整体而言,杜牧作诗比较重视思想内容。他认为文章应“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辞采章句为兵卫。”他很推崇李杜(李白、杜甫),说“李杜泛浩浩”,“杜诗韩笔愁来读,似倩麻姑痒处搔”。这些观点、论述,可以看出杜牧在诗歌理论上的主张和创作上的极积追求。用一分为二观点看,杜牧也有些不足,他的有些诗也带有思想感情很不健康倾向,有的诗还带着个人潦倒失意的感伤情调。这与时代局限与他特殊时期的处境有关。读者应理性分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1)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