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当年旱改水 (作 者:高福岗)

话说当年旱改水 (作 者:高福岗)

过往睡了,记忆醒着。但那些过往却成为辉煌,总在记忆中让人刻骨铭心,譬如当年那场轰轰烈烈的“旱改水”。 一一题 记

那一年的仲夏,在家乡过满山下贫瘠而又沉寂的土地上,出现了亘古以来从未有过的水乡生机:一块块方格状的农田镶嵌在新开挖的沟渠之间,涓涓细流浸泡着干涸的土地,社员们在几名江南水稻技术员的精心指导下,开始将嫩绿的秧苗从笨拙的指间插入镜面一样的水田里…….

那一年,是公元1971年。

秧苗一下地,大家便守望着秧田边,像慈爱的母亲呵护着新生的婴儿。施肥、除草、治虫,眼看着秧苗由绿变黄,又由黄变绿,直至扎根分蘖、扬花孕穗,那一颗颗担忧、焦虑甚至还有几分报怨的心这时才缓缓地落到了实处。就是这一年的秋收季节,在小山村广袤的田野上,开始呈现出一片前所未有过的迷人景象:粗壮的秸秆挑起了沉甸甸的稻穗儿,在阳光下泛着金黄,微风袭来摇摇摆摆,不时荡起层层细浪,一股沁人肺腑的清香扑面而来,正是:万里秋风过,十里稻花香。

一天,老支书来到了田头,他掐了几棵稻穗儿,然后又将几个稻粒送到了嘴里,瘦削的脸上顿时显示出几分自信与豪迈,他说:“这会儿老少爷们儿该放心了吧,亩产500斤绝对没问题!”大家听后“啧啧”称赞,几位种了一辈子旱田而且对栽种水稻始终持有怀疑和反对态度的老庄稼把式随即低下了头,而另一位颇为机灵的社员则开着玩笑,好似在缓解着一种尴尬:“您说的这个产量差不离,绝对不像咱们给小麦估产那样,远看绿油油,近看两棚楼;估产200斤,一打不够头。” “哈哈哈”,接着便是大伙儿一阵开心的笑声。

“没想到,这条水渠里真得给咱流来了粮食囤子,柴禾垛子!”大家几乎是异口同声。

就是在这一年的秋季分配中,社员们有生以来第一次吃上了自己种植的大米。每日里,各家院落里烧米粥、烀米饭的浓香弥漫在整个村庄的上空。

旱改水的成功,不仅提高和改善了社员们的生活水平,还有环境中水的灵动,各个生产队里开辟着鱼塘,社员们的自留地头,因为有了水的环绕,种植的菜园生机盎然……为此,小山村蜚声乡邻,附近集镇和水泥厂乃至县城和徐州的一批又一批知识青年,先后来到这里插队落户……又为这里的生产、生活平添了几分活跃的气息。那时,在我年幼的心灵里曾迸发出一种对水的敬重与仰望:那河道、沟渠和池塘里的水,或春或夏、或静或动,都给我一种遐想……

山村的旱改水在勤劳和智慧中延续着。全村人在党支部的领导下把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摆上首位,并通过旱改水而大打农业翻身仗,这种循序渐进、先水后改的做法时常见诸于报刊电台,县委宣传部的张士伦还将铁姑娘班每人每天栽植一亩二分水稻的竞技活动登上了《东海民兵》的杂志。那几年我们的老坤支书显得特别风光,他在全县的三级干部大会上介绍着全大队3000多人兴有水利、平整土地的经验,也到许多公社、大队传经送宝……最终他还当上了公社的党委委员。

其实,此刻过满山的旱改水,只是全县旱改水的一个缩影。水稻,这种江南农业区最主要、最常见的粮食作物,在邳县的种植早已不是一个新生事物了,她像一位被邳州人掀开了大红盖头的新娘,早在这里扎根落户、繁衍生息,只是因为在那个特殊年代、特殊环境下显得的有些水土不服或营养不足,甚至是命运多舛一一

“1949年,我县开始种植水稻,面积0.45万亩,平均单产71.11公斤,总产320吨……1957年种植4.1万亩,单产近200斤。” “1958年,县根据地势低洼、易涝的特点,开始大面积旱改水。省政府从苏南抽调技术干部和稻农数10人来批指导种植。但终因水利配套工程跟不上,在次年种植的19.1万亩水稻,平均亩产仅有58.6公斤”。

