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贾云集的官湖镇 (作者:薛家传)

商贾云集的官湖镇 (作者:薛家传)

官湖在明末清初就是一个富庶的田园小镇。康熙七年(1668年),鲁南大地震,史称(“郯庐大地震” ),古邳城陷。时过22年后,迁新邳城建制,官湖成了交通要道,这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土地肥沃,农业发达,人口不断增长,因此商业应运而生。到民国25年(1936年),达到鼎盛时期,各省富商相继来此投资,如:安徽徽州帮、河北冀州帮、山东潍县帮、还有山西帮、陕西帮。山西人在还官湖建立了“山西会馆” 。据我记忆,在中大街的商号,大都是青砖小瓦清代建筑,前门开店,一般开设门面3~6间,3~5进院落。院内分设客房、帐房楼舍及内人居住的地方。门面沿街店铺都有走廊,基本是山西平遥和安徽屯溪老街模式。

中大街东西走向,长约800米,全部用优质青石板铺设,两端建有过街炮楼,楼下设四门,十字穿心门洞,行人可纵横通行,夜晚四门关闭。楼上驻有商业武装,是专门保护商户安全的。东西炮楼遥相对望,若有土匪进入,展翅难飞。据说,在20世纪20年代有一支土匪,潜入某商铺准备抢劫,被护商队发现,堵在中大街杨家巷内,多人被击毙。时隔多年,我们在童年时代都不敢从杨家巷通过,生怕有“阴鬼”害人,有时从此经过,就顿觉毛骨悚然,瞬间感觉浑身起鸡皮疙瘩,我曾多次亲身体验。若用唯物主义的观点理解,叫神经条件反射罢了。

中大街是繁华的商业中心,东西走向。路北商号从东向西依次有:太泉涌酒油槽坊、董记山果行、寇记酱园、魏记罗店、天德、天宝银庄、大同酱制厂、王记布店、恒余百杂货茶食、扬家巷、朱家大院(1938——1945年,日伪县政府、1946年我八路军民主政府曾设在这里) 、源兴永布庄、广生堂、广义丰、义盛公、仁和、顺和、协和、协天成”大德隆、永隆(1938—1945年日寇曾在此设“皇军司令部”)等。

路南侧从东数依次是:李记木器店、王记百杂商店、同义公槽油坊、杜记成衣店、刘庆长铁器店、李兴庆布庄、恒隆百杂货庄“松寿堂、汤记布庄、隆盛远、公和鞋庄、祥和、桂广和、汪德隆、义和、永生、颐中烟草公司、裕丰当典等60余家。

在前河沿街,有山西人开设规模较大的“源祥”、“换记”两家酒油槽坊工厂。还有许兴斗饭店、广昌浴池、李、周两家百年名牌“官湖镰刀”﹑染坊、恒兴烟庄等。南门里的南北大街,商店林立,被百姓誉为“富财街” ,那里有布庄、百广杂货、茶食点心、印染” 、济民医院 (毛主席的干女儿李静的生父李跃宗先生创办 )、汤泽纯饭庄及各种风味小吃,如:有远近闻名的“衡宗雅砣汤” (鲜牛肉和老母鸡为主料) 、黄氏的糖烧饼 、糖鼓、挎包饼、火烧也落户这条街上。在过街楼、三湾口处,有埠西的缸炉烧饼、贴锅牛舌馒头、黄四的熏烧子鸡、熏烧肉等食品,只要你由此经过,准让你垂涎。说实在话,那时的食品质量比现在有考究,一些食品专业户,依行为业世代传承,同行也相互竞争,讲究信誉,故能保证产品质量,所以百年不衰,很有生命力,一直传承到50年代后期,文革以后逐渐失传。西过街楼北面有妓院,和多处暗娼。还有多处私家大烟(吸毒品)馆,主要为云集的商贾和顽劣子弟寻欢作乐。

尤其是在中大街,沿街商店门面造型千姿百态,各有特色,店面上额雕有各种鸟兽鱼虫,高竖红漆立柱,描龙画凤古色古香,犹如中西合璧艺术殿堂。“隆盛远”门面装饰有狮子滚绣球,颇有古洋合璧创意。行人由此经过,皆举目仰望,欣赏门额上方的艺术佳作。

以上主要商号经营范围,如棉纱、布疋、百广杂货、“文房四宝”煤油、颜料、土布、铁货、药材、点心茶食、鞋帽绸缎等,品种齐全琳琅满目应有尽有。“隆盛远”商号是邳县首富窦洪年开的,窦曾任湖北襄樊五品知府。有千顷良田,按照清朝的法规,超过千顷的大地主,就不向国家纳粮了,但国家有急需必须鼎力相助。

商贾云集的官湖镇 (作者:薛家传)

每到农历二、四、七、九逢集,周边十里八乡民众蜂拥而至,尤其是每年农历10月25—30日的五天骡马大会,更是商贾云集,热闹非凡,吸引了各地客商,远方的有内蒙、山西、河北、山东以及张家口的客商也来此赶会,展销他们各自产品。特别是口外,(指张家口和包头等地)的皮货颇受群众青睐。

到了晚上,汽灯照得满街通亮,各家商号开动洋戏匣子(留声机),各种流派的京剧悦耳动听,尤以梅兰芳、马连良的戏剧节目居多。官湖东北隅,有一座戏院,经常有名角来此演出,如杨博生等名流,她是京剧杨派家族的姣姣者(女角反串),演出时场场爆满。为满足群众要求,专门在官湖南门外河沙窝,搭起大戏台公演,周边几十里的民众,纷至沓来,人山人海,一派太平盛世景象。那个时代的青年人,差不多每人都会哼几句京剧唱段,像唱现代的流行歌曲一样。

中大街西头有关帝庙,图书馆,公园内有水榭、亭台、楼阁、九曲桥。有几十亩水面荷花,可以游船玩乐。九曲桥尽头依靠北端城墙(土围城堡)高出地面6、7米的土台,依高傍水居高临下,建有楼阁、凉亭供居民休闲娱乐。官湖小学就座落在这环境优美的公园里,我童年就在这所小学读书。据说,这座公园是上世纪20年代,一位在官湖驻军的吴团长,向周边乡申和民众摊派资金筹划建设的。

中大街东头有奶奶庙、财神阁、戏楼、耶稣堂、官湖小学二部。南门外是一条清澈见底的沂河支流(官湖河),横穿东西迂回南下。﹐ ‘三碑’ “一十一孔桥”( ‘三碑’,就是为北伐军竖的三座优质青石纪念碑,“一十一孔桥”,就是南门外一座南北走向的十一孔大石桥)。汛期可乘船直入运粮河(即现在的大运河),农副产品可运抵南京、上海、苏杭,那里的棉纱布疋、百货农资又可运回官湖。余的寒舍就在南门内大桥北头“前河沿街”,紧靠沿河码头,我的童年就在这里度过,并从这里走出家门参加革命工作。

(12)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