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老头”郑崇根 | 作者 王以太

乍听郑副局长几个字,也许有人疑问“到底是正还是副”?你把概念弄混了,不是正而是郑,即邳州市劳动局的郑崇根副局长。当然现在退休了,自称“阳光老头”呢!熟悉的同志见面仍称郑局长。“副”字就显得多此一举了,那是档案上的文字,在我们眼里,他就是郑局长。

郑局长是南方人,他有南方人的缜密精细,也有北方人的坦率豪爽。前年隨“大天旅行社”赴越南金兰湾旅游时,同住酒店一个标间,笫一次认识了他。他说话不多,却句句点石成金;行动有序,步步恰到好处。在集合或离店整理物件时,我往往手忙脚乱、狼狈不堪;他却箱、包、物品井然有序,隨时触手可及,显得轻松自如。他考虑问题也比我细,善於适应新的环境和变化。那天要去集体游览“百蛋泥浆浴”,领队要我们都去“泥奖浴”一下,我俩犹豫了。头天晚上商量的对策是:去看、但不“浴”。理由是:年龄大了怕凉,再想那“泥浆浴”豈不个个成了“泥猴子”,我们不是年轻人了,不赶时髦,不凑热闹。笫二天,我们胸有成竹地上了大巴车。走到半路时,我正想像着到那里人家都去“泥浆浴”了,我俩去那里合适呢?犹豫间,他忽然悄悄告诉我“改变主意了”: 千里遥远来到異国他乡,从没听说过什么“泥浆浴”,满新奇的。不然咱就开一次这个洋荤吧,否则失之交臂,会留下遗憾的。我想也是,正愁没地方去呢,很快附合了他的动议。到那一看,情景倒也喜人,约百个“蛋壳”散落坡间丛林之中,一个壳里置一个小盆池子,我称“包间”。我们八个人则结伙进了可容多人的大池子。其实水也不凉,浴后的“泥猴子”用水一冲洗,又都现了人的原形,并无大碍。后来一想,亏他适时的应变能力,断掉了我恼子里的“一根筋”,才有了一个圆满结局,遂也成了此次越南游的一大特色和亮点。

文章图片2

本文作者与郑崇根在越南旅游合影

在购物时,我们都买了一大包越南腰果,我回来一放了事,他则不声不响精细地分装成一袋袋的小包装,这是为回来馈赠亲友做好准备的。这个金点子看似简单易行,我却没有想到,第二天依样学样,也分成小包装,既美观好看,也方便箱子里存放。

一回生,二回熟,我很佩服他,他也不见外地向我讲述南北方人的不同和差别——其实就一句话:各有优缺点。南方人心细认真,一丝不苟,斤两必争、辎珠必较,其实是“亲兄弟好算账”的翻版,那是头恼精明灵活;“丁是丁、卯是卯”,那是会过日子、会经商的具体表现,是他们的致富有道。有了钱,社会经济自然也就发展快了。北方人豪爽大气,执着丈义,甚至力所不及也要硬撑着,“死要面子话受罪”,“两肋插刀”不计得失,往往容易失去先机,也忽略了许多商机,所以经济发展较慢,比南方显得后进。

南北方的差距,除自然天气条件不同外,我想不外乎就是这些方面了。郑崇根局长所以能来到邳州工作,也是“得益”于南北方的差距呢。

文章图片3

摄于1967年

一九六一年,郑崇根同志技校毕业,响应党的“到祖国最艰苦的地方去”的号召,苏北特别是徐淮地区是江苏的“北大荒”,也是江苏的北大门,地广物稀、地势险要,虽暂时落后苏南,却也大有发展前途。苏南支援苏北,成了江苏的一项大政方针。郑崇根同志,走出枝校大门,背起行囊,和同学们一道,毅然大踏步向苏北走来,跨大江、越淮河,三百多人的队伍安营扎寨于云龙山下,郑崇根一行七人又马不停蹄,直奔古邳州运河的新兴宝地,在这里搏风击雨、在这里战天斗地。首先克服生活上的不习惯,从吃大米改成吃煎饼,咬不动就用开水泡开再吃;一天三餐变成了一天两顿饭,上午九点,下午三点,从乡村到城市机关都一样,不适应也得适应,窝窝头、秫糊汤、山芋干、杂粮面,什么都吃过,却很少能吃饱过。环境脏乱差,洗澡成了奢侈品,虱子衣缝钻,臭虫床上爬。同来的七位同志,后来陆续跑回了五个,还有一位病逝的。他却大无畏地闯了过来,是他们那一批唯一坚持到底的钢铁战士。他在这里扎下了根,娶妻生子,根深叶茂,把宝贵的青春献给了邳州人民的发展事业……他从乡村到商业、再到劳动局。一路走来,半个世纪过去了,从一个小青年变成了一位花白头发的“阳光老头”。

文章图片4

摄于1981年

他深有感触地说:南北融合很重要,各自取长补短,就是优势互补吧。他讲了一个笑话,他在商业局工作的时侯,有一年南方某县商业局组团来邳县交流,一天早晨团里几个人散步走到街上,看一家“回民饭店”生意很火,顾客盈门,认为经营不错,便上前问这问那,意在学点经验,可店方见来几个“南蛮子”光问不买,很不高兴,不客气发问“你们买不买?”回答不买。店方更来气了,大声驱客:“不买你问这么多干什么”?弄得南“蛮子”们哭笑不得,双方不欢而散。回来向县商业局一说,很没“面子”的赵辉局长只好诚肯向人家赔礼道歉。

有一天晚上,已是商业局股长的他带着孩子去剧场看戏,检票进门时,把门的见他操着南方口音,以为是船上来的南蛮子,一把拉住不让进,硬要不到一米高的小孩子买票,熟知政策的他不买账,大声据理力争,双方吵了起来,“蛮”声高,“夸”声壮,争来争去,互不退让。有人认出了他,便对把门的说:“他是商业局的股长,你唬不倒他。”一听这话,把门的立即偃旗息鼓,撤了下来。这种盲目地排外情绪确实要不得!伤了和气,甚致阻断了财路,亏大了……

郑崇根局长退休了,但这位“阳光老头”的“阳光”仍温暖着邳州人民的心;他的双脚也仍然漫步在邳州这块古老的土地上——东方花园里、水杉路中、桃花岛公园、甚至三汊河菜市场,到处都留下了他的足迹和身影。

这里曾是他青时期的筑梦之地,现在成了这位“阳光老头”的第二故乡。

文章图片5

摄于1981年

文章图片6“阳光老头”郑崇根 | 作者 王以太
(1)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