“从1970年起,邳县重启扩种水稻,普遍认为这是农业的发展出路,但受左的思想影响,不顾客观实际,盲目扩大种植面积,单产极低。1971年,中共邳县县委所作出了《千方百计“旱改水”,拼死拼合超纲要》的决议,使全县的水稻种植面积一下子达到了79.2万亩,几乎占去了全县可耕地的1/2。但由于大部分田块缺水、缺肥,或栽插失时而造成欠收,平均单产不足150公斤。” 凡此种种,水稻的“生来乍到”和种植面积的时扩时缩,时大时小,以及产量的低而不稳甚至颗粒无收,都给干部群众敲响了警钟。原因何在?决策者们经过反复思考与研究探讨,终于在旱改水的经验教训中找到了关键环节:就是大旱大涝,乃在拷问着当下的水利设施,必须进一步加大治水的力度,继续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邳县历来是“鲁南洼地,洪水走廊”,奔流不息的千里运河时长在这里无拘无束、放荡不羁。要让洪水归槽,为我所用!于是,一次次声势浩大、艰苦卓绝的治水工程再次重启:完善50年代的“导沂整沭”与新沂河、邳苍分洪道的水利工程,强化京杭运河不牢河段同房亭河开挖与治理的排灌效能,延续60年代所实行的旱涝兼治、降渍治碱和重点解决洪涝矛盾……从而,在水利工地上再次涌现出成千上万个“陈大筐”、“王大锨”与河工父子、河工夫妻……邳县人所投入的人力物力,是无法用精确的数字来统计的。1969年4月,时任水电部部长的钱正英曾亲临邳县,她在视察了徐塘闸工地和张楼公社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现场之后深有感触,她说: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邳县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于治水,善于用水,用勤劳与智慧,谱写了邳县水利史上的辉煌篇章。

话说当年旱改水 (作 者:高福岗)

坚持数年,必有好处。此后,邳县的旱改水就像陇海线上一列风驰电掣的火车所向披靡、势不可挡。各公社、大队甚至是生产队因地制宜,引水入村,通河沟、筑长堤,建桥梁、修涵洞,不惜一切人力物力,逐步形成了“河网纵横、水到渠成”的治水、用水格局。90年代末,我在车福山乡政府工作时,曾为车前村的几十里石渠拍案惊奇:这里同样是一个山村,但它比我家乡的过满山村要艰苦十倍八倍。这里地势高亢、土质粘硬,但是为了旱改水,是一位名叫梁化景的党支书带领全村人苦战了五个寒冬,采石修渠长达12公里,终将2000多亩的旱地改成了稻田。

就是在旱改水得到迅速扩张的1980年5月,全国著名的水稻栽培专家陈永康第二次来到了邳县,他在考察了连防、红旗、八义集等十几个公社的水稻生产情况以后喜出望外,他说:邳县的旱改水比起几年前,无论是灌溉条件、水稻育秧、密植、管理,还是良种培育与病虫害防治,已是今非昔比,可以断定,不久的将来这里将是一个敢与江南比肩的鱼米之乡。

事实果然如此,在此后的1982年,全县在夏秋季节遭受罕见的水涝的情况下,由于有了齐全的排灌设施和大面积的水稻种植,粮食总产量依然达到了5.05亿公斤,创造了历史上最高纪录。1986年,邳县被评为“全国商品粮基地建设先进县”。 早改水,治水用水的伟大实践,不仅改变了我们的饮食习惯和生活质量,也提升了我们的文化品位。

旱改水,北方的传统文化与南方的饮食文明,在这里融会贯通。旱改水,也正以崭新的姿态,从乡村的田园,延伸到我们这座美丽的城市。

(9)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8条)

  • 老来乐
    老来乐 2022-04-21 19:52

    写的很真实,读后,又让我们回到了当年。值得一赞。

  • 陇东之春
    陇东之春 2022-04-17 16:38

    谢谢各位师友的关注与鼓励

  • 瑞草
    瑞草 2022-04-17 14:49

    为大作家的笔耕细作点赞!使我想起了那难忘的年代。一望无垠的稻田,粗壮的稻穗 ,还有那稻田地清澈的水里、沟渠里滋生的成群结队的鱼儿天天乱窜,每逢到收获的季节,大人们忙着收割。小孩儿忙着逮鱼。都喜出望外收获满满。回到家里炖上地锅鱼浇上白米饭那才叫个香甜!想想那年代那时节,天天快活幸福满满

  • 幸福一生
    幸福一生 2022-04-17 12:24

    大作写出了当年旱改水的情景历历在目,百姓的生活发生了天翻覆地的变化!

  • 岁寒三友
    岁寒三友 2022-04-17 01:28

    福岗大作话当年,旱改水田苦变甜,不是干群齐努力,哪来今日米粮鲜。为大作竖指喝彩点赞!

  • 沙漠绿洲
    沙漠绿洲 2022-04-16 23:07

    :qiang: :qiang: :qiang:
    农田水利田成方
    旱改水来稻米香
    桥涵闸站织成网
    感谢作家文分享

  • 爱若樱桃
    爱若樱桃 2022-04-16 22:19

    历史的产物……而今无言的告白!!!比如白果树

  • 汹涌
    汹涌 2022-04-16 21:48

    写的地道,有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