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求一字稳 耐得半宵寒 ——浅议诗的修改 (作者:周 波)

为求一字稳 耐得半宵寒 ——浅议诗的修改 (作者:周 波)
每天微信呈现的文稿,估计诗歌占比最高。耐人寻味的好诗很多,但一些很别扭、粗糙泛滥的诗也不少。究其原因,除了草率应景外,在诗的认真修改方面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文不厌改、诗不厌改、字不厌改,这些都是为文的经验之谈。诗,乃文之精萃,篇幅短、容量大、情意深,尤其需要改。

诗要达到完美境地,总得日锻月炼,千锤百炼。“新诗改罢自长吟”、“意匠惨淡经营中”、“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这都是大诗人杜甫的名句。杜甫的才能够杰出的了,然而他自己作诗还是苦心经营,改而又改。

为什么作诗需要修改?
首先,人们对客观事物很难一下子完全认识清楚,需要有个过程,需要不断地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毛主席说过很精僻的论断:“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由物质到精神,由精神到物质,即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这样多次的反复,才能够完成。”诗歌虽然不同于政论文,但它也同样是客观事物的反映,同样是需要经过反复研究、思考,才能反映恰当。诗歌修改的过程,就是对现实生活的再认识的过程。反复修改,就能够使诗歌愈益真实地、深刻地反映客观现实。

其次,从诗歌本身要求来说,诗的语言特别要求精练、生动、新颖,诗的艺术画面特别要求形象、传神、有韵味。因而也特别需要修改、加工、精益求精。鲁迅说过:“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刪去,毫不可惜。”毛主席曾引用了鲁迅话后,教导我们:“现在的事情,问题很复杂,有些事情甚至想三四回还不够。鲁迅说至少看两遍,至多呢他没有说,我看重要的文章不妨看它十多遍,认真地加以刪改,然后发表。”这里虽然讲的是修改文章,但对于诗歌也同样适用。

再次,写作的技巧,其实不是写作的技巧,而是刪掉写得不好的地方的技巧。诗的修改,通常为三步骤:刪、増、换。所谓刪,就是把可有可无的字、句刪掉,去掉杂质、挤掉水分,使诗更精练,在尽可能少的文字里容纳尽可能多的内容。托尔斯泰说:“为了区分纯金,就得筛掉沙粒。”増、换也都是围绕诗歌创作臻于完美的目标,该增得増,该换则换,力求言简意赅。

改诗和写诗都是艰苦的劳动。写诗难,改诗比写诗更难。刘勰说过:“富于万篇,贫于一字。”这种情况,写诗时容易碰到,改诗时更容易碰到。但不管怎样难,都应该下功夫修改。正如契诃夫所说:“多次修改绝不应使你恼怒,因为功夫愈细,成品也愈好。”但愿写诗朋友,能够从千百个字、千百句话里,炼出一个字或一句话,把诗的一字一句都加工到高度完美、无法搬动的地步,真正成为完整的艺术形象的筋骨和血肉。

(1)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